是日夜中,三萬鐵騎呼嘯而去,城上佳人以淚洗面。

泰寧衛指揮阿札施裡,指揮同知塔賓帖木兒,福餘衛指揮同知海撒男答奚,朵顏衛指揮同知脫魯忽察爾四人拍馬來到寧王殿下身前,神情頗為凝重。

三衛當中以泰寧衛最強大,其次福餘衛,朵顏衛在後,故而朝廷在泰寧衛設定了兩個不太對付的統領,並統稱三衛為“朵顏精騎”,目的不言而喻。

泰寧衛指揮阿札施裡甕聲甕氣地出言詢問道:“王爺,可是嶺北出現了什麼變故?”

眾將並不知道帖木兒大軍來襲的訊息,如此緊急出兵令他們十分不安,加之王爺右臂遼東鐵騎不見蹤影,就更是令他們心中起疑了。

雖然這位年紀尚輕的王爺一向對自己等人一視同仁,甚至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還要好出明軍不少,但這種行為無異於是把自己等人架在火上烤,造成朵顏精騎與其餘大寧將士的關係差到了極點。

“本王也不瞞著你們,前線收到緊急軍情,帖木兒大軍突襲嶺北,大寧現如今兵力空虛,只能由本王率軍前去坐鎮!”

“怎麼著?阿扎,塔賓,海撒,脫魯,要不要趁機叛出大明,投入帖木兒帝國的懷抱啊?”

十三郎嘴角泛起戲謔笑容,語氣輕鬆寫意地出言調侃道。

但這個敏感尖銳的問題,一下子讓四將心中咯噔一跳,當即指天發誓上表忠心,絕對不會做出那種叛逆之舉。

四人心中卻是恨不得對自家王爺破口大罵,將這廝按在地上暴打一頓。

因為朵顏精騎統領一職,四人的家眷妻兒早就進入北平生活,不必再飽受寒苦煎熬,連帶著四人的嫡系部落也遷徙到了大寧城周圍,各自分得了一塊肥美牧場。

若是在此刻反叛,的確可以叛逃大明,投靠帖木兒帝國,但四人的妻兒老小、部落子民指定會被殺個乾乾淨淨。

直到現在,四人這才明白,當初他們眼中優渥到了極致的福利條件,卻是這位王爺用來牽制自己等人的下作手段,真是無恥到了極點!

十三郎眼見四人臉色有些不太好看,忍不住笑著解釋道:“行了,你們捫心自問一下,我大明對你們如何?即便防著你們一點,也是給了你們更好的生活,只要你們一條心跟著本王幹,別說金銀財寶了,將來封侯拜相,帶著全家老小進入金陵帝都生活都沒有問題!”

聞聽此言,四人眼中盡皆浮現出了憧憬之色。

金陵帝都城,對於他們這些塞外蠻夷而言,簡直就是傳說中的仙境!

那裡,有著溫柔似水的大明女子!

那裡,有著巍峨壯觀的高樓大廈!

那裡,有著不計其數的金銀財寶!

那裡,就是整個世界的中心!

一路無言,鐵騎日夜兼程地趕往嶺北行省,即將抵達和林之時,卻是碰巧遇上了遼東援軍,領軍之人赫然正是定遠侯王弼!

看見自家師傅到來,十三郎總算是鬆了一口氣。

師徒二人交流了一番情報,卻是對眼前的局勢感到憂心。

和林有駐軍兩萬,步騎混雜;十三郎帶來了三萬朵顏精騎,王弼帶來了一萬鐵騎與兩萬步兵;李成桂與崔瑩徵集了三萬高麗大軍,正在趕來的路上。

總計十一萬大軍,能否抵禦得住絕世梟雄帖木兒,這還真不好說。

相比於即將爆發的大戰,王弼更加擔心朝堂之上的局勢。

要知道而今的這方朝堂,不再是太孫殿下監國時期那般政治清明,反而又有了那麼一絲秀才朝廷的意味。

楊士奇等內閣十子盡皆被外放為官,太孫殿下在朝堂之上的勢力一朝之內煙消雲散,而取而代之的是一部分曾經的封疆大吏,加上一部分碩儒耆老,以及一個絕對的蠢貨。

這個蠢貨,人稱當朝三君子,後被太孫殿下折騰去了嶺北,成為了嶺北三君子,但他無疑是三君子中最為愚蠢的書生————黃子澄!

齊黃方三人赴嶺北為官後,改變各不相同。

頗有君子之風的方孝孺轉變最大,與先前張口閉口便是先賢聖言,仁義道德相比,這個真君子終於明白了太孫殿下的深意,主動放下偏見與誤解,將精力都投入到了建設嶺北當中。

而齊泰素知兵事,一到嶺北後便馬不停蹄地帶著官員巡視嶺北地區,勘探繪製嶺北地圖,統計制定百姓黃冊,為朝廷郡縣嶺北做出了巨大貢獻。

與此同時,這個頗具戰略眼光的文人還繪製了一副嶺北防線圖,將嶺北周邊各個咽喉要害之地清晰明確地標註了出來,以備不測之禍,現在倒是成了一份至關重要的軍事情報。

兩位大人如此努力,屬下官員自然竭盡所能,加上朝廷不竭餘力地幫助支援,短短几年時間,嶺北行省的經濟以農牧業為主漁獵業為輔,變成了以農業為主各業為輔,農業得到了巨大發展,成為漠北最大的農業區之一。

而和林四周環山,土地肥沃,方孝孺等人引河水灌溉田地,百姓居民從事農耕,耕種黍和麥外,還種植蔬菜,並且種下了土豆與藩屬,產量竟是出奇的驚人,以致於和林出現了“貧極江南,富誇塞北”的調侃名聲。

方孝孺與齊泰,都在嶺北這塊苦寒之地尋到了自我真正的道路,唯有黃子澄這個愚蠢書生一直以體弱多病不適應塞外生活為由,多次上書太子爺,請求調離嶺北。

而最終他也如願以償,不但重回朝堂成為禮部侍郎,還進入了內閣成為太子近臣。

愚蠢而不自知的黃子澄,正是王弼師徒最擔心的狗東西。

眼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大明兩線開戰,嶺北又即將爆發血腥大戰,只怕朝堂之上反戰之聲愈發高漲,當朝太子爺本就厭惡戰爭,在齊泰這個狗東西的唆使之下,極有可能做出昏聵無腦之舉,那自己等人可真就要遭殃了。

奈何王弼先前坐鎮遼東,遠離朝堂,加之與太子爺關係並不親近,也不能進言獻策,唯有寄希望於這位太子爺能有太孫殿下半點軍事眼光,不至於做出放棄嶺北這種蠢事兒來!

師徒二人長吁短嘆了一陣,當即率軍進駐嶺北,見到了面板黝黑的方孝孺與齊泰二人,與黃子澄那個狗東西相比,倒是對他們生出了不少好感。

方孝孺一見到這兩位大將,便憂心忡忡地出言道:“二位將軍,小人敢問一句,有沒有必要撤離嶺北百姓?”

齊泰亦是目不轉睛地看著王弼師徒二人,神情頗為無奈。

十三郎見狀笑了一聲,搖頭拒絕道:“不必如此,戰場不會在嶺北,而是燕然山!”

“即便我十一萬大軍全部陣亡,也絕對不會讓帖木兒大軍東進一步,燕然勒功,我朱十三同樣可以!”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系統帶我到靖康:抽它一萬次!

紅塵初哥兒

小兵的我改變了歷史ding

雲野刀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