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泰等人發現了異常!

拋進去的犯人居然都在慘叫,一聲接一聲,連綿不斷!

難道是他們把幾天來堆在地上的草料全部挪走了?

這些犯人硬生生地從空中摔到了地上?!

上當了!

突然,科技院內亮起了火把。

火把足足有幾百個!

幾百個火把同時亮起來,把現場的情況照得一清二楚!

拋進去的犯人都在馬料堆上!

馬料堆並沒有挪走!

解縉驚呼道:“他們,他們插了竹尖!”

仔細一看,果真如此!

拋進去的犯人們幾乎都被毛竹給扎透了!

朱允炆看到此已經明白了,行動失敗!

看來,科技院的人早有準備!

解縉出的主意,環環相扣,科技院裡的人不可能看得出來!

問題出在哪裡?

是不是有人向科技院通風報信?

到底是誰?

“蔣瓛,查,給我查!”朱允炆氣得一把推開了劉洪,朝山下走去。

……

站在拋石機旁邊的李景隆正等著院內的好訊息,哪知道卻聽到了一陣慘呼。

慘呼,異口同聲!

突然,院內火光亮起來!

天吶,這是怎麼回事!

不一會兒,院內的火光更亮了,如同白晝!

又響起了嗶嗶剝剝的聲音。

接著,飄出了一股焦糊味!是燒肉!是烤人肉!

李景隆連忙爬上前幾天製作好的樓架,一看,差點兒暈過去!

拋進去的所有犯人都被竹竿扎透!

科技院裡的人點著了草料堆!

一百名犯人不僅死了,還要被焚燒!

這麼嚴密的計劃,居然沒有成功!

到底怎麼回事?李景隆蒙圈了,差一點從樓架跌下,幸好有人跟著他,才不致於發生慘禍。

……

大明科技院內,幾乎所有人都十分吃驚地看著沐瑤。

天吶,沐瑤真的是太神了!

沐瑤居然判斷朝廷一定會往這裡拋人或拋屍!

於是讓人削尖了毛竹,在草料堆上插得滿滿的。

第六天晚上,李景隆拋進來的還是草料,反而讓毛竹插得更加牢固。

哪知道今天晚上,李景隆拋進來的居然是大活人!

雖說是裹著被子,但都不厚,更何況他們從空中落下來,衝擊力極大。

因此,竹尖很輕鬆就穿透了他們!

沐英知道,這不是沐瑤的功勞。

沐瑤告訴他,這是吳王朱允熥提醒她的。

朱允熥告訴沐瑤一件事,就是胡人在達坂城外,利用狂風,朝城中拋進了病屍,試圖害死城中的明軍。

也因為這件事,朱允熥開始揣摩李景隆拋草料的意圖。

最後,朱允熥判斷李景隆很可能會拋進人!

這些人很可能就是那些本就該死的人。

就算是人員碰倒了陛下的牌位,朱允炆完全可以殺死這些人。

沒想到,還真讓朱允熥猜到了!

拋進來的人,臉上都有刺字。

為防止這些人帶著毒被拋入,沐瑤按吳王的建議,準備好了火把,將他們焚燒,不留任何後患,消除一切隱患。

沐英看著熊熊燃燒的馬料堆,心放下了。

朝廷軍隊使出了這一招,可謂是黔驢技窮了。

如此隱蔽的一招都被吳王給破解了,李景隆還能有什麼招呢?

但是沐英卻生出另一種擔心:鎮守在雲南的二子沐晟會不會起兵造反?

要是沐晟起兵造反,朱允炆可能會派出兵力對付他。

這樣,燕王就達到了他的目的。

而沐晟很有可能朝廷軍隊擊敗。

沐家被列為朝廷重犯、藏身的科技院正被圍困的訊息,一定正在傳向雲南。

沐晟啊,千萬不要衝動,最好是按兵不動。

……

整個應天府都轟動了。

一個重磅訊息傳出:朝廷居然往科技院裡拋死刑犯。

沒料到科技院的人早已洞悉,並提前為這些人準備好了墳場,並馬上進行了火葬。

朝廷軍隊蓄謀已久的行動,又一次宣告失敗。

“我怎麼感覺著李景隆不是好人呢?”

“噓,別大聲,可別讓朝廷聽見了。”

“放心吧,先皇都說了,錦衣衛只抓貪官,光抓壞人,不抓咱們平頭百姓。”

“是啊,我覺得咱大明科技院都是好人呢。”

“看看大明科技院的神器,要是去北邊打胡人,到東邊打倭寇,多帶勁啊。”

“對呀,有大明科技院的神器,今後還怕啥胡人?”

“朝廷要滅了大明科技院,咱咋就想不通呢。”

“是啊,大明科技院這麼好,朝廷咋就不珍惜,非得把人家給抓住殺了?”

“大明科技院是先皇搞的,新皇這是要反著來呢。”

京城裡處處都有各種版本的傳說和流言。

錦衣衛將這些都告訴了朱允炆。

朱允炆被氣得七竅生煙卻毫無辦法。

攻,還是不攻?

圍,還是不圍?

撤,還是不撤?

朱允炆有一種騎虎難下的憋悶感。

……

西域,烏孫城。

朱允熥坐在最好的院子裡,與木扎兒聊天。

徐懷錦和朱元璋都在各自房間中,觀察著院中的動靜。

“木扎兒,來到此地,我就想起了解憂公主。”

朱允熥緩緩開了口:西出蔥嶺,不見長安月,千里黃沙。

無端風雪,瘦盡漠上殘花。

去年閨閣,今猶在、夢還離家。

東歸雁、年年長見,空傳故園鄉音。

胡笳聲聲憂鬱,偏喚天涯客,半生年華。

付與烏孫繁榮,西沙似畫。

青春一餉,卻無怨、暮雪白頭。

長思憶、漢家兒女,染紅塞外菸霞。

木扎兒作為烏孫部族最喜歡漢文化的人,自然聽得出,吳王這是以解憂公主為題,作的一首《漢宮秋》。

木扎兒過去聽說,吳王朱允熥是一個文不成、武不就的白痴皇孫。

哪知道,這個訊息,錯得太過離譜。

就武力來講,自己遠遠不如。

就智謀來講,自己甘拜下風。

就文才來講,僅僅這一首詞,就足以傲視。

自己,曾經是烏孫人的驕傲,不管哪一個方面,都做到了極致。

哪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遇到了吳王,他才真正理解這句話的含義。

吳王根本不是人外有人,因為吳王不是人,是神!

聽城中的大明軍士說,吳王就是天神,他信了。

只有天神二字,才配得上吳王的智勇絕絕、驚才豔豔。

只有天神二字,才能夠解釋吳王的種種神奇和神秘。

經過了兩天的慶祝,烏孫族人與大明軍士已經打成了一片。

今天,吳王與自己單獨聊天,恐怕不只是回顧一下漢朝以來的烏孫人與漢人合作的歷史。

木扎兒感到,今天的這次聊天,將決定著自己和烏孫人的未來。

“吳王,再次感謝您的及時解救。對於我和我的烏孫,吳王有何安排?”

朱允熥道:“木扎兒,有沒有聽說過窩國?”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風流

師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