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出口後就呆住了。

大臣們也是如此,朱允炆的腦子是真出問題了。

否則,他不會作出一連串的愚蠢決策。

先皇不是死了嗎?朱允炆怎麼說先皇還沒有歸天?

沒有歸天,難道是進了陰曹地府不成?

朱允炆剛才聽到什麼神位和牌位就害怕,因為皇爺爺還在。

要是坐了牌位,豈不是咒皇爺爺早點死?!

現在,正是關鍵的節骨眼上,不僅要把燕王誘到應天來,還必須時時處處照顧到皇爺爺的情緒。

一個不小心,惹皇爺爺不高興,可能就是前功盡棄。

朱允炆看大臣們並沒有相信自己的話,這才放下心來。

但是,剛剛說出的話,一定得圓過來。

“我皇爺爺沒有歸天,尚在心間,他永遠活在我心間。”

大臣們心道,朱允炆難道還沒有從先皇歸天的痛苦中走出來?

你還是多想想眼前怎麼辦吧!

內閣首輔康大佑想出這麼好的辦法,你怎麼能一口否定?

朱允炆走下臺階,在前面踱起步來。

康大佑的主意可以說是一記妙招、損招,但是我不能採用!

要是這樣的話,燕王沒等到應天就可能軍隊譁變,或者是燕王就根本不敢前來應天,豈不是沒有達到皇爺爺的目標?

還有一種可能,軍隊譁變之後燕王身死可怎麼辦?

皇爺爺可能要真的擰下自己的歪頭。

“此事不必再說,用我皇爺爺做文章,實在是大不敬!”

朱允炆的話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且說出的理由是義正辭嚴,就連善於雄辯的大臣們也不好反駁。

所有的文臣們都急了,朱允炆顯然就是要放開通道,讓燕王放馬過來!

魏國公徐輝祖憂心忡忡,因為燕王朱棣早就知道他支援朱允炆。

別看妹妹是燕王妃,但一旦朱棣攻過來,自己全家絕對下場悲慘。

必須勸一勸朱允炆,不能再一意孤行了!

“陛下,臣願領軍北上,替下長興侯。”徐輝祖出班奏道。

朱允炆道:“我的決心已定,沿途衛所不得抵抗!”

“燕軍也是大明子民,一旦開戰,伏屍千里,血流漂櫓,你們可曾想過?”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此等情形,絕不能在我大明出現。”

“我要等到四叔來到應天,我要當面規勸,以禮待之,以情動之,以理曉之,萬不得已,以法繩之!”

大臣們聽得都搖頭不已。

天啊,朱允炆還在做夢!

你不抵抗,就要滅亡!

你念著親情,人家燕王不念!

還要等燕王到應天談一談,當面規勸!

燕王是你能勸動的?燕王不是三歲孩童!

以禮待之,以情動之,以理曉之,不行了,以法繩之,說得比唱得都好聽!

道理是這麼個道理,但是在這種形勢之下,燕王已經殺過來了,並且把耿炳文都幹掉了,還講什麼道理?

你要是跟燕王談一談,那乾脆從一開始就不要抵抗,不要派耿炳文前去真定一線防守。

現在,耿炳文被燕王幹掉了,十五萬大軍崩潰南逃了,你要跟燕王講道理?

你朱允炆以理曉之,燕王以兵伐之!

朱允炆太幼稚了!

一君無能,累死大臣!

徐輝祖失望了,嘆了一口氣,慢慢取下頭上的長翅官帽,走上前去,放在了最前面的空地上:“陛下,臣身體有恙,一時恐怕難以痊癒,今日辭官歸家,唯祝大明盛世永續!”

徐輝祖說完,定定地看著朱允炆。

大臣們都鬆了一口氣,徐輝祖正是當打之年,此時提出辭官,應該能對朱允炆產生極大震動。

朱允炆也該醒醒了。

但朱允炆沒有吭聲。

刑部尚書王峕也上前幾步,脫下了官帽,與徐輝祖的官帽放在了一起。

“陛下,臣當刑部尚書已多年,但如今越發難以勝任,臣請辭官,萬望批准。”

禮部尚書站出來了,也是同樣的動作,放下官帽,與徐輝祖、範敏站到了一起。

朱允炆緊緊抿著薄薄的嘴唇沒有說話。

工部尚書站出,同樣的動作,沒有說話,與先前三人並排而立。

都察院左都御史站出來了。

鴻臚寺卿站出來了。

一下子站出了十幾位官員,且基本都是各個六部九卿的長官。

殿中一片寂靜!

這就是官員們的抗議,以辭官來表達對於朱允炆近期以來各種決策的不滿。

朱允炆怒了,這些人居然敢以辭官相威脅!

以為我剛剛登基,好欺負?!

朱允炆掃了一下這些人,突然想到,他們不是為自己好嗎?

只不過他們不知道自己的真實想法!

咱的目的就是讓皇爺爺滿意,儘快把燕王吸引到應天來。

大臣們哪裡知道我皇爺爺還在世?

想到這裡,朱允炆的心態平和了許多。

既然有這麼多的人辭官,那就辭吧!

這樣也好,朝廷越亂,燕王南下的信心就越足,他就能越早到達應天。

早點結束這一切,該如何如何吧,一切都是皇爺爺說了算。

朱允炆說道:“你們都辭官,好吧,準了!”

啊,殿中所有人都愣了。

剛剛辭官的大臣,特別是後面幾個跟風的原地凌亂。

難道朱允炆就不挽留一下嗎?直接就準了?!

這麼多年辛辛苦苦坐上的官位,說沒就沒了!

“還有誰?”朱允炆朝剩餘的大臣們道:“還有誰要辭官的,我今日,一併準了!”

殿中大臣們都下意識地向後縮。

有些文臣感到,這十幾個六部九卿的長官辭官了,下一步我豈不就有機會了?

此時如果辭官,那就是惹朱允炆不高興,就是火上澆油。

此時辭官,就是傻透頂了。

京中的情況已經透過各種渠道傳給了燕王朱棣。

朱棣此時志得意滿,他能夠想象京中已經亂成了什麼樣子。

再看看姚廣孝,要不是這個和尚,自己恐怕真下不了決心。

如果不是當初早作準備,早點培植勢力,恐怕就不會有今日十萬大軍南下的場面。

沒有這種實力,朱允炆怎麼會服軟,京城怎麼會亂?

本來還在猶豫,本來還在擔心應天會有什麼圈套呢,朱棣現在是放下了一切!

奉天殿的那個金燦燦的龍椅正在向自己招手!

應天,我來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秦:祖龍還未死,你就敢稱帝?

梁梁

超級寒門梟士

會吃貓的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