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草豐美的伊犁很早就成了古代遊牧民的放牧之所,塞人、烏孫、突厥、蒙古、準格爾部都曾以伊犁為中心,建立起強大的草原政權。」

「事實證明,佔住並經營好伊犁,就能全面輻射和控制整個西域。」

「天山以南的塔里木盆地則沒有伊犁這樣優異的水汽條件,只能憑藉雪山融水,在盆地邊緣形成一個個獨立分割的綠洲小國。」

「天山以北的遊牧政權可以翻越天山,攻入綠洲,將南部小國各個擊破,反之則不行。」

「綠洲城邦往往勢力弱小,無力北上,正所謂:北可以制南、南不可制北。」

「但是在漢代、唐代,因為農業經濟的相似性,朝廷都將經營西域的重心放在天山以南。」

「中央政權強盛時期,還可以對天山以北進行羈縻撫綏,一旦衰弱,中央帝國多年經營的心血,便會在遊牧政權南下的鐵蹄中灰飛煙滅。」

「到了清代,對遊牧民族瞭解很深的乾隆皇帝顯然發現並看清了這一點,經營西域,必須經營伊犁!」

「這是一個偉大的發現!」

「乾隆皇帝找到了歷朝歷代不能完全控制西域的關鍵和核心問題!」

「乾隆迅速出兵,佔領伊犁!」

「於是,一場對伊犁翻天覆地的大改造開始了!」

「建立伊犁九城,形成了當時西域最宏大的城市群。」

「伊犁草原氣候溫和溼潤,土壤肥沃,宜牧宜農,乾隆沒有把伊犁僅僅當作一個軍事重鎮,而是提出了一個雄偉的經濟目標:實現衣食財賦“與內地無異”。」

「在這種政策的推動下,西域北邊的墾區迅速發展起來。」

「最後,伊犁草原土地肥沃,阡陌交通,從此變成了農業高產區,成為有名的糧倉。」

「同時,乾隆皇帝從全國各地徵調移民來充實伊犁。」

「這些新移民愛國意識極強,伊犁因此成為一個非常獨特的移民社會,民族雜處共融共通,各民族的融合度遠高於其他地方。」

「這一點對於伊犁的社會穩定依然具有重大的作用。」

「造城、屯田、移民,經過長期建設之後,伊犁最終形成了以伊犁為核心的穩定行政區,整個西域才真正牢固地融入中華版圖。」

「西域的面積相當於南宋的面積!」

「乾隆將西域納入版圖,拉大了中華髮展之框架,奠定了千年發展之偉業!」

「再看看明朝吧。」

朱元璋心頭一震,三孫提到咱的大明,這是要作比較啊。

「看看明朝,老朱和他的子孫們對西域和東北地區興趣不大,長城以北更是沒有什麼統治力。」

「明朝設立了奴兒干都司這一行政機構管理廣大的東北羈縻地區,但是這一機構名義意義大於實際意義,最遠也就能管理到吉林部分地區,而且這個奴兒干都司成立沒有幾年便被裁撤了。」

「終明朝一世,大明的軍隊也未越過哈密。當時漠南蒙古臣服大明,但只是臣服,明朝北部的實際疆域就是長城。」

「雖然清朝晚期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讓人扼腕嘆息,但是相比明朝,對中國疆域面積貢獻最大的是清朝,這是無可爭辯的事實。」

朱元璋此時才感到,這個乾隆皇帝的確了不起!

漢唐兩代都沒有辦成的事情,乾隆辦成了!

佔領西域,咱連想都不敢想!有些汗顏啊。

難怪三孫對乾隆皇帝給予如此高的評價。

不過,恐怕今後乾隆不一定排得上了!

因為有了咱三孫!

有了咱三孫,就從根本上改變了歷史!

幸虧有了三孫!

如果不是三孫,咱怎麼也不會跑到西域來,怎麼也不會離伊犁這麼近!

現在,千年一遇的機會擺在了面前!

佔住伊犁就能徹底控制整個西域!

這種機會,怎麼能錯過?

等咱回應天,咱也往這裡調兵、移民,咱也建伊犁九城!

現在想了想,三孫從應天的時候就開始想這件事了!

三孫一直不想當什麼儲君,一心想讓朕把他封到邊境!

原來,他一直就佔住伊犁,從而替我大明控制住西域!

那些個文人們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還有什麼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三孫不想當儲君,就是想來策馬西域,替咱大明平天下!

三孫乾的事,才是真正的為萬世開太平!

過去,咱所認為的天下,只是那麼巴掌大的地方!

與三孫待在一起,咱知道了什麼叫天高、什麼叫海闊,什麼叫天下,什麼叫格局!

幸虧有三孫,否則咱大明今後越來越內斂,越來越保守,還真的要被世界給拋棄了!

三孫曾講過,咱現在正處於歷史的十字路口上,是開放還是保守,是擴張還是內收,完全取決於咱!

回到應天,咱就再搞一個祖訓,將開放、擴張作為一項永遠不能改變的國策!

「我來了,我看見,我征服!」

「我既然來了,就提前把乾隆皇帝做的事提前做了吧。」

「改亦烈為伊犁,算是乾隆皇帝致敬!」

「佔領伊犁之後,就讓平安暫領西域大將軍,總管軍政事務,回去之後再向老朱解釋。」

朱元璋心想,三孫不用解釋了,咱都瞭解!

由平安全面掌握西域,咱放心。

「但是,就是害怕老朱太保守,總認為西域全是風沙,又冷又窮,讓平安撤回大明,一切都成了東流水!」

朱元璋道,三孫,你又誤會咱了。

要是以前,咱還真讓平安撤回去。

但是透過三孫一年多的心聲,咱也認識到了,西域地理位置重要,地下還有大明將來發展所需要的能源!

「歸根到底,這是眼光的問題。」

「這也怨不得老朱,他有著時代的侷限。」

「尼采說:我們的眼睛就是我們的監獄,目光所及之處就是監獄的圍牆。」

「有人因為相信而看見,有人因為看見而相信。」

「沒有超前的眼光、長遠的眼光、世界的眼光,大明還會陶醉在過去的輝煌裡沾沾自喜。」

朱元璋無語了,又被三孫輕看了。

但是,就眼光而言,咱跟三孫沒法比呀。

……

吳王朱允熥向大家明確了這次西行的終極目標。

這讓六萬明軍頓時歡呼起來。

雖說離伊犁還很遠,還沒有佔領和控制伊犁,但是畢竟心中有了底。

以前是隻管跟著吳王攆著兀納失裡跑,有點被人牽著鼻子走的感覺。

現在,吳王開始主動攻擊,展開了他的戰略佈局!

六萬明軍出發!

行軍路線是:過輪臺、繞西海,從著名的獨庫埡口向南翻越依連哈比山,到達那拉提草原,這就是伊犁河谷的最東端。

吳開海帶著千人特戰營打頭,其他的跟隨其後,墊後的仍然是藍壽。

部隊以最快的速度到達輪臺城。

吳開海前來報告,輪臺城,果然成為了死城!

一路上,時不時有一些牧人的氈房,但是裡面的牧民全都成了死人。

沒有任何刀箭傷口,沒有皮包骨頭,都是死於中毒。

兀納失裡太狠了,為了殺死六萬明軍,連同這些無辜的部族也都一併毒死了。

……

應天,大明科技院。

李景隆的大軍圍在此地已經七天了。

因為朝廷的經費有限,朱允炆繼承了先皇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只讓五萬人圍住,其餘十五萬人返回各自的衛所。

既然大明科技院不能進攻,那就沒必要留這麼多軍隊在此。

城內的糧食和水源總有斷的一天。

與大明科技院內其他人一樣,沐瑤也是眉頭緊鎖。

往下該怎麼辦?要不要告訴吳王?

告訴吳王又如何?他遠在西域,遠水解不了近渴。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古今雜談

阿德萊德牧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