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剛才的那一整套儀式,又給重複了一遍。

朱允炆心塞了!

文官們吃驚了!

武官們興奮了!

沒想到,朱允熥陪著陛下去杭州轉了一圈,得到陛下如此高的待遇!

在京的全體官員和百姓都到城外迎接凱旋的陛下和將士。

陛下特意讓朱允熥站到前面來,讓百官和百姓再來一次。

讓朱允熥專享勝利歸來的榮譽!

規格未免太高了吧!

據後來傳來的訊息稱,朱允熥帶來的義烏礦工,立了大功,陛下稱之為“狼兵”。

狼兵的訓練與指揮者,都是小太監沐瑤。

狼筅的製作者,是如今的工部都水司員外郎、杭州知府鄭和。

朱熥的角色,只不過就是沐瑤、鄭和的跟屁蟲。

陛下居然讓朱允熥獨享百官的歡迎和百姓的掌聲。

這種待遇,恐怕是亙古未有。

「老朱這是不遺餘力地讓我曝光!」

「系統規定,不讓我高調!」

「我在推動科技發展上高調了一回,系統也沒有對我進行警告。」

「每天的鹹魚值不僅增長,而且是幾何指數級爆發式增長!」

「主要原因恐怕是,推動科技發展,被這個時代的人們認為是歪門邪道。」

「我越是發展科技,朱允炆、朱棣等人就越是認為我沒出息。」

「我高調發展科技,反而成了一種低調。」

「就這麼辦,凡是能推動科技發展的,我一定高調爭取。」

「其他的朝堂上嘰嘰歪歪的事情,統統與我無關!」

「一切,都等到六年之後!」

朱元璋又奇了,三孫為什麼要等到六年之後?

三孫,只要你高調,就好辦!

就如同在河邊走,只要溼一次鞋,一定就有第二次。

陛下回京第三天,朱允熥就被藍玉、常升一起,拉進了奉天殿。

朱元璋接到了方孝孺的奏疏。

朱允熥居然透過秦疏的方式提建議,這可是破天荒的頭一次。

朱允熥就大明科技院的定位、建設與未來發展問題提出了建議。

看後,朱元璋深以為然。

好多方面,朱元璋都沒想到。

經三孫這麼一說,他感到三孫所謀甚遠、所圖甚大。

再一看下一個奏疏,朱元璋的心堵了。

三孫,居然說自己身子骨弱,在杭州驚著了、累著了,說是要康養休息一段時間。

如果是以前,咱也就信了。

但是自從能聽到他心聲,並且用三名錦衣衛試過之後,咱怎麼能信他這一套說辭?

分明,還是想做他的鹹魚!

馬上就要在朝堂上討論並實施大明科技院建設,三孫作為始作俑者,不到場怎麼行呢?

於是就讓老太監劉洪專門交待藍玉、常升。

朱允熥不願意上朝,哪怕是抬,也把他給抬到奉天殿。

朱允熥被藍玉和常升,一左一右擁住,進了大殿。

“允熥,來,站到前面來。”朱元璋熱情地招呼。

朱允炆不再監國了,站在了第一排,心裡很是失落。

這不是從上到下的失落,而是陛下對於朱允熥的態度,讓他感到了極大的反差。

自己站在這裡好長時間了,陛下都沒怎麼正眼瞧過。

而朝中大臣已經來齊了,陛下還不開始。

原來是在等朱允熥。

朱允熥還是被藍玉、常升給架過來的。

朱允炆在心裡呸了一聲,這個廢物,連上朝都不願意,還能當儲君?

懶蛋一個,當上皇帝,那也是昏君一個。

朱元璋巡視一圈,慢慢開口:“自從咱離京,允炆監國,一切政務處理得井井有條,咱很滿意。”

朱允炆聽到此,簡直是心花怒放。

根本沒想到陛下首先對他進行肯定。

一切政務處理得井井有條,皇爺爺很滿意!

“這次在杭州,擒得窩國太子,咱更是滿意。”

朱元璋此時的眼睛突然一紅。

昨天,錦衣衛將醃製好的足利義持首級送到了孝陵,齊泰、李景隆和禮部尚書帶人去祭奠了太子。

朱元璋怕控制不住情緒,沒有親去。

在養心殿,一個人,對著牆壁默默流淚。

作為皇帝,不能向大臣們表現內心柔軟的一面。

“允熥在這次剿滅窩寇、生擒陳友諒舊部的過程中,立下大功,咱更滿意。”

朱元璋的話如同一盆冷水,將朱允炆剛剛升騰而起的喜悅沖刷得一乾二淨。

“這次在杭州府,允熥發現了一個人才,此人正是陶成道。”朱元璋說道:“成道,站出來,讓大家看看。”

陶成道從後面走到中間,向文文武武團團抱拳致意。

“各位大人,下官有禮了。”

武將們看到陶成道,個個面有喜色。

當年,陶成道做的火器,總是在關鍵時刻發揮了重要作用。

這些武將們是記憶猶新。

現在,陶成道又被陛下找回來了!

這可能意味著,陛下又要準備搞火器了。

準備搞火器,就說明陛下又要準備開拓疆土了,這太好了。

看看大明周邊,雲貴地區還時不時地有部落叛亂。

烏斯藏始終對大明充滿警惕。

哈密王兀納失裡是元裔,心心念念地想向東發展,侵佔大明土地。

北方更不用說了,草原民族越過長城打草谷,從來沒有停止過。

現在的大明,遠遠沒有達到四海昇平、海晏河清的地步。

刀槍入庫、馬放南山,更不可取。

透過這一次打窩寇,陛下能夠找回陶成道,重整武備,這對於武將來說,是一個天大的好訊息。

“這次杭州與金華之行,咱才知道海有多廣,天有多高!”

“正是三孫和陶成道,讓咱真正地看到了天下!”

“你們知道嗎,咱升上了高空,看到了下面,人真的變成了螻蟻大小。”

朱元璋說到這裡,停頓了一下,看著群臣的表情。

當時,咱看到熱氣球的時候,看到三孫與沐瑤升上天空之時,震驚得無以復加。

今天,當大家聽到咱升上天空的訊息後,不知作何表情?

咱得好好地欣賞一番。

果然不出所料,除了跟咱到過金華府的李景隆、仇佔可等人,其他的人全都是張大了嘴巴。

一臉的難以置信。

所有人都不說話,呆呆地看著朱無璋。

朱元璋心頭大樂,看看你們一個個的,真是一群土包子!

一群沒見過世面的土包子!

“你們不相信?”朱元璋說道:“李景隆、仇佔可,你們說說吧。”

李景隆和仇佔可趕快站出來,都說在陶成道的莊園裡,陛下乘著一個熱氣球上了天。

後來又安全返回地面。

李景隆此時忽然想到陛下在陶家莊園裡說的話,眼睛一轉,朗聲說道:“陛下,這個熱氣球我大明還生產不出來,因為熱氣球是吳王從窩寇身上繳獲。”

“臣建議,馬上成立大明科技院,首先研究生產這種熱氣球。”

“如不盡快生產熱氣球,將來我們對上窩寇,恐怕要吃大虧。”

仇佔可也不甘人後:“陛下,我朝與窩國必有一戰。成立大明科技院,勢在必行、迫在眉睫。”

李景隆和仇佔可是同樣的心思:陛下都說成立大明科技院了,反對也沒用,乾脆主動提出來。

朱允炆的心,又塞了。

李景隆、仇佔可這分明是幫著陶成道說話。

陛下說了,陶成道的才能是朱允熥發現的。

幫著陶成道說話,就是在幫朱允熥說話。

這兩個人,是不是也暗暗靠向了朱允熥?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元末開局,鄰居朱元璋

吾自今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