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看到朱棣怒目圓睜,擼起了袖子!

朱棣的怒火到了頂點,他要替咱出手了!

叔叔教訓侄子,理所應當。

但盛怒之下的朱棣出手,必然很重,打壞了三孫怎麼辦?

此時,朱元璋忘了三孫的超高身手。

趕快將站起的朱棣給按了下去。

朱元璋“怒”不可遏,高高揚起手掌!

朱允熥一縮脖子,退後一步。

天啊,這小子居然還敢躲開!

簡直是找死!

朱元璋緩緩放下手掌,以一種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口氣道:“朱允熥,滾!滾得遠遠的!朕,再也不想見到你!”

「啊,老朱,真的讓我滾了!」

「他讓我滾得遠遠的!」

「思想有多遠,我就滾多遠!」

「終於等到這一天!」

「我終於找到了離開老朱的辦法!」

朱元璋面上發怒,心中好笑,你找到了離開我的辦法?!

下次,你再試試看?!

「不過,這次我卻不能滾太遠!」

「三天之內,我必須返回這裡!」

「就算三天之內,從京城調來火器營,對窩寇也造不成實質傷害。」

「從北地調兵,遠水不解近渴!」

「三天之後,老子,一定滅了這群天殺的窩寇!」

朱允熥生怕朱元璋反悔,立馬說道:“皇爺爺,陛下,您是皇帝,一言九鼎,可不帶反悔的,我真的滾了!我現在滾了!你可不能攔!”

朱元璋抓起桌上的茶壺摔到地上:“朱允熥,滾,滾得遠遠的!滾出杭州城!”

朱允熥抑制不住滿臉喜色,急切切地跨出門去。

天啊,這是什麼情況?

朱棣直接原地蒙圈。

朱允熥被陛下趕走,居然還笑得出來?

被陛下趕走,對他來講,居然還算是一件好事?

聽朱允熥的口氣,好像“滾”是一種榮耀!

對了,滾出杭州城,朱允熥是想獨自逃走!

朱允熥從北門逃走就成了!

窩寇不可能針對他一個人。

仇佔可很是失望,陛下怎麼不殺了朱允熥?

朱允熥剛剛出門,朱元璋就對鄭和發了火:“鄭和,你杵在這兒幹啥?還不快滾?”

鄭和也不知道怎麼回事,今天的一切透著詭異,一點都看不懂啊。

鄭和十歲就被送入宮中,整天小小翼翼,對人情緒的把握,一般人比不了。

此時,他感到朱元璋雖說是怒意滿臉,連著摔杯子、摔茶壺,但顯然,從陛下的身上沒有感到殺意。

甚至,連怒意都沒有。

難道,陛下是裝的?

不可能啊,這樣做,完全沒有道理!

陛下讓自己滾!

因為自己是吳王朱允熥的人。

鄭和滿懷狐疑,走出門。

“鄭和,你跟吳,你跟朱允熥一起滾吧,滾得遠遠的!”

鄭和一聽這話,吊著的一顆心居然放下不少。

現場的幾個人都蒙了,大氣都不敢出。

就剛才朱允熥的言行,把他殺了都不為過。

而陛下只是讓他滾!

讓他滾出杭州城!

這不是等於讓朱允熥偷偷逃走嗎?

陛下的火沒有發成,是不是要轉移到自己身上。

幾個人低頭,等著陛下火氣發作出來。

誰知,朱元璋朝大家揮了揮手:“都回去吧,守好城,隨時看著窩寇的動向。”

……

朱允熥回到房間,鄭和也跟了過來。

“鄭和,剛好你來了,咱們一起找沐瑤。”朱允熥趕快吩咐。

“我在這兒呢。”沐瑤從房間裡面轉了出來。

“鄭和,你先回房間,收拾一下。我們要出杭州城。”

朱允熥支開了鄭和,想單獨與沐瑤交待接下來的事情。

想滅掉窩寇,又不想暴露自己,又輪到沐瑤上場了。

“沐瑤,我剛才激怒了陛下,為的是出城!”

啊,沐瑤嚇了一跳:“吳王,陛下怎麼說?”

“陛下發怒了,讓我滾出杭州城!這正好就是我的目的所在。”

沐瑤說:“為何?”

“你知道,我有不得已的原因,我不想讓世人知道真正的我!所以,這次,還得你出面。”

“之所以去杭州城外,是因為我們的兵員在杭州城以南,二百多公里的義烏縣。”

“咱們要到義烏去招兵,義烏兵,絕對是窩寇的噩夢。”

沐瑤當然瞭解朱允熥的本事。

三角形量高塔、兩個女人畫像引來窩寇,在她看來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偏偏,都成了!

所以,朱允熥說什麼就是什麼。

照著做,沒有錯!

“我之所以激怒陛下,就是想做這件事。為的就是滅掉這群窩寇!”

“窩寇,既然引來了,就不能讓他們走!”

“否則,我大明幾百名將士的死,就沒有任何意義!”

“我大明將士,不能白死!”

沐瑤看了看朱允熥,目光澄澈而堅毅。

與平日裡懶懶散散的樣子大相徑庭,讓她不由得一陣失神。

“沐瑤,收拾一下,叫上鄭和,馬上出城。”

不一會兒,朱允熥、沐瑤、鄭和,三人三騎,向北城急馳。

北門計程車兵一看是這三個人,馬上城門大開。

奇怪了,北門計程車兵認得自己?

又或者是有人交待,不要阻攔自己。

朱元璋,果然是天子一言、快馬一鞭啊。

辦事就是利索,知道自己要“滾出杭州城”,還專門下令讓各個城門不要阻止。

真好,知道怎麼對付老朱了。

等這次滅了窩寇,就去激怒老朱。

讓老朱生氣,把自己攆得遠遠的!

離開老朱,就自由了!

北出城門,碼頭有好多船家。

朱允熥讓鄭和把他們都叫過來。

“你們誰知道義烏銀礦在哪裡?”

船家們都沉默了。

“誰能帶我們到義烏銀礦,有重賞。”朱允熥說道。

一個船家出來說:“官家,我知道地方,這地方一般人不敢進去。”

朱允熥掏出一片金子塞給他:“走,帶我們去。”

船家喜出望外,只不過是到義烏,居然是一兩金子!

發大財了!

只是,帶他們到義烏銀礦,風險有點大。

不過看這幾位的打扮,必然不是普通人物!

其中一個,明顯是個太監打扮。

義烏銀礦雖然亂,但畢竟還是大明朝的治下。

上船,解纜,劃漿,出發。

鄭和坐在船尾。

朱允熥和沐瑤坐在船艙。

“吳王,您為何去義烏銀礦?”沐瑤問道。

“因為,義烏銀礦發現很早,那地成為本地和外地人爭搶的物件。”

“有搶礦的,自然就有護礦的!在那裡,經年累月,都有大規模的械鬥。”

“搶礦、護礦的都是一些不要命的亡命之徒!”

“很多人在長期的械鬥中,練就了極高的身體素質!”

“他們,是天然的優質兵員!”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元末開局,鄰居朱元璋

吾自今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