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推了一把銀子:“銀子有毒知道吧?抽空打個擺件放家裡,別常摸它就行了。”

“看看應天府,有兌換點吧?把銀子兌換成寶鈔也成。”

“康楨,你來。回頭問問,銀子有毒大家怎麼還不知道?再問問各府縣,是不是有兌換點?”

“允熥,帶寶鈔沒有?”

鄭和趕快掏出身上的寶鈔,直接塞給了鐵鉉的兒子。

鐵鉉和楊氏堅辭不要。

“怎麼?嫌咱的寶鈔不值錢?”朱元璋佯裝生氣。

鐵鉉和楊氏這才不再堅持。

朱元璋道:“鐵鉉,我問你,咱不許用銀子,有啥目的?”

鐵鉉說道:“陛下,正像您剛才所講,銀子有毒。”

“這算一條,除此之外呢?”朱元璋又問道。

“從洪武初年到現在,官方和民間的交易愈加頻繁,使用銀兩,未免太過不便。使用寶鈔,於商人、與百姓,均大為有利。”

鐵鉉沉吟了一下又道:“在古時,人們以物易物,是因為交易量少。我朝將來的交易,包括錢糧賦稅的徵收,量越來越大。”

“從錢糧賦稅來講,用寶鈔徵收,可大大減少人力與火耗。每年徵收的糧食,都集中到那幾天運送,其實有的糧庫已經滿了,有的糧庫空了。”

“如果用寶鈔徵收,就不必集中在那幾天運到京城。”

“每年徵收的糧可囤在各府縣的糧庫。哪個糧庫的庫存少了,可從最近用寶鈔兌換糧食,隨時補充。”

“用寶鈔交易,就可以大大節省糧食和運力。”

「厲害啊,鐵鉉能想到這一點,相當厲害!」

「用寶鈔交易,就可以隨時、隨地對糧庫進行調入與調出操作!」

「如果是過去,一車糧食的結果可能是從福建運至京城,再從京城運至福建,路線重複,損耗太大!」

「而用寶鈔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經過朱允熥心聲的解釋,朱元璋就更明白了。

“康楨,你覺得如何?”朱元璋問道。

康楨說道:“臣以前從未想過,寶鈔與糧食徵收聯絡到一起。聽鐵監生一說,臣就明白了。此法甚妙,甚妙。”

朱元璋感到,三孫對鐵鉉的高度評價,果然不是虛的!

鐵鉉此人,雖說月測不合格,但他善於思考!

此人,不善於考試,但絕對是一個能吏!

再想一想國子監學的什麼吧,都是一些高高在上的理論,沒有幾條是針對當下具體政務問題的。

帝國如此之大,總不能光要一些在理論上誇誇其談的人,總得用一些琢磨事、能幹事的人!

就像有的官員,談起道理來眉飛色舞,談起問題來束手無策!

有看法,沒辦法!

再讓鐵鉉在國子監求學,純粹是耽誤他!

對課程不感興趣,再怎麼學也考不中進士。

“允熥,明日你帶著鐵鉉到謹身殿。”朱元璋作出了一個決定。

朱允熥一時沒反應過來:“啊,帶鐵鉉去謹身殿?爺爺您不是在養心殿嗎?”

“你讓鐵鉉去養心殿幹什麼,難道真讓他當太監不成?”

朱元璋心情極好,開了一個玩笑。

康楨吃驚了:“陛下,謹身殿,那可是內閣啊。”

朱元璋道:“就是讓鐵鉉去謹身殿,咱的內閣,只有五個人,楊溥還在路上,鐵鉉以後就在內閣了。”

作為吏部尚書,康楨真沒想到,朱元璋忽然作出這樣的人事安排。

鐵鉉,只不過是一個國子監的監生,連續好幾次的月測都不合格!

因為回答一個問題,合了陛下心意,而進入了內閣!

內閣,其實相當於過去的中書省。

六名內閣成員的權力加以一起,相當於宰相!

內閣,儼然已經凌駕於六部九卿之上!

核心中的核心!

萬眾矚目的焦點!

陛下點名楊溥為第五名內閣成員之時,多少人都驚掉了下巴。

怎麼說,楊溥也是當過知縣的人,後來火速提拔為杭州知府。

杭州知府未到位,就被任命為內閣成員!

鐵鉉的跨度是不是太大了些?

他只是一個監生,一下子就進入內閣,這算是升了多少級?

不對,好像哪一點不對!

陛下這是受矇蔽了!

康楨低聲道:“陛下,這恐怕不妥。”

朱元璋眼一瞪:“有何不妥?”

康楨道:“鐵鉉,是色目人的後裔。他入朝堂,恐怕大家不服。”

朱允熥不願意了:“康大人,你這話不對呀。色目人大家不服?欽天監呢,22個人,有20個是回回人,也是色目人。”

“欽天監當年說陛下是天命之子,有誰不服啊?”

朱允熥偷換了一個概念,康楨卻是無法反駁。

“唐朝為何強盛?主要是包容開放、民族融合,不執任何偏見,有才者用,無才者下!就這麼簡單!”

“唐朝時做官的外國人多達三千,波斯人甚至官拜宰相。”

“陛下用色目人,說明陛下胸襟比李世民還要廣闊!”

“誰要是反對鐵鉉入內閣,就是反對民族大融合,就是破壞我朝大繁榮!”

康楨紅著臉退到了一邊。

朱元璋大喜,三孫終於是露出了鋒芒!

趕快,繼續說,繼續懟!

讓吏部尚書看一看,你朱允熥並非是白痴和廢物!

以前的你,只是不想顯露而已。

可惜的是,康楨不反駁,三孫也沒有繼續說。

“允熥啊,你說得對,說到咱的心坎裡去了!”

解縉此時羨慕不已,鐵鉉真是走了狗屎運。

他的運氣比自己還要好!

自己只不過是當了吳王府的左長史,而鐵鉉一下子就進入了內閣!

簡直是一步登天!

從工作內容上講,自己編寫《洪武大典》固然榮耀,但工作畢竟單一甚至單調。

而內閣就不一樣了,接觸的人都是高層,遇到的事涉及到帝國的方方面面。

從前途來講,鐵鉉的前途比自己可光明多了。

甚至,自己的將來還要靠鐵鉉。

咦,好像有問題。

大家都知道,陛下曾說過,內閣的成員必須是四品官員。

鐵鉉只是個國子監的監生,離四品還有十萬八千里呢。

解縉道:“陛下,鐵鉉在內閣當學徒,豈不是誤了科舉?”

康楨馬上明白了,原來,鐵鉉是去內閣當學徒。

這就合理了!

“要是鐵鉉去內閣當學徒,還用讓允熥領著去?”朱元璋又瞪了一眼康楨。

啊,不是當學徒!而是去當官!

這豈不意味著,鐵鉉馬上成為四品官?

解縉此時的腦子都不夠用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抗戰:我鐵血少帥,震驚晉西北

我本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