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朝鄭和勾勾手,示意他跟上一起出去走走。

沐瑤是不敢帶的,萬一被朱元璋看出來是個女的冒充太監就不好了。

沐瑤是陛下派來監督自己的,有她在,自己和梅兒、蘭兒少了很多樂趣。

寫字的速度想要跟上說話的速度,難度非常大。

一晚上下來,沐瑤都要好好舒活一下手腕。

晚上睡覺之時,屋裡總是充滿著一股獨特的體香。

沐瑤長相極好、身材極佳,的確讓人心動不已。

因為沐瑤是陛下派來監督他的,因為怕陛下看出她是女的,所以也不敢對沐瑤有什麼親呢的動作。

有時候晚上聊天的時候,沐瑤居然說自己不好看。

主要是她的個子太高。

朱允熥無語了,這年頭的人們都是什麼審美?

非得是個子低低的、前面平平的,才算是美女?

“允熥,怎麼不說話了?”朱元璋問道。

「老朱,你不是讓我閉嘴嗎?」

「現在又讓我說話?理,都在你那邊?」

「今天,老朱就是故意找茬的!」

「正好,我巴不得你找茬!」

朱元璋這才想起來剛才讓朱允熥閉嘴的事。

前面有幾個錦衣衛,很面熟,都穿著尋常百姓的衣服,分散在四周警戒。

“允熥,今天我們去尋一個人,叫鐵鉉,你一定認識。”朱元璋眨了眨眼睛。

「鐵鉉?老朱怎麼認識鐵鉉?」

「看來,牛人到哪裡都是牛人,是金子到哪兒都發光!」

「鐵鉉這麼早就進入老朱的視線了,恐怕不是什麼好事。」

「鐵鉉這傢伙太過耿直,萬一惹惱了老朱,英年早逝就不好玩了。」

「我是不是把這傢伙給搞過來,讓他跟老方待在一起!」

「我先好好地打磨打磨!」

朱元璋暗暗呸了一聲,三孫吶,你想得美!

既然知道鐵鉉是個人才,當然我得先用!

看看你把方孝孺折磨成什麼樣子了?

人家好歹是一代大儒宋濂的得意弟子,是現如今學問最大的儒生第一人!

專門給你當老師!

卻被你訓成了孫子!

方孝孺還得忍氣吞聲。

即使如此,方孝孺還解釋說你倆是在演雜劇,還在為你打掩護!

方孝孺是多硬骨頭的人啊,居然被三孫你折磨成這個樣子!

朱允熥連忙擺擺手說道:“皇爺爺,鐵鉉是誰?我不認識啊,是打鐵的匠人嗎?”

朱元璋就知道朱允熥會這麼回答。

三孫嘴裡說出來的都是鬼話,自己聽到的心聲才是真話。

雞鳴山,國子監所在地。

因朱元璋殺了大批官員,導致官位奇缺,於是朱元璋重開科舉,並擴大了國子監的辦學規模。

新建的國子監佔地極大,東至小教場、西至英靈坊、北至城坡土山、南至珍珠橋。

左有龍舟山,右有雞鳴山,北有玄武湖,南有珍珠河,延袤十里,燈火相輝,十分壯觀。

在國子監上學的有兩類:一是民生,二是官生。

民生主要是由府、州、縣學保送上來的“歲貢生員”。

官生主要是勳臣子弟、武臣子弟、土官生和外國留學生。

大多數監生都住在校舍內。

國子監的校舍共2000餘間,後來朱元璋又新增了500間。

一些結過婚的監生會把妻兒接到京城來,在外租房子居住。

因此,在國子監周邊形成了一條繁華的街道,主要是以租住的監生為主。

鐵鉉就租住在這裡。

鐵鉉帶著妻子楊氏,與解縉,還有一個江西的舉子孫留科合租在一個院子裡。

解縉回到了院子裡,身上的衣服還是鄭和給他的太監服。

本來,作為吳王府的左長史,解縉是五品官了,總得有一身官服。

但是,由於吳王朱允熥還未就藩,王府連架子還沒有搭起來呢。

現在,居然也沒人給他做官服。

穿著一身太監服就回來了。

鐵鉉正在屋內苦讀,聽到一聲喊:“鐵兄,孫兄,我,解縉,回來了!”

鐵鉉和孫留科都奔出門來。

解縉將這兩日發生的事情述說了一遍,聽得大家驚心動魄。

孫留科不禁羨慕起來了,解縉這真是走了大運吶。

“孫兄,今後,你就跟著我。只要我說一聲,你就不用管吃住了,只要是參與編寫《洪武大典》的,一切費用均由朝廷負擔。”

孫留科不禁大喜,他也是從江西來京城應試的舉子。

雖然中了進士,但排名非常靠後,估計會被安排到北、西、南這些蠻荒之地。

如果跟著解縉,就可以留在京城了。

並且參與編寫《洪武大典》,這是多麼大的榮耀!

孫留科立馬向解縉跪下:“解大人,今後還請多多照拂下官。”

鐵鉉真誠地恭喜瞭解縉,同時對孫留科的舉動不以為然。

不是吧,這就喊上大人了,自稱下官了!

解縉說道:“鐵兄,你今後真的要改一改了,教授的試經、書義你不好好鑽研,卻去鑽研歷代律法,唉。”

孫留科說道:“鐵兄,你我都是有家室的人了,你再這麼下去,恐怕連租都交不起了。”

鐵鉉說道:“鑽經義的人太多了。竊以為,國以法立——”

解縉“哧”地一聲笑:“鐵兄,你太死腦筋了!今年進士科,取士四百七,太學者三之二!”

鐵鉉聽後,臉色一暗。

嘆了一口氣。

國子監參加進士科考試,考中進士的佔總數的三分之二,而他卻不在名單之中。

孫留科說道:“鐵兄,我勸你啊,也不要在國子監熬了,今年沒有考中,下一次你就更沒希望。”

來京參加考試的,有各地的舉子,和國子監的監生。

各地舉子看不起監生,因為好多監生是推薦的,並非憑的真本事。

解縉和孫留科在鐵鉉面前就有天然的優越感。

禮部和吏部的人建議,每年國子監參加考試的人數要進行限制。

一限制考生名額,鐵鉉可就真沒希望了。

國子監每月會對監生進行一次測試,測試靠後者扣除補助。

鐵鉉已經連續好幾次不及格了。

生活費被扣掉了,還在外面租房子,日子更顯拮据。

下一步大考要限制國子監考試人數,作為排名靠後的監生,鐵鉉指定沒有機會。

這時,鐵鉉的內人楊氏走出來:“相公,您就聽解大人的吧。再這麼下去,可就沒法活了。”

對於孫留科,鐵鉉心裡有一些隔應,主要是楊氏曾對他說,家裡僅剩的十五兩銀子被人偷了。

當時楊氏出去了,回來時發現孫留科神色慌張地往外走。

楊氏不以為意,第二天發現銀子被人偷走了。

楊氏報案之後,官府來人進行調查,也沒查出任何結果。

因為解縉、孫留科都被官府問過話,所以對鐵鉉很有看法。

孫留科輕蔑地笑了一聲:“鐵兄,你沒有入仕的命,我勸你,還是早點從商或者務農,興許還有口飯吃。”

鐵鉉有些惱火,居然被孫留科給看扁了。

解縉也說道:“鐵兄,姑且不論才學,就你的出身,色目人,就算考中狀元又如何?怎麼能在朝廷立足?”

鐵鉉的眼神又暗淡下來了。

色目人,這是他最大的軟肋。

在元朝時,人分四等,一等人是蒙人,二等人是色目人,三等人是漢人,四等人是南人。

色目人就是被蒙人征服並帶入大蒙國的厥人、粟特人、吐蕃人、党項人、波斯人、花拉子模人、阿拉人等等。

朱元璋推翻元朝之後,人的等級高低完全反過來了。

蒙人基本都跑了,色目人大多數都留下了。

因此,色目人成了最為低等的那部分人群。

色目人,是壓在鐵鉉頭頂的天花板。

不要說往上蹦一蹦,就連掂掂腳都能碰到頭。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成了大明勳戚

無限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