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熥,你父親被窩寇殺了!”朱元璋已經躺在朱允熥送來的沙發上。

眼睛通紅,頭髮散亂,根本沒有一個帝王應有的威嚴。

“皇爺爺,千萬不要動怒,身子氣壞了,不值當。”朱允熥說道。

「老爺子,千萬要挺住啊。」

「因窩寇進入杭州,意外殺死了太子,讓歷史程序有所變化。」

「老爺子不會也提前歸天吧?」

「靖難之役也會提前爆發?」

「看老爺子這樣,莫名有些心痛!」

「要不,我教一教老爺子一些養生功法?」

聽到朱允熥的心聲,朱元璋暴怒的情緒一下子穩定下來了。

最喜歡的兒子走了。

幸好,還有這麼一個知咱疼咱的三孫!

並且,三孫有著通天徹底、知古通今的天選之才!

二十多天前,透過三孫的心聲,他才知道太子之死是另有原因。

並且是因為黃子信把杭州守軍都帶到了城外,導致窩人竄進杭州城。

蔣瓛的調查結果,與三孫心聲透露的資訊完全一致。

恐怕在這個世界上,他唯一能夠信任的人,就只有三孫朱允熥了。

“允熥,你對窩寇如何看?”朱元璋拿出了一個密奏。

朱允熥這次沒有裝,直接說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第一,所有入侵的窩寇全部殺掉,一個不留。”

“第二,派兵佔領窩國,將其變成我大明的一個行省。”

“窩國,從此在歷史上抹去!”

三孫的建議與其心聲終於一致起來了。

由此可見,窩國實在是大明將來的大敵!

但此事,實在太過重大。

如何剿滅窩寇、如何佔領窩國,不是一句話、一兩年的事情,必須從長計議。

當然,有些事情必須馬上處理。

朱元璋走出養心殿,帶上了朱允熥。

讓屋外等著的老太監劉洪通知,所有在京官員,全部參加廷議。

朱元璋和朱允熥先到了奉天殿。

以往都是大臣到齊之後,陛下才到。

今天,是陛下等著群臣到來。

官員們都得到了訊息。

在他們看到蔣瓛回來的時候,就開始打探訊息。

宮中訊息傳出來了,太子是被窩寇殺死的!

窩寇之所以順利進入杭州城殺死太子,主要是杭州知府黃子信外出遊玩。

外出遊玩倒沒什麼,最要命的是他帶走了守城將士。

帶走了守城將士,不是為了守衛百姓,只是給黃子信擺排場。

聽說,暴怒的陛下差點砸了養心殿!

官員們進來後都縮著脖子低著頭,一句話都不敢吭聲。

六部尚書、燕王、晉王、谷王等等陸續到了,站到了自己的位置。

“都到齊了嗎?”朱元璋問道。

這時,殿門口出現兩個人。

一個是朱允炆,一個是太常寺左少卿黃子澄。

撲通一聲。

黃子澄雙膝跪地,頭磕得梆梆直響。

“允炆,把黃子澄給咱拖到前面來!”

朱允炆拉黃子澄,沒有拉動。

幾個錦衣衛上前,將黃子澄架到了大殿最前面。

黃子澄仍然保持著跪姿。

朱允炆也跪下了:“陛下,杭州知府黃子信犯下滔天大禍,理應嚴加懲處。孫兒以為,只懲首惡,不可波及其他。”

戶部尚書範敏此時也慌了,上一次,他還為黃子信說話。

說杭州府每年都超額完成錢糧徵收任務,杭州知府黃子信功不可沒。

還想推薦黃子信進入內閣。

黃子信被誅九族跟自己沒有關係,但以前向陛下力薦,也是一樁不小的罪過。

範敏也跪下了:“陛下,微臣有罪,未能察覺黃子信欺上瞞下,差點讓其進入內閣。”

不少人為黃子澄擔心。

因為不知道哪個官員出問題,就會牽連到自己。

再聯絡以前,朱元璋對於官員的毫不留情,動不動就是誅三族、誅九族。

此時都有一種兔死狐悲之感。

朱允炆說完了,直管磕頭,一個接一個,咚咚直響。

朱元璋的怒氣上來了。

這個二孫,好沒眼色!

咱要誅黃子信九族,牽連到黃子澄,你至於這麼上慌?

雖說黃子澄當過你老師,那又如何?

那不就是咱們老朱家的一條狗?

“允炆,給咱站起來,到牆角站著。”

朱允炆身子一抖,又磕起頭來。

朱元璋怒了:“看樣子,你們都知道黃子信所犯何罪了?你們都知道太子是怎麼死的了?”

“你們要饒了黃子信九族,誰能賠咱的標兒?”

所有的大臣都噤若寒蟬。

一提到太子朱標,都不吭聲了。

黃子信如果是一般的翫忽職守也就罷了,關鍵是正是他的不作為導致太子死了!

陛下都提到了黃子信九族,接下來就是要誅他九族了。

聽到這裡,黃子澄魂飛魄散,居然暈了過去。

朱元璋忽然說道:“黃子澄裝死,允熥,掐他!”

「啊,掐他?」

「這動作,是男人做的嗎?這是女人打架常用的招數!」

“皇爺爺,掐他?”朱允熥問道:“是掐死,還是掐醒?”

朱元璋不吭聲,目光望著房頂。

官員們都愣了,這是什麼意思?

恐怕真的要讓朱允熥掐死黃子澄!

朱允熥一直膽小如鼠,朱元璋這是要鍛鍊一下朱允熥的膽量!

陛下這是想全方位地培養朱允熥啊。

「不管老爺子是啥意思,我也不能掐死一個大活人啊。」

「那就掐醒他吧。」

「老爺子啥事都做得出來呀,以前曾經當場把朱亮祖在大殿裡鞭死了。」

「老爺子,一定要冷靜啊。」

「建國之初,大開殺戒,為的是迅速鞏固執政根基,哪怕是過份一點也情有可原。」

「寧可錯殺三千,不可漏過一個,亂世必用重典,非常時期行非常手段。」

「現在,已經不是亂世,絕對不能再濫殺了!」

「否則,人人都不想當官了,人人都想歸隱田園了,怎麼辦?」

「所以,不要再搞誅連了!」

「看看歷代皇帝,最開始是血腥殺戮,但沒有往下持續。」

「大明建立已經二十幾年了,如果還要搞誅連,老爺子也該反省一下自己了。」

「一個人人自危的時代,誰會安下心來執政,誰會安心下來搞生產?」

「現在的原則應該變一變了:寧可少殺百人,不可誤傷一個!」

「老頑童周伯通有個練功口決:剛不可久,柔不可守。」

「像老爺子又剛又猛的做法持續下去,恐怕,唉!」

朱元熥把黃子澄掐醒了。

朱元璋此時的腦子也清醒了不少。

他是看過歷史的,秦二世而亡,原因是什麼?

主要原因是太過暴虐。

三孫心聲一句話震動了他:剛,不可久!

朱元璋從龍椅上拿起了一支鞭子。

這是一支馬鞭!

這支馬鞭,曾伴隨朱元璋征戰四方。

上次用這支馬鞭,還是用在朱亮祖身上。

朱亮祖曾參加了明軍攻滅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明夏政權的戰役,並作為明軍主力平定兩廣,後被封為永嘉侯。

在鎮守廣東期間,朱亮與當地豪強勾結,使朱元璋冤殺番禺縣令道同,最終被朱元璋察覺。

洪武十三年,朱亮祖被召回京師,與長子朱暹一同被鞭死。

今天,朱元璋又一次拿出了這條鞭子。

大殿眾人莫不駭然變色!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都鐸劍】波拿巴的山頭野望

黑貓特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