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知府衙門。

七品以上官員基本到場,大氣都不敢出。

三人在書案後端坐。

朱元璋坐在正中間,左首是吳王朱允熥,右首是新任知府鄭和。

兩側還有兩把椅子。

分別坐著五軍都督府都督同知李景隆、兵部左侍郎仇佔可。

下面立著的官員都是杭州府本地官員。

“咱告訴你們,鄭和在這裡的任務,主要是造寶船、打窩寇。”

“至於農耕、桑棉、河務、徵糧等一切雜務,你們各司其職、戮力同心,給咱辦好。”

“哪一樣出了問題,都不關鄭和的事,咱拿你們是問!”

“好了,都回去做事!”

這樣,就結束了?

所有人都有點蒙。

搞這麼大的陣勢,敢情陛下就是為了給大家說這幾句話?

陛下如此做,分明是給鄭和撐腰。

這可是大明開國以來,破天荒的頭一次!

「老朱,這次真的是給足了鄭和麵子。」

「這就是帝王之術,不用花錢,在這一說,只是幾句話,就讓鄭和感激涕零,死心踏地。」

「這樣也好,不僅鄭和要全心全力地造寶船、打窩寇。」

「其他杭州所有的官員都要無條件支援鄭和。」

「所有的官員還要做好本職工作,不給鄭和添麻煩,不能讓鄭和分心。」

「老朱是誰也不商量,直接這麼辦!」

「要是其他皇帝,早就被大臣們各種奏疏給搞蒙了。」

「開國皇帝就是牛批,說什麼就是什麼!」

「敢反對?咱不聽!」

「再反對?聽說你不想活了。」

朱元璋看了一眼朱允熥,咱這麼挺鄭和,還不是因為三孫你嗎?

當然,現在必須把造寶船作為當務之急!

把打窩寇作為重中之重!

正如三孫所講,我大明與窩國必有一戰,不可避免。

再也不能妄自尊大了,一定要儘快提高實力,這才是打勝仗的根本所在。

雖說現在有了狼筅,再配上鴛鴦陣,但也不能掉以輕心。

窩刀,帶回工部,讓他們好好研究!

一定要改進工藝,製造出比窩刀還要強的武器來!

官員們都退了出去。

朱元璋又道:“鄭和,紀老三的人都交給你了,咱要給他個名份。他的這支部隊主要是狼筅,就叫狼兵。”

“紀老三,為狼兵首領,領千戶。”

紀老三一直作為親兵在門口站立,聽了之後直接蒙圈。

俺,成千戶了?

俺,是陛下親自封的!

狼兵!

俺就是頭狼!

紀老三撲通一下跪到地上:“皇帝老爺,俺,謝謝您了。俺一定好好練兵,打窩寇、殺窩寇!”

鄭和居然能直接指揮一隻部隊!

五軍都督府都督同知李景隆、兵部左侍郎仇佔可相顧駭然。

陛下這簡直是有些亂來呀。

一個太監,在工部任都水司員外郞,任杭州知府也就罷了,現在居然直接管著一支部隊。

這支部隊非同一般,而是幹掉八百名精銳窩寇的部隊。

陛下對其戰力讚不絕口,將其命名為“狼兵”!

太監掌權並非好事!

現在,太監居然擁有一千名親兵!

仇佔可摸了摸臉上被朱元璋鞭打過的印痕,硬生生地憋住了。

哼,等到回京城再說。

吳王朱允熥否定天圓地方、違反天地之道,還有太監領軍,到時一起諫言!

……

看完幾個景點之後,朱元璋又讓錦衣衛去買一個風箏。

“景隆,來,你來放風箏。”

朱元璋的語氣很和藹。

李景隆很意外,陛下這麼喜歡放風箏?

昨天,不是已經放過了嗎?

並且還是在海上放的風箏!

昨天是為了做試驗,證明什麼地球是圓的、海面也是圓的。

海不是平的,海是圓的,那不是扯嗎?

錦衣衛們給自己解釋,船一點一點地消失或出現,那是因為海浪高低起伏所造成的。

怎麼可能是圓的?

現在到陸地上了,陛下讓放風箏,想證明什麼?

看李景隆有些遲疑,朱元璋說道:“你昨天放了,你有經驗了,就你放。愣著做什麼?”

李景隆放風箏去了,朱元璋下意識地向朱允熥靠近了一些。

那個與風箏相關的人,到底是咱身邊的哪一個?

看到風箏,三孫的心聲總該透露了吧。

「又是一年三月三,風箏飛滿天。」

「牽著我的思念和夢幻,走回到童年。」

「風箏懂得我的心,牽著我的思念和夢幻,永把我陪伴。」

「忽然想起了小時候,爺爺帶著我放風箏的日子。」

「那時的爺爺,唉,真的是讓人懷念啊。」

朱元璋沒有聽到自己想要的內容,但是心絃卻被三孫的話輕輕地撥動了一下。

三孫自小死了母親,沒媽的孩子,在宮中受歧視、沒地位。

容易形成自卑的性格。

只有風箏懂得三孫的心,風箏是他的牽掛!

沒有人關心他,他只有把感情寄託在風箏上。

令人欣慰的是,三孫記得爺爺!

爺爺帶著他放風箏的日子,三孫一直記得!

不過,咱好像不記得什麼時候帶三孫放過風箏!

咱好像從來沒有放過風箏。

這是三孫的幻想嗎?

還是他從小就希望咱帶著他放放風箏?

難怪,三孫對咱一直都很好,雖然在內心裡經常喊咱老朱,甚至直接喊咱的名字。

看看,他當時把咱給救活了!還給自己配了速效救心丸!

三孫懷念那個時候的爺爺!

難道現在的爺爺不好嗎?

也對,三孫一直想當鹹魚!

好吧,那就讓爺爺來替你幹吧。

「風箏在天下飛,人兒在地上追。」

「飛天,自古以來都是人們的夢想。」

「嫦娥飛天,就是這夢想的一種寄託。」

「有人說我花夏民族,是一個不浪漫的民族,是隻知道低頭實幹、顧不得仰望星空的民族。」

「這絕對是西方國家對我花夏民族的歧視!」

「典型的傲慢與偏見。」

「我們從不缺乏腳踏地、埋頭苦幹的人。」

「我們也從不缺乏大膽浪漫、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的人。」

「只是,這些人,被朝廷給忽視了。」

「比如,老朱,對這樣的人就是視而不見!」

朱元璋馬上屏住了呼吸,此人到底是誰?

難道真的有大才,而自己視而不見?

「此人,最讓後人懷念的是:飛天!」

飛天,真的有人能飛天!

朱元璋激動了。

「幸虧我躺平了四年,換來了歷史人文精通技能。」

「知道此人現在何處,否則,見不到此人,還真是遺憾啊。」

「此時,他應該還沒有死。」

「世界航天始祖,絕不能這樣就死了。」

「我是不是找個機會偷偷溜出去,見見他?」

「金華府,離杭州三百里,從富春江乘船,也很快。」

朱元璋搞不明白兌換、技能是怎麼回事。

聽三孫說,這個能飛天的人,快死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魏武傳人

散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