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驚出了一身冷汗。

怎麼沒想到這一點?

難怪三孫以前說咱就是農民思維,對大海有天然的恐懼。

因為咱對大海根本就是不瞭解呀。

以為有船就可以打窩寇了。

誰知道在江河上的船,與在大海上的船,完全不同!

江河上的風浪,與大海上的風浪,完全就不是一個量級。

幸虧三孫在這裡!

如果真的跟著窩寇去東極島,恐怕真的就成了人間慘劇!

一千多人集體葬身大海!

這,這就相當於南宋滅時的崖山跳海。

整個大明,立馬陷入巨大的危機。

咱和三孫真的死於海上,因為沒有確定大明儲君,二皇孫朱允熥和四子朱棣必然為爭皇位而大打出手。

到那個時候,可真叫做生靈塗炭。

更令人心痛的是,骨肉相殘!

有三孫的提醒,自然可以避免這一情況。

但是現在,新的難題又橫在面前!

一向精明能幹的錦衣衛副指揮使毛易,這次卻失手了!

那個窩寇怎麼也找不到!

訪查了很多人,特別是在沿江的村莊尋訪,都沒有見到。

要知道,這一帶的人口相對稠密,居然沒有人見到!

這就奇怪了!

毛易在外面找了好長時間沒有結果,只好回來覆命。

這個窩寇,果然不是一般的窩寇!

連錦衣衛都找不到!

真是邪了門了!

朱元璋回到了船艙,也不磨嘰了,直接提問:“咱讓錦衣衛跟蹤窩寇,窩寇莫名消失!這下子,還怎麼打窩寇?”

朱允熥就當沒聽到。

「窩寇消失了,就沒有辦法打窩寇了嗎?」

「錦衣衛呢,錦衣衛就找不到窩寇的老窩了?」

朱元璋面色有些難堪,自己一直嚴令海禁,錦衣衛的力量也就沒有往沿海滲透和發展。

跟著這名窩寇,相當於是讓他領路。

同時,透過窩寇可以找到他們的海船。

窩寇消失了,領路人多的是!

因為咱從三孫心聲中知道了東極島、桃花島這兩個名字,讓沿海的村民帶路即可。

關鍵是,現在沒有適合在海上航行和作戰的船隻!

這事怎麼辦?

「唉,老朱又遇到難事了!」

「你遇到難事,怎麼跑到我這裡來了?」

「你如果是想冷靜一下,也應該把我攆出去才對吧。」

「或者是你一個人到甲板上吹吹風?」

朱元璋心想,還是把沐瑤、鄭和他們叫過來吧。

有他們在,這小子的思維說不定能活躍一點,能想出辦法來也說不定。

如果找不到合適的船,就根本到不了海上!

出不了海,就打不了窩寇!就拿不到陳友諒餘部的財寶、樓船的技術資料。

在杭州城外,自己信誓旦旦,要出海,打窩寇!

在江上停了好半天了,還沒有出發!

灰溜溜地回去?

咱當皇帝的,臉皮再厚,也下不來臺啊。

蔣瓛把沐瑤、鄭和都叫過來了。

後面居然還跟著李景隆、仇佔可。

李景隆、仇佔可在城內商量好長時間,感到陛下出海打窩寇很不靠譜。

萬一陛下在海上出個什麼事,李景隆和仇佔可,可就成了千古罪人。

到時繼位的皇帝追究起來,他們兩個首當其衝。

鄭和、沐瑤兩個小太監而已,殺掉他們,明顯分量不夠。

而仇佔可是兵部左侍郎,李景隆則是三千軍馬的統領。

所以,李景隆與仇佔可二人一商量,決定挑出500名精兵,跟著朱元璋。

幸好,朱元璋的船隊停在原地沒有動。

不管陛下如何厭煩,他們也得跟過來。

出海之前一定要勸阻,不能讓陛下冒險。

哪怕是被陛下罵得狗血噴頭!

哪怕是被陛下打得遍體鱗傷!

也強過一場災難的發生!

到時候,恐怕所有的人都得陪葬!

陛下雖說是廢除了誅連制度,但難保繼位的皇帝不誅連!

到時候,說不定就是全族被誅、血流成河。

“你們怎麼來了?李景隆,你的兵是能殺窩寇呢,還是能操船呢?”

“仇佔可,你是能上陣殺敵呢,還是能出謀劃策?”

朱元璋一臉不屑,一副諷刺的口吻。

仇佔可說道:“陛下,切不可冒險,海上風大浪大——啊?”

仇佔可像看到了鬼一樣!

朱允熥!

吳王朱允熥!

李景隆也發現了,吳王朱允熥居然也在這裡?

不會吧,朱允熥不是被窩寇給劫持走了嗎?

這怎麼好端端地坐在這裡?

朱元璋淡淡地說了一句:“是蔣瓛,帶回來的。”

蔣瓛帶回來的?

李景隆和仇佔可頓時佩服不已。

錦衣衛就是厲害,神不知、鬼不覺地就把吳王給救回來了!

李景隆和仇佔可還在愣神,朱元璋說話:“好叫你們知道,那個窩寇跟丟了,沒有嚮導不要緊,總有村民知道如何到達。”

朱元璋眉頭一皺:“現在的問題是,我們的船隻能在江上,不能去海上。”

“窩寇跟丟了,我們就無法獲得海船。沒有海船,滅窩寇就無從談起。”

啊?

沐瑤和蔣瓛都沒有想到這一點。

李景隆和仇佔可高興了,陛下,終於認識到了這一點!

兩人幾乎同時長吁了一口氣,接下來,就不用死諫了。

“陛下,我們還是回城吧。”李景隆勸道:“陛下全殲六百名窩寇,必然是天下震動、萬民稱頌!”

李景隆的意思是,殺了六百名窩寇,已經不錯了,就不要去海上冒險了。

這個戰績,也足可以向文武百官交待了。

六百名實打實的窩寇,這個戰果,也可以配得上御駕親征一次。

仇佔可搖搖頭道:“李大人,此言差矣!”

李景隆生氣了,這廝怎麼了,自己說的有錯嗎?

不是說好了一起勸陛下的嗎,你這是想拆自己的臺嗎?

“李大人,世人都知道,我們並未全殲六百名窩寇,”仇佔可冷笑了一聲:“在幾千人的看守之下,在城內城外城頭上萬人的注視之下,我們生生地放走了一名窩寇!”

“此事,想瞞是瞞不住的。”

李景隆緊張了,仇佔可這是在揭陛下心頭的傷疤呀。

生生放走了一名窩寇!這也是在諷刺吳王朱允熥!

要不是朱允熥這個廢物,哪裡會跑掉一個窩寇!

雖然只有一名,但性質和概念卻完全不同。

跑了這一名窩寇,你就不能宣稱是全殲!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隋唐幻世錄

樹下躲雨遭雷劈

大吳聖祖

金江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