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今天主動進宮了。

直接到了養心殿,朱元璋埋在如山的奏摺當中。

看到朱允熥來了,朱元璋高興了。

這個皇孫主動來找他,可是破天荒頭一次。

這小子天天就像躲瘟神一樣躲著自己。

“皇爺爺,真不知道說什麼好了,我替我舅祖爺全家感謝您不殺之恩!”

朱允熥說著就跪下了。

朱元璋眼睛一轉,這倒是個好方法。

要想讓朱允熥粘著自己,那就從藍家、常家下手!

“允熥,起來說話。今後,藍玉,要多敲打敲打。”

「老朱啊,我其實並不想來,皇宮太壓抑,不自由。」

「別看你這裡看起來雄偉壯觀,哪裡比得上我的院子?」

「老朱也真可憐,天天批這麼多奏摺,鐵打的身子,也該累垮了。」

「這些文人的奏摺也真羅嗦,之乎者也半天,也說不到正題上。」

「難怪,老朱提倡說短話,對那種又臭又長的奏摺,不僅撕了,還會會打文官的板子。」

嗯?

朱元璋聽到此,不禁奇怪了:咱什麼時候因為奏摺長,打過文官的板子?

不過,這話說到咱心坎裡了!

這些個文官的奏摺,拖泥帶水的,一點都不爽利!

看半天,頭暈眼花的,還不知道說些啥!

還時不時地整一些典故和怪詞,這是欺負咱沒文化嗎?

這些酸裡吧唧的文官,該打板子!

朱元璋挑了一個最長的奏摺說道:“蔣瓛,送回去!”

蔣瓛不知道從哪個角落裡出現了,如同鬼魅一般。

“禮部侍郎,又臭又長!回去領二十杖責罰!”

“今後,凡奏摺,不得超過三百字!”

「老朱,這一點,做得好!」

「國家治理,首先要治一治文山會海!一定要說管用的話。否則天天玩文字遊戲,不幹正事實事,不亡國才怪。」

朱元璋撫須點頭,這個皇孫,真是說到自己的心裡去了。

其他大臣,從來沒有說過這些話。

一個個地都在奏摺裡賣弄自己的文采,累得自己起早摸黑、腰痠背痛。

再想想朱允炆,對自己很是孝順。

隔幾天就會親自做飯,端著過來讓他吃。

但是,朱允熥心疼咱,心疼得到位!

我每天批這麼多摺子,沒人知道咱累。

他們一個個地都羨慕不已,都想過來批摺子!

而朱允熥首先是想到了咱的勞累!

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角度不同。

朱允炆總想當皇太孫,所以感到批摺子是一種幸福。

而朱允熥總想離開皇宮,對批摺子根本不感興趣,所以認為這是一件辛苦事。

於是,朱允熥這個皇孫與自己就有了共情之處。

「不過,老朱廢了丞相之位,處理奏摺太多,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如果是我當皇帝,就不會這麼累。」

「我會採取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既可以高效處理政務,又可以抽空出去看看大好河山、體察一下民情民意。」

朱元璋心中一動,難道這個孫兒有兩全其美的辦法?

既可以高效處理政務,還可以去民間探訪民情民意?

朱元璋出身底層,對普通百姓十分關心。

但天天被這些奏摺壓著,不要說去民間探訪疾苦,連出宮都沒有時間。

就連在宮裡散步的時間都沒有!

“皇爺爺,我回去就傳達您的旨意,讓藍家,還有常家改過自新。”

朱允熥說完就向後退出殿去。

朱元璋說道:“允熥,等一下,這個,批摺子乏了,出去走走,你陪咱說說話。”

朱允熥心中那個“兩全其美的辦法”讓朱元璋心裡直癢癢。

不從他內心裡套出來,朱元璋會吃不下飯、睡不著覺。

乾脆,到宮裡散散步,對他進行旁敲側擊。

「老朱,有沒有搞錯?陪你出去走走?」

「我陪我的兩個小寶貝不香嗎?陪你壓馬路?」

壓馬路是什麼?

這個皇孫天天想著他的梅兒、蘭兒,身體受得了嗎?

把梅兒、蘭兒攆走?

也不太合適,這樣一來就沒人照顧他的生活起居。

是不是給他再派兩個太監去服侍?

有兩個太監在,他每天與梅兒、蘭兒的次數就會少很多。

祖孫二人漫無目的在宮中散步。

忽然,一個房間內傳來怒吼聲。

是朱允炆的聲音!

馬三保?小太監!

原來是他!

「原來是馬三保,馬三保就是鄭和,鄭和下西洋!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壯舉!偉大的鄭和!」

「明軍進攻雲南,副統帥藍玉把10歲的馬三保擄到應天,閹割成太監之後,進入朱棣的燕王府。」

「很多人認為鄭和是大航海時代的開創者,卻不知他實際上也是一個優秀的軍事指揮官!」

「在朱棣手下,馬三保立下赫赫戰功,被朱棣在南京御書“鄭”字賜馬和鄭姓,以紀念戰功,史稱“鄭和”。」

「歷史好像有些偏差!」

「怎麼現在進了皇宮,不在朱棣手下?」

「能人都讓朱棣給挖走了!」

「朱允炆手下,都是一些酸文人,屁本事沒有,就會整天BB,不敗才怪。」

「老朱讓朱允炆當皇太孫,繼位之後殺掉了藍玉等大將,沒想到他的兒子朱棣會造反。」

「要不要給老朱說說,把現在的馬三保賜給自己?」

朱元璋心中早已是驚濤駭浪!

之前,他多次從朱允熥心聲中聽到:朱允炆會繼位,朱棣會造反!

看一看自己的兒子,就數朱棣的性格、能力與他最接近。

特別是在打仗方面,朱棣絕對是一把好手。

但打下江山之後就是守江山,朱允炆自幼聰慧且孝順。

不指望朱允炆能開疆拓土,只希望他不要搞皇家內部清洗。

幾個叔叔在邊塞當王,為朱允炆守住國門,朱允炆在應天建設國家。

為了防止親王日後造反,朱元璋還規定了每個親王擁有的兵力。

其中朱棣的兵力最多,有6萬人左右。

但6萬人能起什麼作用?

在應天的五軍都督府,能調動五十萬兵馬,對付6萬兵馬綽綽有餘。

朱棣能造反,憑什麼?

但朱允熥能夠知曉未來!到底朱棣怎麼造反成功的?

是自己在藩王制度設計上有什麼漏洞嗎?

朱元璋強忍住自己的好奇沒有問,等有機會了再套這個皇孫的話。

既然這個馬三保這麼厲害,皇孫如此看重,那就送給他好了。

朱允炆在屋裡打得起勁,馬三保的臉上都有了一道道血痕。

“你說不說,朱允熥到底給陛下灌了什麼迷魂湯?”

呂氏尖聲逼問著馬三保。

忽然,朱允炆張大嘴巴。

揚起的鞭子,在半空中,停住了。

“陛下!”

呂氏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肩頭不由自主地抖動不已。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假太監,開局攻略女帝

相信真的有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