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剝皮?

吳王要剝歸附軍的皮?

嘶,嘶,嘶,一向心狠手辣的毛易不禁倒吸了幾口涼氣。

吳王,算你狠!比我狠!

我說要把歸附軍全殺了,哪知道吳王不同意。

原來他是想把一部分歸附軍給剝了皮!

吳王是想用這種殘酷的手法,給其他的歸附軍以警告。

在這個關鍵時候、困難時期,休想搗亂!

平安等人也都不禁連打幾個寒噤。

吳王啥時變昨如此嗜血了?

難道,這就是遺傳?

想想當今的皇帝吧,他一向就喜歡剝皮。

“吳王,你,你不會是要剝圖門族的皮吧?”徐懷錦嚇得花容失色、嘴唇哆嗦。

“徐懷錦,你把我看作什麼人嘍喂?”朱允熥看了一眼徐懷錦,笑道:“我要是剝了他們的皮,又當如何?”

徐懷錦喃喃道:“難道吳王,要效仿紂王、呂后、孫皓、北齊高氏嗎?”

“徐軍師,什麼紂王、呂后的,吳王怎麼能跟他們比,呂后,呂后是誰?你不會說是朱允炆他母親吧?”常升最見不得別人攻擊朱允熥。

在他眼裡,允熥這個親外甥啥都好,不能讓別人批評。

「老舅,有空多讀讀書吧,多讀讀史書。」

「徐懷錦這是說我殘暴呢,就像是紂王的炮烙一樣慘無人道。」

「呂后就是劉邦的髮妻呂雉,她將戚夫人的手腳全斬斷,用毒藥將她毒啞,而後挖去她的雙眼,戳透她的耳膜,將她扔進廁所中。」

「這就是“人彘”之刑,用慘絕人寰都不足以形容十分之一。」

「三國時,東吳亡國之君孫皓性格暴戮,最喜歡剝人皮。」

「歷史上最殘暴最荒淫的政權——北齊高氏一脈酷愛活剝人面皮。」

「最開始的死後剝演變成生剝,從只剝面皮到剝全身,越來越血腥殘忍。」

「簡直是令人髮指!這些人,真不是東西!」

「不,這些人,就特麼不是人!」

朱元璋聽到這裡,心中一涼,三孫看樣子對剝皮非常痛恨啊。

三孫罵了這些剝皮的人,接下來,是不是該罵咱了?!

「老朱在《大誥》中首創了剝皮實草的刑法。」

完了,完了,三孫終要罵咱了!

「為打擊貪汙,老朱制定了古代歷史上最嚴的反貪法案:官吏貪汙六十兩以上就要梟首示眾或剝皮實草。」

「剝皮實草行刑的過程恐怖得令人作嘔:行刑官先用尖刀沿著犯人脊柱將後背面板劃開,然後從後面往前一點一點地撕剝,整張人皮就像蝴蝶展翅一樣慢慢鋪開,務必保證人皮的完整!」

「此時犯人還可以活很長時間。胖子受此刑時,據說痛苦程度高很多,因為脂肪和面板貼合的緊,過程生不如死。」

「一張完整人皮剝下後,會用針線縫合起來,有的做成皮鼓,鼓風吹起或填充上稻草,懸掛於官府旁的土地廟門前。」

「在月黑風高,陰風陣陣中一面人皮旗幟飄揚於廟前,讓人不寒而慄。」

「開國大將藍玉,太過高調,最後被治罪,被老朱處以“剝皮實草“的刑罰,而且“傳示各地”,這就是全國巡展!」

三孫,對咱搞這個剝皮實草,很不滿意!

幸好,還好,三孫還沒有罵咱。

「老朱的殘暴讓好多人都不想當官。」

「老朱做得雖然有點過,但是出發點是好的。」

「對於貪官,誰不痛恨?」

「但是老朱也要深思一下:為什麼他採取如此重典,貪官仍然存在?」

「這就需要找到制度與道德的平衡點、官員收入與國家財政的平衡點、皇族待遇與官員待遇的平衡點。」

「制度要不斷完善,不能墨守成規。」

「官員收入要與財政收入掛勾,不能一成不變。」

「國家富了,增加官員收入。」

「財政吃緊,減少官員待遇。」

「一味地讓官員幹活,連家都養不活,怎麼辦?」

「在明朝,王爺可以說是一輩子都衣食無憂。」

「但是一位知縣,辛辛苦苦一年的俸祿和賞賜都加在一起,根本就不能夠養活一家老小。」

「在宋代,百官俸祿在歷代王朝中最為優厚,月薪餉最高達400貫,是漢代的10倍。」

「宋代的包拯以公正文明,鐵面無私出名。而且他敢於為老百姓做主,和強權鬥爭,並且不依附與強權,正是這個原因,人家才叫他包青天。」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包青天之所以是個清官,還因為他的收入足夠他花好幾輩子。」

「包拯作為龍圖閣學士,一年就有一千六百貫收入,還有綾、絹、匹羅、帛等實物收入,按軟妹幣算,將過八百萬了。」

「後來老包又當了開封知府,皇上隨隨便便給了他二十頃,相當於兩千畝地,到了冬天還送二百多斤木炭。」

「包拯在開封府當官時,每月有15石米、15石麥、20捆柴禾、40捆乾草、2000畝耕地等,年薪共21878貫。按當時400文銅錢購買力等於現在250元軟妹幣,21000多貫銅錢合計1300萬元。」

「除此之外,老包每年額外“職田”收益就有2000石米。」

「包大人鐵面無私,絲毫不貪汙,除了品德高尚之外,是因為他根本沒有貪汙的必要。」

「宋代和明代是官員薪資待遇的兩個典型,一個是高薪養廉,讓你不缺錢,給足你面子。」

「而時代的官員就慘了,賣命幹活,最後還養不了家。」

「老朱是草根出身,痛恨貪官汙吏,而且處置非常血腥暴力,後來朱棣繼位殺心也很重。」

「對於貪汙的零容忍看似好事,可是公務員太苦了,明代公務員活多,休少,退休遲。遲早要出問題。」

「同樣是清官,同樣是正二品,明朝的海瑞過的是什麼日子?」

「海瑞請不起僕人,什麼事都親自動手,吃得不好,長期營養不良。」

「他死後,友人來處理後事,發現海瑞真的是家徒四壁,連辦喪事的錢都拿不出來,棺材也買不起。」

「宋朝的物質可以說是很豐富,但宋朝皇帝慘到都沒錢給自己修墳,皇陵特別簡陋。」

「別的朝代都是皇上從登基就開始修墳,皇上不死這墳不能修完。而宋朝是皇上活著不能修墳,皇上死了之後七個月內必須完工。只要不豆腐渣,儘快幹完就是了。要不然皇上的屍體都爛了,所以那皇陵都很簡陋。」

朱元璋聽到這裡,心中很是慚愧,咱不是不想給官員提高待遇,關鍵是咱大明朝,窮啊。

宋朝的皇帝節儉,那是前期,後來不就是因為搞花石綱之類的奢侈而亡國了嗎?

咱是農民出身,咱當了皇帝也是節衣縮食,咱有錯嗎?

「一般說來,開國皇帝最擅長的是打仗,不善於抓經濟發展。第二任皇帝往往要改變前任皇帝的做法,從武轉向文。從開疆到守土,從抓軍事轉向抓經濟。」

「朱允炆想抓經濟發展,抓民生改善,重用文官治理,但偏偏又被朱棣給幹翻了。」

「建文年號只存在四年,一個與老朱十分相仿的永樂大帝出現了。」

「朱棣推翻了朱允炆,當然一切都要反過來,一切都要走老朱的老路。」

「於是,朱棣發了瘋似的出兵、出兵、再出兵。」

「五次深入大漠,把草原遊牧民族打得哭爹叫娘。」

「朱棣第五次北伐,追擊阿魯臺,沒找到阿魯臺的蹤影。」

「於是,朱棣便宣佈班師回朝,在回朝途中朱棣病死。」

「有明一代,是中國少有的幾個鐵血朝代之一。」

「明朝從立國到崇禎帝自縊殉國,享國276年。276年間,16個皇帝,有的精明強悍,有的昏庸無能,有的勵精圖治,有的不務正業。」

「在這16個皇帝的治下,明朝國力有盛有衰,卻自始至終做到了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

「哪怕是末代的崇禎帝,寧願吊死在景山,也不願與敵談判講和。」

「歷朝歷代,只有明朝做到了寧死不屈。」

「這種霸氣在洪武大帝這裡形成,在永樂大帝這裡弘揚!」

朱元璋聽得熱血澎湃,自豪無比,看看,咱的大明,就是這麼霸氣,就是這麼牛逼!

「剛不可久,柔不可守。明朝太可惜了。」

「如果明朝補上他最弱的那一環,再延續個三百年,世界格局就會大不一樣了。」

「當然了,我來了!」

「這一環,我來補!」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潛行追蹤

從不上車的路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