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人首領七嘴八舌地說起來,居然都同意投降。

理由是,明軍計程車氣正旺,而己方則是士氣低落。

有不少部落已經返回,留在交河城的只剩下八萬餘人。

最為可怕的是,明軍的武器,威力奇大,實在想不出如何應對。

明軍敢於頂風冒雪前來,他們的底氣十足,而己方人數雖多,但沒有絲毫勝算。

再打下去,除了勇士一批批死去,其他沒有任何意義。

木扎兒道:“投降,你們倒是可以投降,但是大汗呢?”

兀那失裡一想,木扎兒說得對呀。

這些部族投降,仍然可以自由自在地在他們的草場上放牧,依然可以在熱情的篝火旁歌唱。

一旦投降,自己作為大汗,不是被殺,就是被囚!

“國師請想,漢人多少次來到這裡,又多少次退回去?”

“馬背上的勇士,終將回歸草原。牛背上的漢人,終將回歸中原。”

“蒼鷹註定在高天上翱翔,綿羊註定在草原上游蕩。”

木扎兒明白這些首領的意思,朱允熥帶明軍到此,也只是耀武揚威,並非真的要佔住這個地方。

因為佔住這個地方,他們也呆不長久,這是民族的不同生活習性所決定的。

“只要我們投降,奉上我們的牛羊、美女,吳王一定會滿意,帶著降表、牛羊和美女高高興興回到大明。”

“吳王並非對我們的土地感興趣,他要的是一種名分和聲望。”

“吳王如此執著西進,是因為沒有撈到任何好處,他回大明無法交差。”

木扎兒勸道:“大汗,諸位首領說得有理。”

“在唐朝,草原各部都尊稱大唐天子為‘天可汗’。我們也可仿效。”

兀那失裡想了想,胡漢相爭幾千年,很少有大汗被抓到中原殺死或囚禁的。

自己的祖先有好多代都曾向中原政權臣服。

向大明臣服,並非是什麼掉面子的事。

主動投降,還能夠保住汗位。

只是每年向大明朝貢就是了。

明朝看重的不是你朝貢什麼,最看重的是朝貢本身。

向大明朝貢,大明回饋得更多,從經濟上來講,一點都不吃虧。

再想一想吧,吳王朱允熥為什麼對自己緊追不捨?

為什麼一次又一次地饒自己一命?

不就是為了讓自己主動投降嗎?我服了,我徹底服了!不就是一封降表嗎,寫給他!

“木扎兒,嚮明軍派出使者,遞上降表。”兀那失裡說完之後,不禁鬆了口氣:“戰爭,該結束了。”

這一夜,兀那失裡與各部族的首領好好地放縱了一回。

各部族感到,終於迎來了和平,他們又可以回到草原牧歌的美好。

兀那失裡曾因為大明的保守而激發了內心的野心,曾想佔住河西走廊,恢復祖先的榮光。

也因為自己得到了北元的鉅額財富,再加上木扎兒這個國師的襄助,這才起了一統西域、挑釁大明的念頭。

哪知道,大明派來一個吳王,僅僅帶了六萬明軍就把自己打得只有招架之功、沒有還手之力。

那就投降吧,只要能保住自己的汗位,從此不再進攻大明,按時朝貢即可。

木扎兒擬好降表,撥出一口濁氣,看著遠處清冷月光下的雪山思索。

雪山,高山!

木扎兒突然大笑起來,朱允熥,你是客,我是主,在這一片土地上,我就是主,我就是主宰!

朱允熥,期待你我雪山相見!

……

天光大亮,朱允熥才起床。

一出門,就發現徐懷錦與畢千戶在門口站著。

“早啊!”朱允熥打著招呼。

“咦,徐懷錦,昨天晚上是不是被鬼嚇著了,看你的眼圈都黑了。”

徐懷錦滿臉黑線,這個吳王一定是故意的!

哪壺不開提哪壺,生怕我把鬼的事情給忘了!

你這麼一說,今天晚上,我豈不是又要怕得睡不著了?

“老畢,怎麼回事,你的眼睛都是紅血絲啊,沒休息好嗎?”朱允熥說道。

朱元璋無法解釋,能說因為昨天晚上一直思考你如何捎信嗎?

咱一大早起來,就是注意觀察三孫怎麼把信給送出去!

“不是的,不是的。咱昨天晚上在琢磨做詩呢,所以就睡得晚了一些。”朱元璋說道。

朱元璋之所以說作詩,主要是因為三孫對詩詞歌賦啥的不感興趣。

三孫只要沒興趣,就不會再往下追問。

“哦,老畢,沒想到,你真會作詩啊。你說說,做了什麼詩?”

朱元璋沒料到三孫突然對作詩感興趣了,問他做了什麼詩。

有了!咱過去還真做過一首詩,沒有幾個人知道。

那就拿過來糊弄一下三孫。

“吳王,昨天我倒是作了一首,名叫《雪竹》。”

這時,平安、常升、藍壽、毛易等人也都來了,聽到此,興趣大增。

沒想到這個畢千戶,還會作詩,雪竹,聽起來不錯。

朱元璋吟道:“雪壓枝頭低,雖低不著泥。”

噗呲,常升先笑了起來。

“畢千戶,我不會作啥詩,聽得也不少了。你這兩句,說實話,不怎麼樣啊。”

徐懷錦抿嘴笑了起來:“畢千戶,你這是打油詩啊。我倒想起唐人的一首打油詩來:天地一籠統,井上黑窟窿。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

眾人哈哈大笑,這個畢千戶也太有意思了,文化不高,還想搞文人那種作派。

只有毛易在一旁忐忑不安,朝朱元璋眨眼睛、使眼色,陛下,千萬別動怒啊。

戲演了這麼長時間,可不能這個時期演砸鍋了。

朱元璋心才是想惱火來著,看到毛易的眼睛,立馬一個深呼吸:咱不是朱元璋,咱是畢千戶!

“雪壓枝頭低,雖低不著泥。”

“一朝紅日出,依舊與天齊。”

四句從朱元璋口中吟出,眾人的嘴張成了O型。

前兩句是打油詩,後兩句卻是奇峰突起!

真可謂,平地起高峰!

徐懷錦輕輕唸了這首詩,心中感慨不已。

竹子雖然暫時被大雪壓的彎腰到了極限,但絕對不會讓自己沾滿淤泥。

竹子堅信,大雪很快就會融化,天氣很快就會晴朗。只要等到了太陽出來,竹子就會朝天看齊。

這不是寫雪啊,這其實是寫竹!

古往今來,描寫竹子、讚頌竹子的文章、詩詞浩如煙海,也是名篇頻出。

但是,無論哪一首,都無法與畢千戶所作的這首詩比。

這首詩不能看它的文采!

看它的文采,就是看低了它。

這首詩主要看格局、看氣度!

這首詩把竹子的品質寫到了極致!

竹子都與天齊了,還能怎麼寫?

眾將都驚奇地看向朱元璋,這個畢千戶的詩,氣勢磅礴,氣度恢弘!

這詩,不應該是一個千戶作出來的!

“畢千戶,此詩一出,天下再無詠竹之詩!”徐懷錦由衷地讚歎。

朱元璋滿意極了,還是徐家丫頭厲害!難怪喜歡軍事,人家的格局大呀!

徐家丫頭,不錯,不錯。

咦,三孫呢,三孫的評價,最中聽,咱最愛聽!

“吳王,咱這首詩如何?”朱元璋得意之色盡顯無遺。

朱允熥道:“老畢,能不能把面巾揭開?”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邊陲小鎮

寒谷關

三國:開局獲得霸王武力

逝氺無痕

神州的意志

若羽丹心

青鳥帝國

青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