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幸虧,三孫提前對陶成道有交待。

陶成道把鐵鉉一家都接到大明科技院保護起來。

還有那個解縉,看來,去年三孫在宮裡打罵他,一點都不虧!

居然這麼沒骨氣?!

聽說三孫死在沙漠了,馬上就反水,投向二孫!

最氣人的是,解縉這小子竟然拋下《洪武大典》不編了!

編寫《洪武大典》,是咱交待的任務!

為編寫這個,咱提拔了解縉,並交待戶部和吏部,要地方給地方,要錢物給錢物,要官員給官員!

聽說咱“駕崩”了,解縉恐怕連悲傷都沒有!

朱允炆簡直太不像話了,就算是咱駕崩了,你難道不第一時間找找咱的身首?難道不應該是第一時間向胡人宣戰嗎?

第一時間想到的是登基!

第四天就把咱定下的年號給改了,從洪武改成了建文!

二孫,這就是跟咱對著幹!

咱說的話,難道不是祖訓?

二孫,你連祖訓都不聽了嗎?

還擅自更定官制!

不聽祖訓、不循祖制,這真是反天了!

現在這麼一想,四子朱棣從北地起兵,發起靖難之役,倒是可以理解!

「果然,帝王的心思你別猜。」

「老朱成功地騙過了所有人。」

朱元璋的耳朵又支楞起來了。

三孫說什麼?咱騙過了所有人?

咱作為皇帝,至於騙人嗎?

「去年,老朱時時處處做出一副親近我、偏愛我的樣子,天下人都上了老朱的當!」

「讓藍家、常家都看到了我當儲君的希望。」

「老朱這麼做,就是讓大家雲裡霧裡的!」

「老朱親近我,只不過是看一看朝廷百官的反應,以便看清楚各種勢力是如何盤根錯節的。」

「老朱對我如此親近,毫無理由,我怎麼都想不明白。」

「就算是後來我暴露了一些科技知識,老朱也不至於對我這麼好!」

「後來,我差一點都信了!」

「現在看,我也被老朱給騙了!」

朱元璋心中又是一陣委屈,三孫啊,你怎麼可以這麼說你爺爺?

咱親近你、偏愛你,是因為你有本事、有品行!

咱親近你、偏愛你,就是想讓你當儲君!

咱,何時騙過你?

呃,這個,咱現在裝作火器營的人,蒙著面,這也不算騙,咱頂多是善意偽裝!沒有惡意欺騙!

「從去年到現在,總是擔心老朱選我當儲君,看來,我真是多慮了。」

「這就叫自作多情!」

「這就叫杞人憂天!」

朱元璋有些心塞,三孫啊,還是天天在擔憂當儲君!

難道咱的大明,還入不了三孫的法眼?

難道咱的龍椅上扎滿了鐵釘?

很多人緊緊盯著這個位置,而三孫卻棄若敝屣!

但,既然如此,三孫你為何執意西來?

並且還要為大明控制和佔領西域,為大明打下一片新的疆王?

這又是為了什麼?

有句詩叫做: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難道三孫不想登大位、只想做大事?

三孫說他自作多情,錯了呀,錯了!

咱就是準備讓你當儲君的,之所以沒有宣佈,是因為三孫你太苟了!

你一直不顯露本事,咱怎麼向天下人交待?

你不顯露本事,二孫和四子都不服氣呀。

「老朱這一招,騙過了所有人吶。」

「老朱居然以考察新都的名義,跟著我一直跑到長安,又一路跟到了嘉峪關。」

「這給全天下的人一種印象,老朱的眼裡只有我!」

「誰知道老朱早就寫好了密旨。」

密旨?哪兒來的密旨?咱啥時候寫好了密旨?

三孫,你不要胡說好不好?

「沐瑤說,朱允炆之所以迅速登基,是因為老朱留下密旨,選定了朱允炆為大明儲君。」

「老朱身邊的老太監劉洪和錦衣衛指揮使蔣瓛都證明,老朱的確是早就寫好了密旨。」

密旨!

劉洪!

蔣瓛!

日它姥姥!

你們兩個貨證明咱寫了密旨?!

好大的狗膽!

居然撒謊!彌天大謊!

咱,何時寫過這樣的密旨?!

劉洪,蔣瓛,待回到應天,誅你九族!

劉洪,蔣瓛,罪不可赦!

但,背後的主使,更是罪上加罪!

背後的主使,想都不用想,正是二孫朱允炆!

一想到朱允炆,朱元璋腦中浮現出一個女人:朱允炆的母親——呂氏。

一定是這個女人搞的鬼!

劉洪,跟著咱這麼多年,居然是此等無恥的貨色!

難怪三孫說咱的大明,是什麼“史上最大太監帝國”!

居然從咱這裡就開始了!

朱元璋想到這裡,看了一眼朱允熥,發現他的表情沒有絲毫沮喪!

平靜無比!

「不得不承認,薑還是老的辣。」

「老朱雖說是老了,但就是老辣。」

「老朱這一招,真高明!」

「老朱創造了封建帝王平穩過渡的方法!」

「在封建社會,只有這種方法才是有效的。」

「只有這樣選定儲君,皇子皇孫們才不會爭來爭去。」

朱元璋無語了,不爭來爭去才怪?

搞個密詔,皇子皇孫就不爭了?

「這種方法,是二十年後清朝的雍正皇帝創造的。哪知道歷史有所改變,老朱居然提前搞出來了。」

「雍正皇帝得到皇帝位置之前,可謂是明爭暗鬥,皇子們結成幾夥互相攻擊。」

「最後,雍正皇帝贏了。」

「為了防止為爭儲君、骨肉相殘的悲劇,雍正皇帝在繼位第一年就會見王公大臣,宣佈了他的一項重大決定。」

「因為他的兒子們都還小,雍正皇帝就提前選擇了儲君,親寫密旨,親自封存到一個密匣之中。」

「雍正皇帝在乾清宮御書“正大光明”匾額,把密匣放到匾額的後面,這也是宮中最高之處,宮中人都能看得見。」

「所有王公大臣都同意之後,雍正帝就命令諸臣退下,只留總理事務王大臣當面將密封的錦匣收藏於“正大光明”匾後。」

「後來,雍正帝又另書密封一匣,“常以隨身”。」

「雍正帝四子寶親王成為清代第一個以秘密建儲制繼位的皇帝,他就是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

「乾隆皇帝在位期間清朝達到了康乾盛世以來的最高峰。」

「乾隆皇帝完善了對西.藏的統治,佔領了西域,正式將西域納入中國版圖,清朝的版圖由此達到了最大化。」

「乾隆帝在對歷朝歷代的建儲法詳加比較剖析後,認定秘密建儲“實為美善”,進一步將秘密建儲確定為神聖不可更改的“建儲家法”。」

「乾隆以後,自嘉慶到咸豐,都是按秘密建儲制繼承皇位的。」

「秘密建儲與公開建儲相比較,避免了皇子之間為奪取皇位而發生的殘酷爭鬥,對穩定政局具有一定作用。」

「如果皇帝從一開始就選定儲君,但誰也不知道,那麼,所有的皇子皇孫們就不想那麼多了,為結局已經定了,再爭也沒用。」

朱元璋聽到這裡,沒想到還會有這樣一種方法。

這種建儲之法,咱是用不上了!

回到應天之後,咱一腳把二孫朱允炆給踢下龍椅!

咱直接宣佈,三孫朱允熥這大明儲君!

……

輪臺城。

這是一座古老的城池,建於唐代。

從內地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有南、中、北三道。

其中北道最為通暢,由玉門關經伊州沿天山北麓西行,經庭州、輪臺、熱海至碎葉。

這就是唐代邊塞詩中的輪臺。

這與後來天山以南的輪臺縣不是同一個地方。

此時,輪臺城中,號角聲聲,如嗚如咽。

馬哈里的屍體已經被穿上了藍褲,套上了白布衫,躺在柴草之上。

兀納失裡手執火把,面部猙獰,狠狠地扔進了柴堆。

火燒起來了,映紅了一張張或悲傷、或憤怒的臉。

兀納失裡抽出馬刀,吼道:“兒子死了,我要這個世界有何用?”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三國搞事情

逗樂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