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動過後,大家冷靜下來。

平安等人連忙問徐懷錦和畢千戶是如何脫困的。

徐懷錦說,自己被沙子埋住身子後,迷迷糊糊的,醒來就發現在這裡。

眾人都很奇怪,朱允熥怎麼知道徐懷錦和畢千戶在這個牆壁後面?

朱允熥難道還有其他裝備,比望遠鏡還望遠鏡,比千里眼還千里眼?

朱元璋乾脆就不問,問了也沒用,問了,三孫也不會說實話。

徐懷錦也想知道自己是怎麼脫困的。

“你們脫困,全是因為腰上的繩子!”朱允熥解釋道。

眾人都表示不解,腰上的繩子?

“畢千戶和徐軍師,人在沙裡,幸虧腰上的繩子比較長,繩子露在外面,我連挖帶拽,就出來了。”

噢,眾人這才明白。

不過,這也太巧了吧?

風暴剛好把他們兩人都捲到了這裡?

剛好吳王發現了?

不過,大家也不願多想了,因為想了也沒用。

吳王身上好多奇怪的事情,都很巧,只能用老天幫忙、運氣爆棚來解釋了。

走到第二天,大家終於看到了山!

前方領路的陳誠來報,西邊的是庫魯克塔格山,東邊的是格羅兒山。

兩山夾一川!

前面就是著名的黑風川!

雖說是叫川,實際上沒有一點水,當然也沒有草。

果然,在出現海市蜃樓的奇景之後,部隊終於走到了沙漠邊緣。

前方斥候來報,此地並無胡人。

“兀納失裡一定在黑風川的北口等著我們。”徐懷錦說道。

“好了,吩咐部隊,休息休息。”朱允熥道:“徐軍師、畢千戶,你們的檢查寫得怎麼樣了?”

徐軍師臉一紅,將檢查遞給了朱允熥。

朱元璋也掏出了檢查書。

朱允熥拿過兩份檢檢視了看。

徐懷錦的小楷字寫得很工整,很有力,倒是很符合她那種柔中帶剛的性格。

朱元璋的字就難看了。

朱元璋注意觀察朱允熥的表情,心居然通通地跳起來。

昨天夜裡休息的時候,毛易從陳誠那裡找來了紙筆,悄聲說道:“畢千戶,您現在得給吳王一個面子,畢竟在吳王眼中,您只是個千戶,這檢查,得寫。”

朱元璋嘆了一聲,長這麼大,就根本沒有認過錯!

寫檢查就是認錯!咱啥時候寫過檢查?

更何況,三孫還要讓咱當眾作檢查!

這下子就難堪了!

難不成,三孫這是故意的?!

故意讓咱作檢查,並且當眾作檢查,看看到底是不是畢千戶!

難道三孫利用這一點來驗證,咱到底是不是他爺爺?

回想了一下,咱裝的好像沒什麼漏洞。

毛易、劉海旺和其他火器營軍士配合得可以叫做天衣無縫。

常升、平安他們都沒有發現。

徐家那丫頭,心思最為細膩,她都沒看出來,三孫怎麼會看出來呢?

難道三孫單純就是為了讓咱記住這次教訓?

不過,再想想徐懷錦,一個女子,跟咱一樣也寫檢查,還要當眾念檢查。

咱心裡好受多了!

徐懷錦,家世那麼好,咱算啥,咱就是一個千戶,還是三孫剛剛提拔的。

徐懷錦能當眾念檢查,咱也能念。

三孫作為統制,得在全軍樹立起權威來。

這次,咱就配合配合他!

朱元璋剛想提筆寫字呢,毛易又悄聲道:“您要是寫出來,吳王會不會看出來?”

朱元璋拍了一下腦袋,毛易提醒得真及時啊。

咱的字從小都沒練好,後來行軍打仗、兵荒馬亂的,整天提著刀,就沒有提過筆。

登基為帝之後,這才開始練。

但是沒有童子功,練得再起勁,也好不到哪裡去。

咱的臉可以遮住矇住,咱的聲音可以改變,但字跡卻很難改變。

“毛易,你給咱寫!”

不過,毛易的字寫出來,比咱寫的還難看!

朱允熥看著朱元璋寫的檢查,失口笑道:“畢千戶,先不說你這檢查的內容,就這字來講,簡直是不堪入目!”

“字是人的臉面,我總算知道,你為啥天天蒙個面了!”

“看看你寫的字,真跟狗爬叉一樣。”

毛易嚇了一跳,吳王朱允熥居然說陛下的檢查就像狗爬叉!

大逆不道啊!

偷偷看了一眼朱元璋,發現朱元璋的神色如常。

這下子才明白,這字不是朱元璋寫的,而是自己的手筆。

吳王罵的不是陛下,而是他毛易!

朱允熥道:“等一會兒,你和徐懷錦兩個人,只用一個人上去作檢查就行了。你們誰上,自己商量吧。”

徐懷錦和朱元璋都不吭聲了。

徐懷錦作為軍師,要是全軍作檢查,以後還怎麼當下去。

更何況,她是個女的!

一個女的在全軍面前丟人現眼,以後還怎麼做人?

兩個人出一個作代表,那也應該是畢千戶。

朱元璋則在想,徐懷錦到底肯不肯出這個面。

毛易見狀,站出來說道:“吳王,下官提個建議,當眾作檢查,範圍太小了。不如將檢查書從前軍傳到後軍,讓每個軍士都看到。以此起到警示全軍的作用。”

朱允熥點點頭:“就按你說的辦吧。”

徐懷錦和朱元璋均是心頭一鬆。

毛易也不禁擦了擦額頭的汗。

天啊,這爺孫兩個,天天做戲,搞得自己提心吊膽的!

要是陛下真的對著五百名火器營軍士作檢查,軍士們該作何表情?

萬一有哪個軍士忍不住笑場了,被陛下惦記上了,恐怕早晚會人頭不保。

那個時候,作檢查的陛下唸的辛苦,下面聽著的軍士們更辛苦!

看來,吳王還是挺給自己面子!

也幸虧,吳王給了這個面子!

……

北平,慶壽寺。

這是一座位於燕王府西南方的金元名剎。

姚廣孝一個人坐在禪房之中打坐,手中捻著佛珠,時快時慢。

燕王朱棣派兵前往嘉峪關不久,姚廣孝就決定從應天返回北平。

有左軍都督府都督僉事徐增壽在應天,姚廣孝大可以放心。

徐增壽雖說是徐達的四子,但做事還算是小心謹慎。

姚廣孝將人託付給徐增壽好好看管,隨即返回了北平。

回北平之後,姚廣孝每日往返於府、寺之間,與燕王朱棣共商大事。

這天,姚廣孝剛剛從燕王府回來。

剛進禪房沒多時,突然闖進一個人來。

是燕王!

燕王剛剛不是在府中見過了?怎麼燕王親自來了?

“姚師,大事不好!”燕王朱棣道。

姚廣孝眼皮子一跳:“燕王,何事驚慌?”

燕王朱棣突然淚流滿面:“父皇,父皇駕崩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現代戰爭

辰亦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