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開山說道:“兄弟們,我為什麼帶著你們跟著朱能?實話告訴你們,是因為朱能說,天子和吳王已經在瓜州城歸天了!”

“狗日的吳伯宗派回來兩千名歸附軍,專門給朱能帶信!”

“胡人現在說六萬人包括天子和吳王被困死在沙漠了!”

“為啥說法不一致?”

大家都思考起來。

平安在奔襲嘉峪關時遇到了一隊胡人騎兵,正是古齊納、吳伯宗率領的歸附軍。

燕王朱棣派來嘉峪關助戰的有兩支部隊,一支是由朱能率領的五千精騎。

一支是由古齊納、吳伯宗率領的歸附軍。

兩支部隊相互配合,又各有使命。

平安急於趕到嘉峪關,吳開山就率五百弟兄在此拖住胡人。

當時他們並不知道這些人都是歸附軍。

吳開山被圍之後不久才知道他們是燕王派來的人。

吳伯宗怕吳開山發現有兩支部隊,所以就把吳開山和五百軍士交給朱能看管。

兩千歸附軍返回帶回了吳伯宗的信件,朱能就將訊息告訴了吳開山,勸說吳開山效力燕王帳下。

天子和吳王都在瓜州死了,那麼其他人,包括平安肯定都已經陣亡了。

朱能還說,燕王是諸位皇子中最能打仗、最有能力的,馬上就要繼位當皇帝了。

吳開山只是一個千戶,哪裡知道朝廷的事情?

於是,吳開山帶著五百弟兄就投在朱能帳下。

吳開山和五百弟兄,都是來自肅州的莊浪縣,最擅長的就是攀爬、隱藏、夜襲、偵察,很快被朱能所看中。

於是他們就成了朱能手下的夜不收營。

夜不收,主要承擔的是軍事情報活動,包括平時及戰時的情報偵查與傳遞,乃至從事間諜活動、劫營、燒荒、勸降等任務。

襲擾敵營或從事斬首行動,也是夜不收的職責。比如洪武十五年,燕王曾選夜不收及敢勇死士,持長刀臣斧並炮數百,四面夜襲虜營。

斥候只是承擔夜不收的部分任務,比如警戒和敵情探查。

自從投奔朱能,吳開山和五百弟兄的任務就是觀察和了解嘉峪關一帶的敵我動向。

今天吳開山派出的人員得到了胡人的訊息。

胡人的訊息,與朱能告訴他的訊息不一樣!

如果說天子和吳王在瓜州城歸天,那麼胡人早就吹得天花亂墜了!

胡人說六萬明軍是在沙漠中困死了,這說明吳伯宗傳遞出來的訊息是假的!

但誰又能保證胡人說的是真的?

突然,大地震動起來。

吳開山伏身貼地傾聽:“西面,有騎兵,三千以上。”

吳開山一揮手,五百名軍士都將馬牽至一片胡楊林中躲起來。

果然,一隊胡人騎兵出現了,他們的速度並不快。

“吳千戶,是歸附軍!”百戶趙大虎驚道。

果然,是歸附軍!

走近了,居然是古齊納和吳伯宗!

他們帶的有一千名歸附軍,一人三馬!

胡人不是說六萬明軍被困死在沙漠嗎?怎麼古齊納和吳伯宗還有這些歸附軍沒有困死?

古齊納和吳伯宗的人比其他明軍戰力更強?或者是在沙漠中的耐受力更強?

果然,自己的感覺和判斷是對的!

平將軍還有吳王、天子怎麼會被胡人給困死?

古齊納和吳伯宗能出來,其他明軍也能出來!

吳伯宗、古齊納跟著明軍到底是助戰來了,還是搗亂來了?

還有,朱能的部隊為什麼一直在塔烏海的邊緣徘徊,他在等什麼?

這些,吳開山還沒有想明白。

“吳千戶,歸附軍都能跑出來,你弟弟他們也能跑出來。”百戶趙大虎說道。

在塔烏海遇到歸附軍時,吳開山帶著五百弟兄想纏住他們,讓平安帶人趕到嘉峪關,此時他已經做好了戰死的準備。

吳開山讓弟弟吳開海跟著平安直插嘉峪關。

對於趙大虎所講,吳開山很是認同。

吳開山帶著弟弟吳開海以及五百弟兄,都出自莊浪縣。

莊浪縣的羌兵最為有名,主要是源於西夏軍中最有戰鬥力的一支部隊叫做步跋子。

步跋子作為西夏的山地步兵,廣泛活躍於溪澗、山谷等高低起伏不平不利於騎兵機動的特定區域。

在這些作戰區域內,他們機動性極高,可以快速騰挪於戰場各處。

以羌人為主力的步跋子,耐力相比於同時期的漢人更強,抗寒能力更佳。

羌族丁壯組成的步跋子部隊,在山地作戰中被應用於偵查敵情、大批次集結伏擊宋軍。

在西夏建立步跋子這支部隊以後,在宋仁宗年間爆發的好水川、三川口和定川寨戰役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步跋子在經歷短暫時的輝煌後歸於沉寂。

一隻步跋子軍隊來到了莊浪定居下來。

南宋初年,金人南侵,兵禍連結,戰火紛飛。

在抗擊金兵的戰場上,既有劉韚、劉子羽這樣的父子兵,又有韓世忠、梁紅玉這樣的夫妻檔,還有吳玠、吳璘這樣的兄弟連!

吳玠和吳璘正是莊浪人,是吳開山、吳開海的先祖。

吳玠長期與金軍作戰,敗少勝多,是西線宋軍抗金的絕對主力,官至四川宣撫使。

吳玠47歲去死之後,弟弟吳磷接著抗金,抗金二十餘載,叱吒風雲,鮮有敗績。

吳璘也因此獲得了南宋朝廷的重用和依賴,哪怕到了晚年還總是被叫出來打仗。

相比於岳飛、韓世忠等抗金明星,吳玠、吳璘的名字或許有些暗淡。

但吳玠、吳璘的官職比岳飛、韓世忠大,吳玠被封為涪王、吳璘被封為信王。南宋共有七個異姓王,吳氏兄弟就佔了兩個。

兄弟兩個都是上馬能殺敵,下馬能安民,守衛川陝數十載,為百姓不只帶來了心安,還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發展。

吳玠、吳璘兩人都是帶人投軍,從此累積軍功,屢建功勳。

吳玠、吳璘所帶的人,都是莊浪縣的,以羌族丁壯為主。

所以,莊浪縣的兵員,都有著山地作戰的傳統,機動能力、偵察能力、個體素質都極強。

僅在宋代,莊浪一地出了吳玠、吳璘兩個異姓王,被高宗賜名的仁勇將軍郭成,官至樞密院都統制的郭浩等名將。

吳開山的先祖有著赫赫戰績,吳開山的家鄉有著沙場建功的傳統。

因此,吳開山絕對相信:只要歸附軍能生還,弟弟吳開海及其他幾個莊浪人也絕不會死。

古齊納、吳伯宗帶著人從胡楊林前經過,走遠。

吳開山道:“兄弟們,此地不能久留,想隨我西去的,跟我走。想回莊浪的,發盤纏。”

百戶趙大虎轉過身來道:“兄弟們,沒有軍功,我們哪兒有臉回莊浪?”

一個百戶問道:“吳千戶,我們留在嘉峪關不是也有機會立下軍功?”

吳開山說道:“吳伯宗、古齊納回來了,我們的下場是什麼?最少,不會受到重用。甚至是他人立功,我們受曲。”

趙大虎說道:“吳伯宗所傳訊息和胡人所說,雖有不實,但可以肯定的是,天子和吳王還有平將軍,遇到了極大困難!”

“寧可險中求富貴,不可曲中求高位!”吳開山道:“想立功的,跟我走!”

五百軍士都願意隨吳開山西行。

突然,馬蹄聲傳來,在胡楊林北面,又是一彪人馬出現!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分身吸血蟲之明末種田王

看快前面

跨越時空,恭請皇太孫登基

雪代米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