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看看肅王,似乎也不是太簡單。

攻破嘉峪關,可以看出肅王的人馬,要麼是素質低下,要麼是無心戀戰。

嘉峪關都拿下了,那麼沿路的酒泉、下河、高臺、臨澤都沒有難度。

拿下甘州府也不在話下。

那裡,有更多的財富。

有更多的財富,就可以拉來更多的部族,積累更大的力量。

攻破嘉峪關之後,突然有了一種不好的預感。

大明建國二十多年,不至於這麼快就衰落。

剛好,三弟忽忽裡十分積極,主動請纓,說是要以最快的速度,拿下甘州。

這樣也好,讓忽忽裡佔住甘州。

有什麼財富的話,先由我們蒙古後裔得到,而後再對各國各部進行分配。

如果各國、各族一湧而入,面對財富,說不定會大打出手,引起內訌。

到那時,拉起來的聯盟可能會因此鬧翻。

這就划不來了。

自己就帶著各國各部的人馬駐紮在嘉峪關外,等候忽忽裡的訊息。

哪知道兩天過後,嘉峪關的城門忽然關了。

裡面響起了刀兵之聲。

城上的兵士說,來了一百多名明軍。

一聽,對方才來了一百多個明軍,還有什麼可擔心的?

不可能連一百多個明軍都收拾不下。

哪知道,後來居然有了更多的馬蹄聲。

城牆上的勇士們,都下去參加了戰鬥!

壞了,忽忽裡攻取甘州城失敗,被人家給攆回來了!

城門也關閉了!

於是用巨木撞擊城門!

一切都來不及了,關城上站滿了明軍!

隨即,就看到了被五花大綁的忽忽裡和其他勇士。

心中暗叫慶幸!

雖說是出師未捷,但兀納失裡並未沮喪。

因為,他現在擁有足夠的本錢。

看看大明的軍隊吧,連箭枝射出來都是稀稀拉拉的,甚至還軟弱無力。

他們把忽忽裡和其他勇士綁起來,推到關牆之上,這說明他們的兵力不足!

更說明他們的武器特別是箭枝不足!

如果他們箭多、糧豐、兵足、將廣,早就大開城門,衝出來了!

此刻他們緊緊關閉城門,顯然是實力不濟。

至於城內忽然響起的陣陣馬蹄,突然騰起的漫天黃塵,只不過是虛張聲勢。

反觀自己這邊,得到了嘉峪關的武器和糧草,士氣高漲。

只是現在,城牆上的忽忽裡等人,讓自己這邊欲攻不能、欲撤不行。

還是先談一談吧,剛好,肅王來了。

兀納失裡一人一馬,向前走了一段,站定道:“對面,可是大明的肅王?我,是兀納失裡!”

朱允熥沒想到這傢伙的漢語還很順溜。

也難怪,哈密王所控地盤,與大明緊緊接壤。

而且,作為蒙元后裔,自然少不了與漢人打交道。

朱允熥笑道:“兀納失裡,是不是有青光眼?眼神這麼差?居然把我看成了肅王!”

徐懷錦道:“人家哪裡是看你了?兀納失裡看到了那個旗子!”

朱允熥朝徐懷錦的手指方向看去,果然有一面旗子,上面繡著一個“肅”字。

「我可奧,還整個肅字!」

「再配上一個靜字,肅靜!豈不成縣官審案了?」

「如此嚴肅的軍旗居然這麼不嚴肅!」

「軍旗,必須統一,不能搞個人的名字!」

「一個國家的軍旗,只能有一種。」

「任何時候,都不允許有個人的私家武裝!」

「軍隊,不是某個人的工具,而是整個國家的公器!」

「大明,一定得有自己的軍旗,讓敵人看到這面旗,就退避三舍!」

「讓大明的百姓,看到這面旗幟,就心生敬畏、深感自豪!」

「我們是龍的傳人,那就用:龍旗!」

朱元璋聽得有些感動。

這就是三孫的境界,四子、二孫,拍馬都趕不上!

從皇子皇孫到將軍勳貴,無不希望所帶的軍隊打上自己的烙印。

三孫卻說,軍隊不能成為某個人的工具,而是整個國家的公器!

三孫無意於當儲君,無意於爭皇位,但他的格局,卻是天子的格局。

他的胸襟,卻是帝王的胸襟。

三孫,你不想到那個位置也不成!

你的天才,是老天給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你推不掉!你躲不開!

朱允熥朝下面的兀納失裡大聲喊道:“我不是肅王,我是吳王!”

不是肅王!

是吳王!

吳王朱允熥,那個傳說中的廢物三皇孫來到了嘉峪關!

算了算從應天出發的時間,也差不多該到了。

再一看此人,身材頎長,頗有氣質,似乎應該是個王爺。

如果是普通人也不敢冒充王爺。

就算是想冒充,也不可能冒充一個廢物王爺。

“吳王,哈哈,好!”兀納失裡說道:“今後你鎮守嘉峪關,少不了打交道了。”

“吳王,我代表身後所有國家和部族提出要求。”

朱允熥道:“兀納失裡,你的哈密,過去一直是我大明的藩國,你沒有資格向我提出要求,你只有資格提出請求、懇求、哀求!我特許你,跪求!”

“說吧,你有什麼哀求,說出來,本王能作主的就為你作主!”

朱元璋聽到朱允熥的對話,很是滿意。

三孫的話,很提氣啊!

這要是讓京中文武百官看到了,豈不是驚掉眼珠子?!

這和以前他的形象完全不同啊。

可惜了,咱這次西巡,不能帶過多的官員。

不過,這一切,所有的將士都看在眼裡,到時一定會傳到京中百官耳朵裡。

兀納失裡很是意外,這個吳王的回答,很是強硬,還很蠻橫!

也許是吳王太年輕,且不自量力,認不清眼前的形勢,而妄自尊大罷了。

“吳王,我們的要求是,開通更多的榷場,互市的時間加長!”

朱允熥馬上答道:“好啊,這是好事!加強互市,這才是互通有無、互惠互利、開明開放嘛。”

兀納失裡更是意外,吳王答應得如此乾脆!

過去,中原王朝對於建立榷場、開通互市一直持謹慎態度。

榷場與互市,一直是中原王朝當作對周邊國家的恩賜。

雙方一旦發生衝突,中原王朝就關閉榷場和互市,並以此相威脅。

誰知道吳王答應得如此爽快。

“吳王,我們還有一個要求:在榷場裡、在互市中,允許用銀兩交易。”

朱元璋愣了,常升、徐懷錦也都愣了。

他們興兵的目的,居然就是要求用白銀交易!

徐懷錦想起來了,當初陛下規定不讓用白銀交易,目的之一就是防止窩國的白銀流入大明。

於是,窩國就派出了八百名窩人進攻杭州,試圖讓大明改變政策。

還有一個目的,陛下說要讓從北宋以來流入到草原民族的銀兩徹底失去作用!

禁止用銀子交易的政策,居然接連引起了兩場戰爭!

朱允熥也愣了。

「難道,貨幣戰爭真的開始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魏武傳人

散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