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成道顯然有些猶豫,朱允熥問道:“是望遠鏡和顯微鏡做出來了嗎?”

陶成道馬上說:“做出來了,做出來了,今天帶過來了。”

兩個隨從開啟了箱子,一個望遠鏡,一個顯微鏡,均用棉花包裹。

朱允熥拿過來就除錯,很是高興:“陶院長,做到這個程度,我很滿意!”

“不過,你們還要努力,爭取做得更小一些,看得更遠一些。顯微鏡,看得更細微一點。”

“這是很好的開始!”

朱元璋一聽,看得更遠一些?

難道這就是幫助人望遠的裝置?

朱元璋突然想起來了,在杭州城上的時候,他都看不清楚遠處的景象,而三孫卻看到了。

當時三孫的雙手握拳,看向遠處。

那時他就看出來所謂的窩寇並非是真的,而是燕王朱棣所領的兵馬。

剛才三孫用這個裝置,也是雙手握拳。

朱元璋走過來,把望遠鏡拿過來就看。

啊,朱元璋輕呼一聲,手一抖,差點把望遠鏡掉到地上。

“爺爺,這就是望遠鏡,幫助人看到遠處的東西。”

朱元璋定了定神,再一看,眼中有一雙眼睛!

稍微移動一下,看到了一個人,是街面上的擺攤算命的。

“爺爺,你可以調調此處,可以看大看小、觀遠觀近。”

朱允熥一邊說一邊調,朱元璋很快就掌握了。

再撤掉望遠鏡,朱元璋朝街上看了看。

那麼遠的地方,只是模模糊糊的一個人影,在望遠鏡中就能看得一清二楚。

這東西,太有用了!

有了這個,在戰場上就可以提前得知敵情!

戰場之上,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先機!

早一點了解到敵情,就能早一點做好準備。

過去,為了偵察敵情,常常派出斥候前出打探。

斥候在一支部隊中的綜合素質往往是比較高的,但往往也是最危險的。

一不小心就會被敵方盯住、射殺!

如果讓斥候配上望遠鏡,危險性降低了,偵察的準確性提高了!

這簡直是戰場神器。

三孫的《西遊記》當中說什麼“千里眼”“順風耳”,以為只是一種傳說。

現在,三孫硬生生地造出了千里眼!

望遠鏡,可不就是千里眼嗎?

“好,好,允熥,太好了,”朱元璋把望遠鏡遞給了齊泰:“你是兵部尚書,看看這個,看看有啥用沒有!”

齊泰滿臉狐疑地接過望遠鏡。

“你對哪兒看呢,你看外面!”朱元璋指導起齊泰來了。

齊泰差一點把望遠鏡給摔了。

朱元璋氣得罵起來了。

齊泰這時才定了定神,激動地大叫起來。

齊泰看後是楊溥,戶部尚書範敏等人,大家幾乎是同一個表情:震驚!

“看看你們那出息!只不過是個望遠鏡嘛,三孫做出這些,你們用不著奇怪!”

朱元璋此時開心地炫耀著:“你們要是見咱坐熱氣球上天,你們還不得嚇死!?”

齊泰等人心中震驚,深深地看了一眼朱允熥。

這個廢物王爺,別的一無是處,沒想到還有一些小技巧。

難怪與陶成道這樣的人打成一片。

不過,不得不承認,這個望遠鏡,的確是好東西。

有了這個望遠鏡,就可以料敵之先!

不過,這真的是朱允熥做出來的?

不可能吧,這應該是陶成道的功勞。

因為朱允熥是吳王,身份尊貴,並且還以一己之力推動了大明科技院的成立。

大明科技院能與國子監平起平坐,陶成道作為首任院長,當然得時時處處巴結和討好朱允熥。

現在,不僅僅是陛下處處給朱允熥加功勞。

就連陶成道這樣的人也把功勞硬讓給朱允熥。

齊泰不由得為朱允炆擔憂起來。

朱元璋看了看顯微鏡:“這是什麼?”

陶成道說道:“陛下,這是顯微鏡。吳王說,這是從西方國家那裡得到的樣本。”

“我們也進行了仿製。用此顯微鏡,可以看到我們平時看不到的細小東西。”

陶成道摘下了一片草葉,夾在了兩塊玻璃之間。

操作停當之後,讓朱元璋湊眼觀看。

這一看,朱元璋更是吃驚!

原來,一片小小的葉子,裡面竟然有如此豐富的內容。

佛家有語:一葉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果然如此!

原來在人眼看不到的地方,也有一方小世界。

但是這個顯微鏡,在戰場上有何作用?

朱元璋看後,朱允熥對方孝孺說:“方夫子,請您看一看。”

在眾人面前,朱允熥對方孝孺相當尊敬。

方孝孺看完之後問道:“吳王,我從來見過如此微小的世界!我看到了一些微小的蠕動的東西,這就是細菌嗎?”

朱允熥說道:“沒錯,古人的判斷是對的,風中一個蟲字,這些看不到的東西,叫微生物,微生物由一個個細胞組成。”

朱允熥在替鐵鉉的傷口消毒時,曾經說過細菌的概念,說是肉眼看不到的一些微生物。

當時,方孝孺也不大相信,肉眼看不到,你吳王如何能看到?

到今天,方孝孺才相信以前吳王所講的話。

天吶,吳王真的是深藏不露!

看到眾人既震驚又鄙夷的目光,方孝孺終於明白了吳王為什麼要藏。

以前的自己,在不瞭解吳王之前,不也和大家持相同的觀點?

方孝孺又拿起望遠鏡看了看,良久才放下。

“吳王大才,下官深感慚愧!”方孝孺激動之下竟然向朱允熥施起了禮。

「不是吧,方孝孺這是要鬧哪樣?」

「你是我老師,居然向我施此大禮?!」

「壞菜了,方孝孺這是要將我曝光了!」

「你想將我曝光,我還沒有做好攤牌的準備!」

「六年時間未到,我還不能攤牌!」

「方孝孺,我真後悔向你展示了!」

朱允熥朝前一步抓住方孝孺的胳膊:“哎呀,方夫子何必如此?這些都不是我,都是陶院長做的。我只是掛名而已。”

方孝孺見朱允熥如此,也就沒再說話,退到了一邊。

朱允熥這才放下心來,向其他幾個大臣一看,不由得擔憂起來。

「大明科技院的這個望遠望、顯微鏡,必將引起所有人的注意。」

「在震驚的同時,必然讓老頑固們感到一種觀念上的崩塌!」

「說不定,在我遠赴嘉峪關之後,這些老頑固們故意找大明科技院的茬!」

「老朱的耳根子軟,特別是老了之後,不分青紅皂白。」

「一聽有人說誰誰如何,老朱也不調查,直接殺掉。」

朱元璋聽到此,三孫,你說咱耳根子軟?不分青紅皂白?

全國這麼多官員,我哪兒能一個一個地查,一個一個地鑑別?

現在官員隊伍被咱整肅得差不多了,以後再有官員犯事,咱肯定要詳加調查。

「到時候,說不定陶成道就危險了!」

「因此,我得努力抬高大明科技院的地位!」

「我要讓大家特別是老朱看一看,大明科技院承擔的是一種什麼樣的任務!」

「這樣一來,在我去嘉峪關之後,就算有人搗鬼,老朱這裡也通不過。」

「老朱,我就讓你們看一看,什麼是跨越時代的裝備!」

「老朱,扶住你的眼眶子,注意你的眼珠子!」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賊駙馬

我愛冰兒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