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孫懷疑這支歸附軍在耍么蛾子,所以讓他們擔任左先鋒。

左為上,歸附軍肯定是第一個向敵軍發起衝擊的。

「平安的懷疑,絕對有道理!」

「我相信平安!」

「這支歸附軍,一定有問題!」

「那麼,就讓他們當先鋒!」

「看看他們對兀納失裡的戰鬥姿態!是真拼,還是假打!」

朱元璋聽到這裡,不由得擔心起來。

三孫這麼做,太過冒險了!

如果平安和三孫的懷疑是真的,這支歸附軍真的有問題。

那麼,這支歸附軍會不會臨陣倒戈?

萬一他們掉轉馬頭,忽然殺向己方,我軍豈不是大亂?

大亂之下,兀納失裡的六萬人趁勢掩殺過來!

結局完全可以想像:一場潰敗在所難免!

朱元璋趕快說:“三孫,吳伯宗和古齊納放到前面不合適吧?是不是再考慮一下?”

所有人都愣了,朱元璋,這是高高在上的皇帝!

誰見了他都得戰戰兢兢。

怎麼到了吳王朱允熥這裡,一切都反過來了!

陛下居然用商量的口氣與吳王朱允熥講話。

用上了“是不是”這樣的字眼!

到底誰是皇帝,誰是皇孫?

「老朱居然覺得吳伯宗和古齊納頂到前面不合適?!」

「難道以為他們真的是人困馬乏?」

「我把平安放到右先鋒的位置,老朱你咋不心疼呢?」

「平安奔襲五百里,率百餘人頂住了千餘人的進攻,生生把住了城門!」

「平安是你的義子啊,吳伯宗算個屁?!」

「本以為老朱最看重親情呢,原來,不過如此!」

「自己人累死累活都不看到眼裡,別人一丟丟小忙,就感動不已。」

朱元璋聽到這裡,心裡直叫屈!

三孫,你,你對咱曲解到了這個程度!

咱,咱這哪裡是心疼吳伯宗了?

吳伯宗算個屁?!

他配得上咱心疼?!

咱擔心的是,吳伯宗帶著這些歸附軍在戰場上突然掉頭,轉過來攻擊我們!

朱允熥說道:“皇爺爺,刀在石上磨,兵在陣前練。能夠做全軍的先鋒,既是難得的鍛鍊,更是無上的信任!”

“吳監軍深明大義,對此肯定毫無異議,對吧,吳監軍?”

吳伯宗臉色尷尬。

朱元璋讓朱允熥當統制,本意就是為了讓他放開手腳,盡情施展的。

但是現在三孫的安排明顯不合適,萬一歸附軍陣前掉頭,那可就壞大事了。

真要因此而大敗,六萬人吶!

如果真敗了,可以說是天下震動!

對於大明來講,完全沒必要冒險,完全可以穩紮穩打。

“允熥,”朱元璋急了:“萬一他們掉頭——”

朱元璋忽然住口,怎麼越老越控制不住情緒了?

吳伯宗、古齊納都在場,怎麼可以說他們會臨陣反叛?

有這個擔心的話,完全可以下去再和三孫細談嘛。

還有一夜時間,什麼戰法,什麼陣型,都是可以調整的,時間上完全來得及!

朱允熥奇怪地看了一下朱元璋,不緊不慢地說道:“陛下,吳伯宗、古齊納掉頭,掉頭怎麼了?上了戰場,誰不是把頭別在腰裡?為大明流血犧牲,難道不應該嗎?”

“國家要強大,民族要發展,總得有一些人作出犧牲。”

“前人的犧牲,才能帶來後人的幸福!”

“掉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死了吳伯宗,還有後來人。”

“吳監軍啊,你聽聽,陛下害怕你們在前面掉頭!”

“陛下對你們那可真的是關心倍至!”

“陛下怕你們頂在前面,頂不住!”

“害怕你們掉腦袋!”

“吳監軍,你不要以為陛下的關心就是榮耀!”

“相反,我認為陛下的關心,更多的是擔心!”

“陛下的擔心,正是你們的恥辱!”

“能否洗刷你們的恥辱,就看你們明天的表現了!”

常升聽得莫名其妙,陛下和允熥在說啥呢?

徐懷錦也感到陛下好像有什麼話,不好意思說出口。

而朱允熥則是一門心思地把吳伯宗、古齊納的部隊推到最前面。

朱允熥簡直是舌綻蓮花,硬是把陛下的關心說成了擔心,直接把榮耀說成了恥辱!

最後一句“能否洗刷你們的恥辱”,就好像是吳伯宗、古齊納所部犯了天大的錯誤、遭到天大的失敗一樣。

這句話直接把吳伯宗給擠到了牆角,氣得吳伯宗直翻白眼。

徐懷錦簡直要笑出聲來。

「老朱,真不知道怎麼回事,對吳伯宗如此迴護!」

「難道這些歸附軍的命,比我大明將士的命更值錢?」

「難道老朱已經有了國際視野,對這些國際人士特別關照?」

「老朱,你要認識到,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不能讓這些所謂的國際友人享受超國民待遇!」

朱元璋聽到這裡,委屈極了,三孫對咱的誤會,越來越深了。

不行,等一會兒,一定向三孫解釋清楚。

當然,要解釋,不能讓古齊納在場。

“古齊納,你萬里迢迢而來,的確辛苦,還是早點歇息,明日還有大戰,”朱元璋說道:“其他人員留下,好好研究明日計劃。”

古齊納走了,朱元璋才嚴肅地問道:“伯宗,你們從北平而來,有沒有發現古齊納的異常?”

“異常?”吳伯宗問道:“陛下,古齊納正值壯年,身體好得很。”

「原來,陛下是擔心古齊納的忠誠,懷疑他們是假投誠。」

「原來,陛下還是相信平安的。」

「吳伯宗的回答,明顯是在避重就輕,故意裝傻。」

朱元璋問道:“路上你們在補充給養之時,古齊納有沒有下不去手?”

吳伯宗這才明白,原來陛下擔心古齊納!

擔心古齊納向大明投誠,要麼是被逼無奈,要麼是別有用心,要麼就是兩者兼具。

“陛下請放心,古齊納絕對可靠,燕王對他已經考驗多次!”

“古齊納的彎刀,已經沾上了他族人的血。古齊納想回,也回不去了。”

朱元璋又問道:“平安的手下,一名叫吳開山的千戶帶五百軍士,你們可否見到?”

吳伯宗使勁搖頭:“陛下,沒有的事!我們根本沒有見過他們。平將軍可能當時沒看清楚。”

朱元璋沉吟不語,心頭一陣煩亂。

「終於明白老朱剛才說的掉頭是什麼意思了。」

「老朱害怕這支歸附軍掉頭打我們!」

「臨陣反叛,猝不及防之下,我軍必然會大敗!」

「我對此,豈能不有所防備?」

「只要我站在關牆之上,就算他們臨陣倒戈又如何?」

朱元璋心頭一鬆,原來,三孫早就考慮到了。

三孫早就做好了應對意外的準備。

只是好奇的是,三孫究竟如何應對?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千年:玉佩的秘密

喜歡焦山楂的藍樹

黎明之中

鹽津飯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