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躺在院子的吊床上,一晃一晃的。

口述著《射鵰英雄傳》,方孝孺和另外一人幫助抄寫。

以前有沐瑤抄寫,又快又好。

現在,方孝孺一個人根本寫不過來,只好找了一個落弟的舉子。

這名舉子叫楊寓很有才學,但一遇到考試就蒙圈。

茶壺裡煮餃子——倒不出來,此人就屬於這種型別。

楊寓說,他從小喪父,四處遊學。

在家鄉應試結果是名落孫山,只能到京城來碰碰運氣。

不要說一官半職,哪怕是個衙門的小吏或差役都沒討到。

沒辦法回鄉,只得在京城裡替人寫文書勉強過活。

自從朱允熥開始寫新書《射鵰英雄傳》後,方孝孺就想物色一個人幫助抄寫。

有一次,方孝孺恰巧發現了楊寓。

楊寓看起來也就是二十五、六歲的樣子,英氣勃勃,只是生活所迫,看起來十分寒酸。

剛剛出版不久的《西遊記》在京城引起鬨搶!

書商孫仲連就憑著這本《西遊記》迅速鞏固了第一書商的地位。

賺到的錢,是他過去多年的總和。

方孝孺找到孫仲連,說吳王朱允熥準備成立大明書香集團,由他擔任總負責人。

孫仲連沒作猶豫,立馬答應。

本來只是一個民間書商,現在被吳王看上了,而且吳王的《西遊記》已經給他帶來一鉅額財富!

孫仲連本來想,等著這本新書寫完之後,再出版的。

誰料到,吳王又出了一個主意。

讓孫仲連辦一個定期出版的《明報》。

《明報》就用來連載這篇《射鵰英雄傳》,作者署名是:金庸。

吳王說了,不便用他本人的名字。

孫仲連一想,這種方法好!

每次只登載一章或兩章,吊著人們的胃口。

讓大家天天想著、天天等著下一期《明報》。

採取這種方法,就可以防止其他書商私下印刷。

《西遊記》現在已經有人在私下印刷了,儘管質量不好,但也賣得出去。

時間越長,私印的就越多。

作為正規渠道出版的《西遊記》,所獲利潤必然是越來越薄。

而連載,就能避免這種情況。

在連載期間,別的書商根本無法私印,因為他們不知道下一章的情節是什麼。

人們想看吳王的新書,就只能買《明報》。

等到最後寫完了出書,該賺的錢早就賺到手了。

到時候肯定少不了有人盜版,但是那時候,他們所賺就少多了。

自己吃肉,總得給人喝一點湯。

其實,孫仲連等人不知道的好處還有很多。

朱允熥沒有告訴他們,其實《明報》最厲害的根本不是連載小說賺錢。

而是廣告賺錢。

等到《明報》積累了足夠的人氣,成為大明第一大報,甚至超過邸報之時,那是什麼情景?

第一支廣告,當然是宣傳推廣大明科技院下屬公司做出來的產品。

有大明科技院下屬公司帶頭,其他商戶必然會跟進。

要知道,資本主義萌芽是從大明開始的。

不久的將來,大明的商品經濟會得到迅猛發展。

人們的商品意識、經濟意識、市場意識會大大增強。

那個時候,《明報》就會是各個商家做廣告的最大平臺、最強載體。

並且,在合適的時候,《明報》會成為左右輿論的最佳工具。

《明報》一定會成為大明的喉舌。

之所以取名為《明報》,一方面這是大明朝。

另一方面,也是向金庸老爺子致敬。

朱允熥專門與孫仲連聊了聊,感到此人可用,他不應該僅僅限於書、報這個領域。

那就成立大明實業集團,下設大明書香、大明鹽業等分公司。

讓孫仲連主管大明實業。

本來想讓陶成道主管的,但專業人幹專業事。

陶成道如果分心來搞商業,一定會影響他的研究。

陶成道就一心來搞研究。

大明實業集團負責大明科技院的建設。

大明鹽業、大明書香所賺的錢,立馬投入到大明科技院建設之中。

需要哪方面人員,都由孫仲連來招聘。

只要錢給到位,沒有挖不來的人。

很快,在陛下劃定的地方,人聲鼎沸,各種建設如火如荼。

……

陛下明確吳王封地的時間已經過去了半個月,但沒有說讓朱允熥何時就藩。

有的大臣感到奇怪,朱允熥不是一直想就藩嗎?

上次,就是急於就藩,被兩個假太監給騙了,往松江府就藩,結果錯過了父親的葬禮。

結果,被一幫子不明真相的人好一頓BB。

這次給他明確了封地,怎麼不著急走了?

之所以不著急,是因為朱允熥還沒有做好準備。

畢竟,去嘉峪關,不是去松江府。

去嘉峪關是要打仗的,打仗是需要武器的!

交給大明科技院研究的東西,熱氣球他們還做不出來,關鍵是材料不過關。

武器方面,只好先交給他們一種易做且易量產,而且有著特殊功用的。

其中就有一種最簡易的,亞馬遜原始叢林土著的獵殺神器——吹針。

看到這種神器,陶成道都傻眼了,居然還有這種武器!

只是這種木頭大明還沒有。

製作出這種神器,關鍵是內管光滑且能夠密閉。

朱允熥讓陶成道找到陶瓷廠,終於做出來一種瓷吹針。

其效果,讓陶成道大為讚歎。

這種武器,效果好,成本低,能夠批次生產。

只是有這種武器,還遠遠不夠。

朱元璋已經把窩刀交給了工部,讓他們研究製作。

工部尚書立馬交待下去,但目前還沒有製作出與窩刀相媲美的。

為此,朱元璋大發脾氣。

這天,朱允熥正在口述《射鵰英雄傳》,朱元璋帶著幾個大臣進來了。

方孝孺和楊寓趕緊收拾筆墨紙硯,避到一旁。

“允熥,你該動身了。”朱元璋坐到沙發上,悠悠吐出一句。

“爺爺,我動身,去哪兒?”朱允熥問道。

「難不成,真的要去嘉峪關?」

「雖然沒有準備好,但也足夠了。」

「也不知道老朱給我派哪些兵,總不能讓我一個人跑到嘉峪關吧。」

朱元璋說道:“肅王那裡傳來訊息,兀納失裡果然有動作,是他攔住甚至截殺了西域諸國的使者。”

“這些使者都帶著馬隊,是來我朝進貢的。”

“兀納失裡,朕已經容忍他幾次。這次,朕不會再忍!”

“允熥,兀納失裡就交給你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用現代科技征服三國

無所不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