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掌櫃進來了,緊緊跟在後面的,是吏部尚書康楨的兒子康大佑。

康大佑是都察院的照磨。

康大佑學問並不突出,甚至是平庸。

前年,由於查處的貪腐案件太多,官員被處理了一大批。

在官員緊缺的情況之下,朝廷直接從國子監中挑選了一批監生,直接授予官職。

康大佑正是在這種情況下被朝廷選中的。

作為吏部尚書康楨的大兒子,康大佑的入選再也正常不過。

康大佑被安排在都察院。

照磨一職,雖說是正八品,官職不高,但權力卻是極大。

整個都察院裡,從左右都御史到左右僉都御史,均無定員。

而照磨,只有一員。

照磨在整個都察院掌管磨勘和審計工作。

“糾彈百官非違,刷磨諸司文案”,這就是照磨的職責。

但康大佑此時卻只能求著孫掌櫃。

並非孫掌櫃有多大的勢力,而是因為在洪武一朝,只要是正常誠信經營,官員都不敢欺負。

因為朱元璋對欺負百姓包括商戶的官員,十分痛恨。

康大佑進來一看,吳王朱允熥和翰林院方孝孺都在。

康大佑連忙施禮:“吳王、方夫子,下官冒昧了。”

朱允熥說道:“無妨,無妨。你父親出書了嗎?讓我看看?”

康大佑拿著書稿遞給了朱允熥。

朱允熥拿起一看,就是康楨寫的,書名叫做《老子王弼疏義之疏義》。

翻了翻,簡直了。

這書的四分之一是在複述老子的話。

四分之二是在複述王弼對於老子《道經》與《德經》的註釋和理解。

剩下四分之一部分,是康楨對於王弼對於老子著作的理解的理解。

「我可奧,這書,真特麼拗口!」

「下一本書有了!我對康楨對於王弼對於老子的理解的理解的理解。」

「這麼下去,一本書接著一本書搞下去。」

「這麼搞,國家所有的木材都砍完,都不夠用!」

朱允熥把書還了回去:“哇,真的是好書啊,好書,值得出版!”

康大佑看朱允熥表揚了,替父親感到高興。

“敢問吳王,我父親的著述,好在何處?”

朱允熥點點頭:“好,好,字很大,字很黑!”

康大佑滿臉黑線。

後院的朱元璋聽得好笑,三孫損起人來都不帶髒字的。

“方夫子,聽說您要出書了,我今天趕過來,也想先看為快。”

康大佑前些日子與孫掌櫃談的時候瞭解到,吳王的老師方孝孺來過,說是要出一本書。

這本書很受歡迎,孫掌櫃準備再多花點錢,把十年之內所有的版權全部拿下。

方孝孺說道:“此書名為《西遊記》,並非下官所作,而是吳王所作,下官只是代筆罷了。”

“方夫子,你就不要謙虛了。你的學問,老夫豈能不知?”

院外響起一個聲音。

是吏部尚書康楨。

“父親,您怎麼也來了?”康大佑連忙退在一旁。

康楨沒有理康大佑:“孫掌櫃,老夫寫此書之時,翰林院、國子監都曾參與,其價值你可能並不知曉。”

康大佑說道:“孫掌櫃,這書的銷量你根本不用愁,翰林院、國子監,還有各省的府學、縣學,你想想吧!”

「我的天,康楨,你純粹是利用職務影響力啊。」

「你作為吏部尚書,管官員的,你說你準備寫書,讓大家提個建議,翰林院、國子監哪肯說真話?」

「哪怕你寫的是狗屎,這些官員也得說成是麻花。」

「康楨,這是被捧得找不到北了。」

「聽康大佑的口氣,這是準備強行攤派給各級教育機構!」

「康楨,這簡直就是合理合法地賺錢。」

「一是賺了書商的錢,二是賺了各級教育機構的錢。」

「國子監為了不賠錢,說不定就強制讓監生買。」

孫掌櫃笑道:“康大人,您的書,最好找官刻,民刻恐怕不合適。我所刻印的書,都是賣給老百姓的。”

康大佑沒想到孫掌櫃連一點面子都不給!

“孫掌櫃,你這是敬酒不吃吃罰酒,給臉不要臉!”

康大佑平時被人吹捧慣了,此時被一個小小的書商給拒絕了,火氣立馬上竄。

孫掌櫃不卑不亢:“康大人,我有一幫人要養,總不能做賠錢的買賣。”

“你是說,出我父親的書,這是在賠錢?”康大佑不依不饒。

“在商言商。康大人的書,不適合普通百姓。出此書,我沒有絲毫把握。”孫掌櫃說得也很委婉。

康楨心裡不痛快,轉頭向方孝孺:“方夫子,我聽說你出書了,叫《西遊記》,可否讓老夫一觀?”

方孝孺將《西遊記》遞上。

康楨翻了翻,哈哈大笑:“方夫子,這是你寫的嗎?”

方孝孺道:“在下的水平寫不出《西遊記》。此書,實為吳王所著。”

“哦,原來如此。”康楨頓時瞭然。

“康大人,吳王此書,寓意深遠,立意高遠。這個暫且不說,您看看這個,確為一大創新。”

方孝孺指著《西遊記》說起來:“當時,在下頗不理解,後來才明白吳王的用意,這對於我大明來講,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在後院的朱元璋聽得奇怪起來,方孝孺居然對吳王的《西遊記》給予如此高的評價。

居然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吳王寫的《西遊記》只不過是話本而已,既不是老子的《道經》與《德經》,也不是《詩經》。

怎麼可能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康楨看後道:“方夫子,老夫平時一直對你很佩服的,現在嘛,你已經變了許多了。這本《西遊記》,根本登不了大雅之堂。”

方孝孺的牛脾氣上來了:“康大人,大雅之堂難道就是國子監、翰林院嗎?”

“書是讓人看的,不是擺在那裡落滿灰的。請恕下官直言,您的書就算是擺在翰林院、國子監,結果也是束之高閣、落滿灰塵、無人問津!”

康楨哪知道方孝孺居然是這個態度,氣得指向方孝孺的手都抖了起來。

方孝孺現在對於朱允熥是越來越佩服了。

現在有人看不起朱允熥,他是怎麼也忍不了了。

朱元璋此時奇怪了,方孝孺居然對吏部尚書發飈了!

方孝孺是咱派給朱允熥的。

方孝孺怎麼對三孫如此佩服?

難道三孫向他顯露過才幹?

不會,三孫是不會輕易顯露的,特別是在文才方面。

如果想讓方孝孺服氣,就必須在他最擅長的地方超過他。

難道就是因為《西遊記》折服了方孝孺?

也不對,咱聽沐瑤給自己講過《西遊記》的片斷,故事很精彩,但是遣詞造句方面,跟大白話沒多少差別呀。

方孝孺,絕對是耿直坦率、寧折不彎之人,他對三孫的《西遊記》如此佩服。

這說明,三孫在文才方面,也不裝了!

在文才方面,三孫也要顯露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曹操別再腦補,朕真是昏君

吾名張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