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強對太監一聲大吼:“滾,滾出去!”

朱棣的怒吼來得十分突然,又如同炸雷,小太監嚇得一屁股坐到地上。

看到朱棣那鐵青色的臉,小太監也不敢站起來,直接翻著身子出去了,是真滾了。

朱棣進到內部,捂住臉失聲痛哭。

不一會兒,朱棣強自收聲。

煦兒,我的煦兒,被大火燒死了!

老大熾兒性子穩重,但是長得胖,腿腳還不靈便,一看就不是長壽之人。

老二煦兒雖然性子跳脫,且很多時間做出荒唐之事,但總算是一表人材。

與自己相像的一點是,他對軍事和武功十分痴迷。

不說軍事,就武功來說,煦兒的水平要超過自己。

老二煦兒是未來的希望。

但現在,老天偏偏與自己作對,讓煦兒死在大火之中。

心頭之痛,無法言說。

此時在深宮之中,也不知道黑暗之中有誰盯著。

說不定就有人正是錦衣衛的眼線。

現在看,徐妙雲還不知道這個噩耗。

怎麼辦?

要不要告訴她這個訊息?

朱棣想了好大一會兒,回覆了幾個字:就當沒這個兒子了!

……

《明報》的《三國演義》大火!

其火爆程度超過了《西遊記》和《射鵰英雄傳》!

並不是說《西遊記》和《射鵰英雄傳》的質量就比《三國演義》差。

而是因為《西遊記》和《射鵰英雄傳》當初出版之時,還是新生事物,人們有一個接受的過程。

那個時候,市場還不夠大。

有了《西遊記》和《射鵰英雄傳》的發行,進一步擴大了受眾面,《明報》的銷量也是節節攀升。

《三國演義》的火爆讓《明報》的知名度迅速飆升。

這把禮部侍郎王清選和國子監司業晏雲之氣得七竅生煙。

把《大明報》的主編王守政叫過來臭罵了一頓。

王守政耷拉著腦袋,任憑兩個人的唾沫星子噴到臉上。

沒辦法,誰讓他王守政沒有眼光呢。

當初,羅清平拿著他爺爺的作品,第一個找上的正是成立不久的《大明報》。

羅清平以為《大明報》就是《明報》。

這麼好的機會,卻生生讓王守政錯過了。

王守政把羅貫中的作品貶得一無是處。

沒料到,王守政沒看上的作品,卻在《明報》發表了。

這就是《三國演義》。

當然,《三國演義》的火爆一定程度上有內閣首輔方孝孺的推波助瀾。

尤其是那首《臨江仙》的開篇詞,讓多少大明的文人墨客們自愧不如!

據說這首《臨江仙》並不是原本的開篇詞,羅貫中的開篇詞比現如今的差遠了,不管是文采還是境界。

有人說是吳王新寫的,也有人說是方孝孺親自寫的,還有人說是杭州一個書商寫的。

不管如何,是人家《明報》大獲全勝。

為了挽回《大明報》的頹勢,王守政說服了王清選和晏雲之,準備重金買下羅貫中的其他作品。

王守政悄悄找到了羅清平,以重金引誘,讓他把除《三國演義》之外的全部小說手稿都賣給《大明報》。

本以為羅清平年輕好糊弄,哪知道這小子居然是獅子大張口。

羅清平的理由是,吳王用一千兩金買下了《三國演義》的版權。

那麼爺爺羅貫中的其他小說當然也是千兩金!

此時,王守政十分痛恨吳王朱允熥!

簡直就是個神經病!

當時在那種情況之下,羅清平的要求根本不高,只要能出版就行。

扔給羅清平幾張寶鈔都可以搞定。

誰知道吳王居然一下子拿出來一千金!

這簡直是視金錢如糞土,錢多了,沒地方花了!

吳王朱允熥的做法直接吊高了羅清平的胃口。

王守政與羅清平談了好幾次,又向王清選和晏雲之彙報了多次。

最終,還是王清選定下來了,每本小說五百金。

將羅貫中的《隋唐兩朝志傳》、《殘唐五代史演義》、《三遂平妖傳》、《粉妝樓》都買了下來,花了兩千兩黃金。

之所以花這麼多,是因為有《三國演義》的火爆。

這讓王清選和晏雲之看到了希望。

有《三國演義》的成功,那麼人們自然對於羅貫中的作品充滿了好感。

王守政決定先在《大明報》連載羅貫中的《三遂平妖傳》。

並且一出就是好幾期,前幾期都是加厚版的,連載的篇數超過了每期《明報》連載的《三國演義》。

在此之前,王清選和晏雲之做足了功夫,在文官、文人圈中廣為宣傳。

《三國演義》讓羅貫中的名頭響徹大江南北。

人們對於羅貫中的《三遂平妖傳》充滿了期待。

首日售出之時,擺出來報紙被等候的書商和群眾搶購一空。

真正的考驗來了。

王守政出了第四期。

前三期同時推出時的火爆,並不能完全決定今後的走勢。

如果前三期大家看得過癮,第四期出來,就會蜂湧而至。

第四期賣得火爆了,這才叫真的火爆!

第四期特別加印了好多,就放在鋪子的倉庫裡。

這天是第四期開售的日子,王清選和晏雲之早早就來到了鋪子的三樓。

王守政帶著其他的編輯和夥計們在一樓等待。

新印的《大明報》墨香氤氳,王守政深深吸了一口道:“開鋪門,擺出去!”

沿街一溜擺開。

此時,人們都來了,朝這裡聚過來了。

人人手中都拿著前幾期的《大明報》吵吵嚷嚷著,要往鋪子裡面進。

有的人還拿起了第四期看,但就是沒有買。

王守政感到很奇怪。

不少人來到鋪子前,一人揮舞著《大明報》大喊道:“《大明報》是不是騙人的?”

“《大明報》是不是找人代羅貫中寫的?”

“是啊,這小說跟羅貫中寫的差太多了!”

“肯定是假冒羅貫中的!”

“雖然有羅貫中的筆法風格,但明顯是模仿!是偽作!”

“《三國演義》的文字老到,看看《三遂平妖傳》,文字太幼稚了,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沒法比啊。”

“你們這是在侮辱《三國演義》的作者!”

“我們要退貨,退貨!”

有人把前三期的《大明報》放到第四期上,要求《大明報》退錢。

王守政傻眼了,沒料到是這個結果。

“諸位莫急,千萬莫急,我們《大明報》是禮部、國子監共同辦的,怎麼可能假冒作者?”

“這《三遂平妖傳》正是我們花費五百兩金子買來的,是羅貫中的孫子賣給我們的,怎麼可能有假?”

人越聚越多,有人大喊著《大明報》是在模仿《明報》。

有的人則是氣憤不已,《大明報》成立以後,比《明報》多出一個“大”字,從成立之日起,就是想借光,就是想假冒!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風流

師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