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天的雨一連下了好幾天。

過去,就算是夏天的雨也都是細雨連綿的。

但是近幾日卻是反常,雨勢一直都很大。

奉天殿裡,群臣都奇怪地看著前排。

前排站著兩個人,一個是吳王朱允熥,另外一個人明顯是西域人。

吳王朱允熥好多天沒有來了。

上次,吳王朱允熥就是在這裡被徐增壽、姚廣孝帶著一個窩寇指證。

所有人都覺得吳王要完蛋的時候,他卻突然拿出了一支筆,這支筆居然能當通譯。

正是這支筆解釋了吳王為什麼能夠與窩寇順暢交流的問題。

堪稱神筆!

那天,吳王沒有等陛下宣佈裁判結果就揚長而去。

從那之後,吳王就再也沒出現在朝堂之上。

沒想到今天來了。

朱允熥其實是不想來的,但今天來,主要是給木扎兒撐個面子。

朱元璋準備讓木扎兒當工部尚書。

所以,昨天朱允熥就利用空間瞬移,將木扎兒從西域帶到了養心殿。

今天,朱元璋準備正式向大臣們介紹木扎兒。

不一會兒,朱元璋來了。

朱元璋首先向大家介紹了木扎兒。

大臣們不顧禮儀,紛紛議論起來。

天啊,一個曾經在兀納失裡手乾的,是元人的國師,居然站在我大明的朝堂之上!

一個敗軍之將,還要當那麼大的官!

想我們寒窗苦讀那麼多年,經過了層層考試和無數個隱形臺階,終於熬到了現在。

到頭來還不如一個胡人!

他的官位來得也太容易了些!

“咱知道你們不服氣,那咱就給你們說一說。”朱元璋站起道。

“咱到西域兩年,要不是木扎兒,兀納失裡早就完了。你們誰能跟咱打兩年?”

大臣們立馬不吭聲了。

是啊,陛下的軍事才能絕對沒說的。

能跟陛下抗衡兩年,可見木扎兒水平之高。

鐵鉉站出來進行了補充說明,說木扎兒是烏孫族。

烏孫族在漢朝時就與華夏交好,且唐朝就有外族做官的先例。

本朝也有伍儒當欽天監監正的例子。

讓木扎兒在朝廷為官,有利於民族大融合,有利於西域的穩定。

有鐵鉉出來說話,大家也都不說什麼了。

這是陛下早就定下的事,更何況木扎兒的確是能力出眾。

這時木扎兒站出來,向大臣們施禮:“各位大臣,以後還請多加照拂。”

沒想到木扎兒會說漢話,說得還字正腔圓!

難不成,是那隻翻譯筆的功勞?

禮部郎中王清選突然想到,吳王所拿的翻譯筆莫非是木扎兒提供的?

如果是這樣的話,吳王兩年前在杭州竹林中與窩寇吉田雄的對話,是怎麼回事?

因為兩年前,吳王還沒有到西域,更不可能見到木扎兒!

朱元璋道:“近日,長江水患嚴重,江陵縣已經決口,淹了大片村莊。你們先議一議。”

方孝孺站出來將各地報來的情況進行了匯總說明。

從巴蜀到湖湘一帶,大雨已經下了一月有餘,其支流特別是漢江,水勢極大。

不少縣正在告急,最為緊急的是湖北的監利。

從江陵縣到監利縣,這是長江中下游最容易決口的地段。

這一地段,長達三百六十里,從孫吳開始修建堤壩,稱為荊江大堤。

當時的荊州刺史負責建造江陵縣大堤,到魏晉南北朝和隋唐時期,荊江大堤不斷延長。

到北宋中期,從江陵到監利的江堤,已形成規模可觀、基本完整的堤防。

到元朝中後期,大量流民進入荊襄地區,荊江堤防開始有了大的發展。

元末至今,荊江堤防屬於民堤,實行民修民防。

朝廷沒有撥錢,當地的民夫都是出工不出力,有一個縣居然發生了“旋築旋崩”的現象。

今年築好堤,明年就被水衝開了。

簡直就是豆腐渣工程。

目前,江陵縣的決口,已經堵上了。

因為調集了當地的衛所軍士,幾乎能調動的民夫也都上了。

監利縣的情況很是不妙,因為這一帶的衛所設定很少。

因為怕決堤,農民都攜家帶口避難去了。

並且很多人已經坐著木船順流而下,準備往京城逃。

因為他們知道京城有皇帝在,有皇帝在的地方就最安全。

方孝孺說,監利現在隨時有決口的危險,人基本都跑光了,只有縣令帶著一班差役在堤上堅守。

這時,內閣一名人員急匆匆走入,送過來一份最新急報:監利縣江防大堤有一處已經決口。

縣令和知府向朝廷求助,最好是領軍前往。

因為已經有一處已經決口,口子會越來越大。

造成大面積的潰堤,那將是滅頂之災。

相對於民夫,軍隊更有紀律性和組織性。

軍隊上陣,軍民合力,才能避免災難的發生。

大臣們紛紛議論起來。

“陛下,荊江大堤是長江北岸江漢平原的安全屏障。江漢平原也是朝廷重要的糧食主產區。”

“如果監利縣有失,江漢平原的莊稼被泡,損失就太大了。”

“是啊,必須堅決堵住決口,加強監利縣的堤防。”

“陛下,監利縣的流民居然敢私自出逃!不想著保護家鄉,只想著自家性命!”

“陛下,監利縣的流民順江而下,不日就到京城,臣建議攔江設防。”

“凡是流民,一律攔下,令其返回,加固大堤。”

“凡是流民,抓住之後充入匠籍。”

朱元璋聽著直搖頭,這些說話的,大都是一些四品以下的官員,且以御史、給事中等清議官為主。

沒有一個人說出怎麼辦。

再看看朱允熥,朱允熥也在搖頭。

「流民私自出逃?」

「你要是把江堤修得好好的,誰想出逃?」

「拖家帶口的逃走,你以為是舉家出遊?」

「華夏人是最戀家園、最戀故土的,離開家鄉,實在是萬不得已。」

「這簡直是不把流民當人看。」

朱元璋道:“誰要敢打流民的主意,看咱怎麼治他!”

“你們不是常說嘛,君為輕,社稷次之,民為本。流民,也是民!”

“流民來京城,不能攔著,要安置好!有吃有喝有住!這事由戶部負責。”

“等到監利的堤防搞好了,再組織他們返鄉!”

「老朱,還是那個老朱!」

「本色沒變!由衷點贊!」

朱元璋又道:“別扯那些沒用的!咱要的是辦法,不是看法!”

“有看法沒辦法的,都給咱閉嘴!”

禮部侍郎王清選站出來道:“陛下,事是人做的。確保監利江堤,必須派位高之人,才可以協調各方。”

朱元璋道:“你說,派誰去?”

王清選看了一圈。

好多大臣都直向後縮。

因為監利的堤防,不好辦!

現在決口越來越大!

水火不容情!

堵住了還好,堵不住那就是死罪!

說不定在堵決口的時候就會被洪水沖走。

王清選道:“臣以為,吳王最為合適。吳王憑一己之力打下西域,功勞巨大,神通廣大。吳王一出馬,定然馬到成功,水退堤安。”

藍玉直想衝出來暴揍王清選。

這貨明顯是在坑吳王!

根本就沒安好心!

言語之中,還不忘給朱元璋來點刺激!

他說吳王憑一己之力打下西域,你把朱元璋往哪裡放?

有個詞叫做功高震主,這貨分明是想挑起陛下對吳王的妒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開局撿了個媳婦叫任紅昌

愛吃唐僧的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