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的酒量不小,但經不住藍玉、沐英、沐昂、陶成道等人的海量,一覺睡到大天亮。

第二天大亮,朱允熥醒了,只是賴著床,不想起來。

沐瑤進來了,親自端著洗臉水和毛巾,牙刷上都已經擠好了牙膏。

“夫君,該起來了。”沐瑤道:“宮裡來人了,是毛指揮使。”

“毛易,毛易來幹啥?打擾我清修!”朱允熥很不願意。

沐瑤簡直了,你這叫清修?

昨天晚上,專門讓梅兒和蘭兒過來陪床,防止吳王喝多了難受。

誰知道昨天晚上吳王是怎麼修的。

朱允熥揉了揉太陽穴:“告訴毛易,我不進宮。”

沐瑤道:“夫君,還是見見為好。昨夜,宮裡宮外一定發生了大事。因為,城裡城外都是軍士,像是在全城大搜捕。”

朱允熥趕快刷了牙,洗了臉,出來見毛易。

毛易立馬跪下,要向朱允熥行大禮。

朱允熥一下子扶住了毛易:“動不動跪,煩不煩啊。毛易你忘了軍禮了?!”

毛易的身體立馬繃直,刷地敬了一個大明軍禮,內心激動而又高興。

朝中的文武百官、宮廷內外,恐怕沒有人比毛易更清楚吳王在陛下心目中的地位。

今後不管遇到什麼情況,吳王的儲君地位,都是雷打不動的。

如今,蔣瓛已經投入典詔獄,自己作為副指揮使,那就是絕對的錦衣衛老大。

朱允熥讓行軍禮,不得行跪拜禮!

這就是說,朱允熥是把他視為軍中之人!

自己這一輩子恐怕也就是兩年的軍旅生涯,他作為錦衣衛的身份帶領著火器營只在西域兩年。

這兩年時間,六萬明軍的統制是吳王朱允熥。

這六萬人,不出意外,絕對是吳王朱允熥的嫡系。

這六萬人的千戶以上的軍官,絕對是吳王的班底。

吳王讓自己行軍禮,也就是說,吳王記著了這兩年在西域同風雨、共患難的日子!

毛易今後會是錦衣衛指揮使,可以說是獨立於百官之外,權威一點都不低。

但他始終牢記,他的權威是皇帝給的!

吳王朱允熥是未來的皇帝,而且肯定是不久的將來。

得到了陛下的認可,現在又得到了吳王的認可,毛易感嘆命運的眷顧。

想一想蔣瓛,不是本事不大,而是時運不濟。

如果當時留在京城的不是蔣瓛,而是自己,情況將會如何?

說不定自己也會像蔣瓛一樣,在呂氏的指使之下,與老太監劉洪一起偽造密旨。

因為,誰也想不到陛下還活著。

以後,如果說吳王死了之類的訊息,毛易絕對不會相信。

透過兩年的西域之行,毛易親眼目睹了吳王的種種神奇之處。

可以說,還沒有人能夠殺死吳王。

即使吳王被千軍萬馬包圍,他也有千萬種辦法逃離險境。

別的方法不知道,毛易就知道好幾種。

比如說,吳王可以隨時召來越野車。

坐在越野車裡,再多的兵馬又如何,會被越野車給撞擊、碾壓!

“吳王,毛易的這顆腦袋早就是您的了!您讓我磕我就磕,您讓我行軍禮我就行軍禮!”

毛易用這種方式向朱允熥表了忠心。

朱允熥笑道:“搞這麼正式做什麼?對了,陛下讓你來,有什麼事?”

毛易道:“昨夜發生兩件大事,十分蹊蹺。”

聽到這裡,沐瑤悄悄走到了後院。

“吳王,昨夜宮中著火,安禧宮受損最為嚴重,”毛易悄悄說道:“安禧宮發現一具男子屍體,陛下說,這是二皇孫的。”

朱允熥一驚,不是吧,朱允炆真的是自焚了?

歷史不是已經改變了嗎?

歷史上,李景隆開啟金川門迎燕王大軍入城,滿朝文武紛紛投降。

朱允炆眼看大勢已去,下令焚宮,頓時火光熊熊,朱允炆攜皇后馬氏,跳入火中自焚,妃嬪侍從等,大都亦隨其蹈火而死。

燕王朱棣入宮後,清宮三天,搜查朱允炆下落。

宮內侍人都說朱允炆已自焚,並從火堆裡扒出一具燒焦的屍體來證明。

據說,很多人都進行了屍體辨認,已經分不清男女,慘不忍睹。

朱棣在繼位稱帝后,只得以天子“禮葬建文皇帝”。

如今,朱棣靖難失敗,並且陛下已經承諾不讓朱允炆死。

朱允炆為什麼還要自焚?

對了,朱允熥記得歷史上,朱允炆是不知所蹤。

最後朱棣找到一個叫胡瀠的人,讓他隱姓埋名,以尋找張三丰為名,四處尋訪朱允炆的下落。

胡瀠整整找了二十一年。

永樂二十二年,胡瀠得到了準確訊息,回去稟報朱棣。

談話內容史書裡沒有記載,只是記載了,屋子的燈一夜未熄,到第二天天亮的時候,胡瀠出來了。

同時朱棣宣佈了一個聖旨,說從今天起不再追究建文帝的事情了。

“那,到底是不是?”朱允熥問道。

毛易道:“吳王,您曾經當過下官的統制,說句掉腦袋的話:此屍體並非二皇孫。”

哦,朱允炆果然沒有死,而是逃了。

看到朱允熥的一臉恍然,毛易心中現加佩服,吳王好像是早有預料,不愧有天神之謂!

陛下嚴令此訊息外傳,不過,在毛易看來,吳王根本不是外人。

把訊息告訴吳王,就不能算是外傳。

“吳王,目前,內城外城都搜尋遍了,沒有發現二皇孫的蹤跡。”毛易道:“我剛接手錦衣衛,好多錦衣衛的面孔生疏,因此才有昨夜的疏漏。”

朱允熥道:“不關你的事。現在去宮裡,邊走邊說。”

毛易大喜,知道朱允熥的架子大,犟起來八頭牛都拉不回,甚至陛下的話他都不聽。

現在居然肯跟著自己入宮,陛下肯定對自己刮目相看。

這也是吳王肯給自己面子啊。

“吳王,我覺得這事早有預謀。因為,昨夜還發生了一件蹊蹺之事。”

“哦,還有什麼蹊蹺?”

“吳王,大報恩寺昨夜火起,幾乎與宮中大火是同一時間。其中必有聯絡。並且已經查明,大報恩寺一老一少兩個和尚都不見了。”

大報恩寺的和尚?

“兩個和尚的身份查明瞭嗎?”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秦:祖龍還未死,你就敢稱帝?

梁梁

超級寒門梟士

會吃貓的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