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頭,”朱元璋道:“讓李景隆把老四、吳伯宗、張玉、古齊納給關起來,其餘將士集中到西大營,隨後處置。”

“毛易,你負責審理這些人,把兩年以來老四在想什麼、幹什麼都給摸清楚了!”

毛易這兩年一直跟著朱元璋,特別是對於吳伯宗、古齊納在西域做過什麼一清二楚。

他們開始到西域是幫助陛下和吳王打胡人的,後來做的事則是偏離了方向。

究竟是不是燕王在後面指使的?

朱元璋特別想知道這一點。

李景隆此時屁顛屁顛地跑了過來,跪下就抹起了眼淚:“陛下,真的是您啊。這兩年,臣天天想念陛下,您終於是回來了!”

“李景隆,剛才跪過了,哭過了,就算了啊,給咱辦正事要緊!”

李景隆連忙起身,下城去抓燕王、吳伯宗等人了。

朱允炆一直盯著朱允熥看。

兩年多了,朱允熥有了很大變化。

特別是在西域兩年,儘管沒有吃什麼苦,但也是風吹日曬的,面板都曬黑了。

朱允炆感到,這個人難道是皇爺爺認下的義孫?

皇爺爺認了不少義子,認義孫恐怕還是頭一回。

安排完眼前的事,朱元璋看了看二孫和三孫。

不比不知道,一比才看出差距!

看看身板,歪頭典型的發育不良!

再看看三孫,一身武力,速度奇快,當然身板上看不出來。

看長相,歪頭沒有三孫長得周正!

看看歪頭一臉苦相,而三孫則是天庭飽滿、地閣方圓!

看看歪頭渾身上下透著一股小家子氣!

再看看三孫這氣質!

一股浩然之氣撲面而來!

「老朱,這是要向朱允炆攤牌了嗎?」

「朱允炆要是知道我是誰,知道我還活著,估計直接瘋掉。」

朱元璋心想,瘋就瘋吧,不能因為朱允炆會瘋掉,而把三孫給藏起來。

要是歪頭真瘋了,這就說明他沒有做人君的條件和素質。

“歪頭,不認識你三弟了嗎?”朱元璋指了一下朱允熥。

啊!!

朱允炆小眼圓睜,駭得退後兩步。

朱允熥展顏一笑道:“二哥,兩年不見,一向可好啊?”

朱允炆此時如五雷轟頂!

內心已經被炸得碎裂!

朱允熥,居然活著!

他怎麼活著??

他怎麼能活著???

朱允熥活著,這就意味著,打下西域不僅僅是皇爺爺的功勞,也少不了朱允熥的!

朱允熥活著,他一定就是儲君無疑!

自己是一點希望都沒有了!

周吉士從嘉峪關傳來了陛下已死的訊息,等於是害死了自己。

母親呂氏與老太監劉洪、錦衣衛指揮使蔣瓛共同偽造密旨,這是自己最大的汙點。

之前之所以賣力地為皇爺爺當好誘餌,主要是還有一點希望。

那是因為燕王造了反,讓皇爺爺很是生氣。

燕王沒希望當儲君,其他的王爺和皇孫們又不入皇爺爺的法眼。

吳王朱允熥只是皇爺爺的念想而已。

到時候皇爺爺還得選自己當儲君。

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吳王已死的前提之下。

現在,這個前提不存在了。

吳王朱允熥好端端地站在自己面前!

想了想仇佔可是怎麼瘋的、羅平是怎麼傻的,吳王府是怎麼鬧鬼的吧。

這根本不是鬧鬼,而是吳王朱允熥壓根就沒死。

皇爺爺太偏心了,他的偏心一如既往、從未改變!

吳王明明活著,皇爺爺卻一直瞞著自己!

朱允炆的眼淚止不住地流下來了。

他想起了母親,死的真是太不值了。

一時間,萬念俱灰,四大皆空。

“爺爺,看在孫兒無父無母的份上,請允我到皇覺寺出家,從此,青燈古佛,不問世事。”

朱允炆淚痕未消、塵念已消。

朱元璋滿意地點了點頭,歪頭總算看開了,沒有瘋也沒有傻。

他看到允熥活著,馬上就意識到爭儲無望,腦子還算清亮。

「我就納悶了,這人當不成皇帝就沒別的事可幹了嗎?」

「當不成皇帝,就出家了!」

「要是都去當和尚了,這社會還怎麼發展?」

「都想讓香火錢供著,再不濟拿個缽出去化緣。」

「說是化緣,其實就是要飯。」

「都去當和尚了,誰種糧,誰做工?」

「到時候,社會亂了,不穩定因素就多了。」

朱元璋是和尚出身,當然明白這個道理。

和尚一多,可以不要路引,四處雲遊,他們就有機會結識各個地方的人,熟知各個地方的山川地理。

在某種特殊條件下,和尚的破壞力遠遠大於流民。

「現在的大明,多缺人啊。」

「先不說窩國、高麗、琉球、呂宋等地方,就一個西域,就十分缺乏文官治理。」

朱元璋一愣,三孫莫非是想佔了窩國、高麗、琉球和呂宋?

「佔領一個地方容易,長久佔領卻不容易。」

「要想實現長久佔領,就必須實施文化浸潤戰略。」

「幫助當地建立完備的教育體系,就像北魏孝文帝一樣,讓他的族人說漢語、穿漢服、改漢姓、與漢聯姻、學漢禮法。」

「讓佔領區的人們從小都仰慕花夏文化、學習花夏文化、認同花夏文化,從而自覺融入花夏文化。」

「槍炮的佔領是一時的佔領,思想文化的佔領是永遠的佔領。」

「可以讓朱允炆先去西域,其他啥也不幹,就帶著解縉等人,辦好西域的教育。」

「今後,大明要站在世界之巔,必須有一種寬容寬鬆的發展環境。」

「不管是王公貴族還是平民百姓,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哪怕是一個小小的螢火蟲,也可以讓其發出微光。」

「成者自然為王,敗者也可為寇!」

「成者對敗者不趕盡殺絕,敗者也不會起兵造反。」

「甚至,成者與敗者還會精誠合作。」

「解決這個問題、防止血腥相殘的辦法有兩個。」

「天選和民選。」

「天選就是採取雍正皇帝的辦法,早定儲君,親寫密旨,放到“正大光明”匾額之後,這樣就可以避免為當皇帝而骨肉相殘。」

「民選就是讓百姓海選了,當然這是另一種制度安排。」

「這兩個辦法如果說出來,恐怕有些傻B會認為我不夠殺伐果斷。」

「作為文明人,如果認同野蠻、混跡愚昧,太對不起穿越了。」

「國人向來有對自己人特別殘酷、整自己人特別來勁的傳統。」

「典型的窩裡橫、外面慫!」

「西安那個傻B以愛國的名義砸窩國車、砸死國人的悲劇不能再發生了。」

「有些高尚,比墮落還要壞!」

「這些千年流毒,就從大明開始截止吧。」

朱元璋聽到這裡,心道,居然有這樣的傻B?

窩國人害死咱的標兒,咱當時一怒之下準備殺掉黃子澄,三孫在心聲中覺得不應該。

因為黃子澄只是杭州知府黃子信的堂兄,跟咱的標兒之死毫無關聯!

咱當時真殺了黃子澄,純粹就是拿自己人來洩憤!

這何嘗不是一種無能!

要不是三孫最後幹掉了窩寇,咱豈不就成了三孫口中這樣的傻B?

看來,三孫能夠解決千百年來圍繞皇權的殘酷鬥爭!

三孫是想讓歪頭髮揮讀書多的優長,去西域向西域各族傳播我華夏文化。

“歪頭,你想出家?想得美!一當和尚,整天啥也不幹,等著別人給你送吃送喝?”

朱元璋否決了朱允炆的想法:“歪頭,解縉去哪兒了,你就去哪兒吧。”

朱允炆是真的害怕了。

解縉是在吳王府前被綁成了粽子,最後徹底消失了。

不用說,是沐瑤出手把他殺了。

因為沐瑤在吳王府前,親手殺掉了仇理和孫留科,再殺掉一個解縉,不足為奇。

解縉去哪兒了?

當然是去陰曹地府了。

皇爺爺,這是準備要我的命啊。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邊陲小鎮

寒谷關

三國:開局獲得霸王武力

逝氺無痕

神州的意志

若羽丹心

青鳥帝國

青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