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的是……”

“因為動用了火攻的方式,我們不僅白白燒掉了本該收繳了大量的武器和裝備,又因為日軍的洗腦過於厲害,以至於他們拒不投降,獨立一師只好將他們全部消滅。”

“這一仗……咱們竟然沒有抓到一個俘虜,這隻能說是一種遺憾啊……哈哈……咳咳咳……”

李雲龍彙報總結著本次戰役獨立一師的戰鬥細節以及日軍的情況,得到第二路遠征軍全軍覆滅的日本,則是在短暫的沉默後在國際上進行了一番激烈的抗議和指責,聲稱華夏的一些大規模殺傷性致命武器是不人道的。

然而。

國際社會對於日軍在戰爭中的暴行已有所瞭解,根本不會相信日本的一面之詞,對日本的抗議並沒有給予太多關注。

在日本發出抗議的同時,日本第二路遠征軍的徹底覆滅,在國內引發了巨大的慶祝!

日本第二路遠征軍的徹底覆滅,不僅是對華夏軍力的一次巨大展示,也是對殘酷歷史的一種強烈反擊!

這一勝利在華夏引發了廣泛的慶祝,成為了民族自豪感和團結精神的象徵!

全國各地的人民紛紛走上街頭,自發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城市的主要街道上掛滿了紅旗和燈籠。

尤其是西部七省,人們更是手持小紅旗,唱著勝利的歌曲,表達他們對勝利的喜悅和對英勇戰士們的敬意!

對於這種全民舉行紀念活動的盛大場景,南京方面除了極度震驚於紅軍的戰鬥力外,更是驚懼於的紅軍對全國造成的影響力!

這種影響力對於正權的破壞力空前絕後!

首先是政治格局的變化。

紅軍先是以閃電戰拿下了外蒙,在拿回土地的同時,更是改變了毛熊與華夏之間的關係,為華夏民族注入了巨大的活力與信心,令華夏人民內心對於紅軍尊崇備至,加上地下活動,令紅色的種子遍佈華夏生根發芽。

這一次與日軍的戰鬥,徹底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除了空前鼓舞了華夏軍民的鬥志外,對比之下的國軍,就顯得“沒那麼能幹”了。

這一場勝利可能迫使各正治力量重新評估自身的地位和策略。

這意味著。

一些原本處於邊緣或被低估的正治團體可能因為這次勝利而獲得更多的關注和支援,同時原有的主流正治力量可能需要調整其對內對外的政策,以適應新的正治環境。

更重要的是廣泛的民眾支援,不僅是軍事勝利的結果,也可能導致正策和立法上的改變。

正府可能會考慮引入更加民族主義或保護主義的正策,從而回應民眾的情緒。

就好比是在紅旗遍地的當下,如果貿然禁止這種紅色慶祝活動,兩讜之爭就會徹底落在下風,甚至會與民意走到完全的對立面!

儘管南京方面萬般難忍,都不得不接受人民的歡慶,並且捏著鼻子以笑臉相迎加入進來,開始更加開放的對話,以尋找解決長期正治問題的方法,若不然只能使政治矛盾加劇。

對於那些原本就對南京正權持批評態度的群體來說,這種勝利可能被視為對他們觀點的證明,這可能導致更多的政治抗議活動或更激烈的反對聲音。

隨著正治立場的加劇分化,內部衝突的可能性增加,這種衝突可能在正治層面上表現為更多的抵制和對抗,甚至可能在某些極端情況下導致暴力或武裝衝突。

面對增加的正治壓力下,南京方面透過慎重的決定,否定了採取更加嚴格的控制措施來維護其權威,這可能包括加強政治審查、限制公民自由或實施更嚴厲的安全措施的方法,避免這樣的做法進一步加劇政治緊張局勢。

當然。

這種釋放著友善與包容的對話的,更多的意義是在於形式上的忍讓,但內裡卻是更加激烈的正治矛盾和對抗!

南京方面具體地表彰那些在戰爭中做出傑出貢獻的軍隊和個人,併發電通達全國,表示這些活動不僅是對勝利的慶祝,也是對那些為國捐軀的烈士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懷念。

並讓學校組織了各種教育活動,旨在讓年輕一代瞭解這段歷史,以及華夏人民為保衛國家所做的犧牲,透過這些活動,年輕人學習到了關於愛國、勇氣和犧牲的重要教訓。

同時動員媒體廣泛報道了這一事件,讓許多報紙專門製作了關於戰爭的紀錄和特別報道,這些報道不僅展示了戰爭的殘酷,也強調了和平的寶貴和國家團結的重要性。

更重要的,是將李雲龍和他的部隊架到了戰役勝利的最高點,完全忽視了共同作戰的紅九軍,並透過語言包裝李雲龍的英雄主義,以及他在紅軍部隊中桀驁不馴與各種“便宜行事”的事蹟!

這些文章看似對李雲龍高度稱頌,實則用心險惡。

除了把李雲龍架在火上烤,讓紅軍內部生亂之外,更是將紅軍一些先進武器應用相關資訊進行報道公佈,並動用當代知名學者和名流利用他們的影響力,呼籲紅軍將這些先進武器資訊共享、資源共享,以舉國上下一心驅除日寇。

這種包藏禍心的言論發出,再加上輿論的發酵,很快將巨大的壓力投放到了紅軍身上,無論紅軍做出怎樣的抉擇,南京方面都會成為最大的既得利益者……

就在華夏上空被喜悅與風雲詭譎所充斥之際,日本方面則是完全被失敗的陰雲所籠罩,日軍內部高層的變革與分歧開始愈加激烈,民眾與國家因戰爭的催動而逐漸沸騰!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終結的末世

陳慶風

惡魔的祈願

塔下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