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暫時先回右北平吧。”

袁尚想了一會兒,只能這樣安排審配了。

雖說這個人不聽他的話,但是絕對忠誠。

無論對他還是對袁家,根本沒得說。

“多謝公子。”

審配交出兵符,卸下佩劍。

與幾名一起作戰的將領交談之後,便離開了前線。

“正南兄。”

逢出來相送,對於袁尚的行為也是頗為無奈。

“元圖啊,公子不想讓我待在這裡,也只有你能繼續勸阻他了,切記,一定不要出兵。”

審配也不想離開,他留在這裡還是有點用的。

但袁尚態度堅決,他不得不走。

臨走之際他還告訴那些將領,能不出兵儘量不要出兵。

唯有防守,等待時局變化,方能重振袁氏。

“郭圖真乃小人,若沒有此人公子也不會這般行事。”

“罷了,不提他了,我走了。”

審配拱拱手,牽著戰馬離開。

清河郡。

曹操收到審配被裁撤,袁尚親自領軍的訊息。

“小兒不知天高地厚。”

他搖搖頭,審配還是有些才能的。

現在將其撤走,恐怕袁尚很快便會戰敗。

“調集青州兵馬, 前往冀州各郡縣駐紮。”

“是要與董曜開戰了?”

夏侯惇有些激動,他等這一天等了好久。

“開什麼戰,袁尚完了,整個幽州將會淪陷,以防董曜突然發難,我們得提前做準備。”

曹操一番話,成功把站起來的夏侯惇給按下。

即使真要對董曜用兵,也不是他來做出頭鳥。

孫策和趙雲爭奪襄陽,孫策是第一個對董曜發起攻勢的。

所以他著什麼急,等著就行了。

不久後,審配來到右北平東邊的遼西。

這裡目前歸沮授管理,因為此人忠的是袁氏,而不是袁尚。

袁尚得勢後,就將其安排到了這裡。

沮授來到此地後將其治理的極好,又聯合了之前逃走的烏桓人。

即使右北平丟了,這裡也能成為袁氏後退的第二條戰線。

“正南兄,你不是在前方駐兵,為何會突然來這裡?”

沮授聽聞審配來了,出來相迎。

“有小人作祟,加之公子心智不成熟,我不得不離開。”

審配略帶苦笑,將最近發生的事情告知。

沮授聽聞眉頭緊皺,袁尚還是太年輕了。

想要證明自己比袁熙要強,並非急於出兵這一條路。

再說了,袁熙早就沒了與他爭奪繼承人的雄心壯志,否則也不會主動退出。

都已經這樣了,又何必去浪費人力,財力,大動干戈。

審配說的沒錯,袁氏現在勢力最弱,仰仗的不過是地勢,外加曹操對董曜虎視眈眈。

他們更需要堅守不出,等待時局變化。

袁尚聽信讒言,恐怕要出變故。

“郭圖真乃小人……”

沮授自認為算是君子,從來不會在背後說人壞話。

但郭圖這個人的所作所為,就算是他提起也得罵上一番。

“不提這種人了,可有田豐的下落?”

沮授是最先離開鄴城的,對於後邊的事情知道的並不多。

“還被關在鄴城裡,這個傢伙倔強的很,就算是被人抬著見董曜,也是緊閉眼睛,一言不發。”

想起這幅場景,回憶起被抓的這段時光,審配竟然覺得還不錯。

最起碼沒有受到虐待,董曜對待戰俘還是不錯的。

只是田豐太倔強,跟他一樣被抬著過去,服個軟也能放回來。

“公子不聽勸阻對敵開戰,戰敗只是時間問題,即使有遼西作為屏障,也難以阻擋敵人,不知你有什麼打算?”

沮授目光長遠,已經能看出袁氏的光景。

勸阻?

不可能的,連其親信審配都不聽,他去說有什麼用。

“不跑了,被抓就被抓吧,若留我一條生路,便回到魏郡度個晚年。”

審配雙眼無光,真到了遼東,恐怕這輩子都無法再回家鄉。

什麼叫做喪家之犬,這就叫喪家之犬。

他就算死,也要回到冀州之地死。

“仁至義盡了。”

沮授拍了拍審配肩膀,他的想法也一樣。

袁氏,終究是沒有辦法回到當年袁紹的鼎盛時期。

袁譚一死,始終沒有人能接過袁紹的大旗。

袁熙不錯,懂得審時度勢,聽從別人的勸阻。

只可惜沒有佔到先機,讓袁尚獲得所謂的袁紹遺囑。

這東西真不真不重要,重要的是最後誰在袁紹的身旁。

兩人閒聊之際,西邊的訊息傳了回來。

袁尚親自領兵出征,接連戰勝張遼。

佔領小半個冀州的曹操調集青州等地兵馬,往各郡縣駐紮。

“曹操為何動兵?”

沮授思忖片刻,始終想不明白。

難道說是看到袁尚從未敗過,想要與之聯合起來趁機攻打董曜?

這應該不可能。

曹操這麼精明的一個人,知道董曜代表的是天子。

就像他屢次偷襲袁紹一樣,明面上也是站在了天子一方,認同董曜剿除逆賊的決策。

所以有了師出有名的機會,現在配合袁尚根本不可能。

“因為公子要兵敗了,他得防備著董曜。”

審配早就預料到了曹操的想法,現在動兵不過是為了自己。

但這盲目的動兵,只怕是會給袁尚一個錯覺。

什麼錯覺?

就是我要出兵了,但不是幫你。

如果袁尚那邊的人看不出來,認為曹操是想進攻董曜。

一旦大軍集結起來想要響應曹操,那麻煩就大了。

右北平大營。

袁尚與張遼開戰數次,其中贏多輸少。

他也明白了一個道理,不是他和審配的能力強。

而是張遼太弱,弱到沒有董曜的幫助,連打贏他的機會都沒有。

似這般能耐,想必傳聞中的那些戰績,也是吹噓的吧。

“來,滿飲此杯,再去叫陣張遼。”

袁尚舉起酒杯,對兩側的文武說道。

“敬公子。”

一時間整個大帳充滿了歡聲笑語,調侃張遼之聲。

加上曹操動兵,袁尚彷彿看到了董曜兩面受敵的場景。

這與當年董曜和曹操,一起進攻袁氏何其相像。

“公子,敵將張遼前來挑戰。”

傳令兵來到大帳,打斷了眾人的推杯換盞。

“還敢來,我看他是沒輸怕。”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墨幽雪韻的新書

墨幽雪韻

啟凌堀歌

伶晝

一切皆有始終

愛吃瓜的醬芋子

雲落有山

葉三郎

穿越陌生世界第一天爆發了喪屍危

Clovely

猜猜讀書會發生什麼

326都學不會存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