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你們!”

曹操指向眾人,手指微微顫抖。

這些人對天子,大漢沒有一絲敬畏之心。

一個個高坐於帳內,談論的不是如何擊敵,而是瓜分洛陽。

笑話,真是天大的笑話。

與這些人謀事,真是他此生的恥辱。

相信這些人匡扶漢室,就是痴人說夢。

“哎。”

曹操深嘆一口氣兒,甩袖離開大帳。

他也看出來了,這些人根本就沒有匡扶漢室的想法。

所求的不過是個名聲,待日後回到自己地盤。

也能說一句當年十八路討董,我便是其中之一。

雖沒有徹底擊潰董卓,但我也曾為匡扶漢室出過一份力。

真是豎子不足與謀。

“孟德,何故如此?”

夏侯惇見曹操獨自回來,臉色極差。

“董卓擄掠天子西遷,我等再無機會迎回天子。”

曹操端起酒一飲而下。

見狀,曹操帳下幾名謀士上前,說道:

“董卓弄權,大漢威信盡喪。”

“漢室將危,非我等之過,也非我等之力便能匡扶。”

“現今十八路聯軍,各懷心思,視漢室於無物,公,又何苦做那忠臣來哉?”

曹操掃視眾人,他又豈能不知這個道理。

早年黃巾起義之初,大漢輝煌不再,割據局面已經形成。

亂世來臨,對於各地諸侯,卻是盛世。

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實現心中野心。

此等情況已經無法遏制。

如果他不想被吞併,那就只能成為眾諸侯那樣的人。

等他建立起自己的勢力,也能迎回天子,重振大漢雄風。

想到這,曹操恢復鬥志。

可惜人是會隨著時間,形勢而轉變。

當一步步獲得權利,達到政治政權中心時,也會像董卓一樣,開始自己的把持朝政之路。

···

虎牢關。

董卓已經離去多日,洛陽內的留守之人,不斷往虎牢關送來加急書信。

洛陽一些留守官員認為董卓走了,往日收斂的氣焰逐漸囂張起來。

甚至有人開始招募私兵,其目的昭然若揭。

若是董曜再不回洛陽一遭,恐怕無法鎮住那些人。

董曜翻看書信,心中殺心大起。

看來是好日子過久了,這些人又飄起來了。

真以為只有董卓殘暴不仁?

那他們就大錯特錯,殺起人來,他董曜比之更甚。

“公子,應當早日歸洛,待時間久了,恐生變故。”

徐榮接過書信,看完後提議道。

董曜又何嘗不明白其中道理,此時能用的人不多。

他在思考,歸洛後必然還得回來,到時誰能鎮守洛陽?

徐榮?

不行,這是一員統率之將,必須留在虎牢關。

胡軫?

這人雖對他忠心,但能力不太夠。

呂布更不用想,衝鋒陷陣還用得上他。

“我先回洛陽再說。”

思忖片刻,董曜覺得不能繼續拖延了。

相比較關外的諸侯,顯然洛陽那邊更急。

據他猜測,關外諸侯也在等。

等涼州那邊大亂,連同洛陽也受到影響,到時他們再群起而攻。

這一趟回去,不僅是要解決洛陽的不忠官員。

還要把留守虎牢關計程車卒家屬集中起來,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老老實實在虎牢作戰。

為保證將士忠誠效命,無論是將領,還是士卒家屬,一定要,控制住。

劉備,曹操可都幹過這種事。

這也足以說明,此法子可行。

不然這兩個聰明人,又豈會做這種費力不討好的事。

因事態緊急,董曜此次回去未帶一兵一卒。

···

洛陽內部高階別官員被董卓帶走,獨留中下級官員。

因董卓遷都的很快,他們找準時機,趁洛陽無主,準備發動一場叛亂。

“我已經與武庫令商議妥當,待我等準備完全後,他將開啟武庫門。”

南宮衛士令趙崇將眾人聚集到一起,說道。

他的上司已經前往長安,他與北宮衛士令便是宮城內掌兵之人。

先前他們二人便不滿董卓,此時董卓離開,洛陽無主,正是他們起事之時。

而他們手下七門司馬,皆與他們同心同德,否則也不敢貿然起事。

“城門校尉乃是董賊留下的人,我與他手下司馬是好友,已經約定好,起事之時於宮內點火,他便率手下門候誅殺城門校尉,控制城門,到時我等大事可成!”

北宮衛士令越說越激動,彷彿成功就在眼前。

“他手下門候可信任?”

趙崇有些擔心,此事事關重大。

人多嘴雜,知道的人越少,對於他們越是有利。

“放心,絕對可信任。”

面對同僚信誓旦旦,趙崇也只能答應。

沒有城門司馬,即使他們起事成功,拿下皇宮。

到時候城外駐軍也能入城,輕而易舉剿滅他們。

此事能否成功,全靠那同僚的司馬好友。

一旦洛陽被他們拿下,到時便可切斷虎牢關的軍糧。

憑藉洛陽的積蓄,足夠他們堅守三年以上。

若董曜率兵回攻,相信在這種情況下,關外諸侯一定會有所察覺,便可一舉拿下虎牢關。

到時董曜被剿滅,諸侯進駐洛陽,與長安董賊對峙。

他們便是功臣,拜將封侯,指日可待。

·······

董曜從未抵到過東漢首都,一直身處虎牢關。

他一路疾馳,來到洛陽城外。

初次抵達東漢首都,他頓時被這氣勢磅礴的洛陽城所吸引。

董卓留給他的洛陽,堪比千軍萬馬,這是最寶貴的財富。

“什麼人,膽敢亂闖軍營?”

董曜並未進城,而是來到城外大營。

駐紮在這裡的人正是張遼,所率領的何進原部兵馬,禁衛軍。

他因仕途不順,整日悶悶不樂。

雖說如此,卻也沒有疏忽士卒的操練。

“讓管事之人來見我。”

董曜取出虎符。

“請稍待片刻。”

看門士卒見到虎符,當即轉身入營。

片刻之後,一校尉急匆匆跑過來。

“您是?”

“我乃董曜。”

“拜見公子!”

校尉見狀,趕忙躬身行禮。

他是董卓留下的親信之一,與張遼共同在此駐軍。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量子塵埃

終焉之龍

魔道小狐妖

南宮司宇

書生酒劍仙

我真的不是李老師

夕映江中影

素蕊

重生歸來我與綠茶姐姐鬥智鬥勇

北山的風雪

繁星的若塵

秋雨一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