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優先生,許久未見,祖父很是想念您啊。”

董曜命人喚來李儒,這老小子一直都待在幽州。

出征前,董卓沒有迷糊的時候,還唸叨著李儒來著。

畢竟是曾經的老夥計,也是一同挨天下人唾罵的戰友。

“多謝相國掛念。”

李儒聽聞董卓甚是想念他,一時間極為的感動。

此地事務繁忙,一直以來他不曾離開,也未有時間回去探望。

聽聞相國年老體弱,昏昏沉沉,也不知能否再去見上一面。

“祖父病情愈發嚴重,若是此地事情結束,先生可回洛陽去與祖父見上一面。”

董曜也不想董卓臨死前,連自己都老夥計都見不到。

“臣明白。”

李儒聽後,抬起衣袖擦了擦眼角的淚水。

“自鮮卑分裂,自相殘殺後,北方局勢大好,但近期這些人居然團結起來,這局面我不想看到。”

董曜也知曉丟出去一個可汗的稱號,幾個鮮卑首領會來爭奪。

但如何丟,還得與李儒商量一下。

“可在鮮卑族群中散佈謠言,封加利為新任可汗。”

李儒在幽州已久,主要任務便是盯著北邊的鮮卑人。

對於這些人中誰兵力最強,擁護者最多,他都極為的瞭解。

“這是?”

提起加利,董曜對於這人並不瞭解。

他記得當初給莫護持兒子冊封的時候,好像有這麼一個人。

“此人乃是莫護持第三十六子,與莫護持最為相像,很是得人心。”

李儒見董曜不知曉,耐心的為其皆解釋道。

“真是個牲口。”

董曜笑了一聲,這莫護持真是能生。

他的後院中有那麼多妻妾,也不曾生到三十六子啊。

這老登真是怕自己死了,沒有後代能繼承他的位置。

可也不想想,能不能活著都是個問題。

“安排人傳出去,我甚是思念舊友莫護持,想將這個什麼加……加利封為可汗吧。”

這下董曜明瞭,該把誰給推出去當靶子。

莫護持與他的關係,怎麼說也比干兒子騫曼要強。

當初莫護持被殺的時候,他還曾經安排人去弔唁呢。

說莫護持是好友,倒也說的過去。

“謹遵夏王之命。”

李儒聽後,躬身後退,即刻去安排人散佈謠言。

“權利,真是個好東西。”

董曜站起身,不由得感慨道。

他看向站在底下的莫護跋,這一番算計,對方似乎並沒有什麼異議。

相反,莫護跋心中還極為的高興。

最起碼他的兄弟們不會聯合起來,先對他下手了。

至於董曜如何議論,羞辱他的父親,他更不會放在心上。

誰讓他的父親,就是他自己殺的呢。

若是這個時候為父親鳴不平,倒顯得他是個虛情假意之人。

“莫護跋,我可是幫了你一個大忙。”

董曜停在這名異族將領身前說道。

“多謝夏王,小臣再加一萬人馬。”

後顧之憂已經被解決,為了幫助董曜統一冀州,莫護跋甘願助戰四萬鮮卑士卒。

“願你我兩族友誼長存。”

對於莫護跋的無私,董曜極為的感激對方。

除了迷戈,這是第二個願意主動來幫他打人。

以往的騫曼,莫護持就像驢一樣,不拿鞭子去抽,根本不知道往前走。

沙摩柯也算一個,只是這傢伙相對迷戈,莫護跋來說,比較多弱小罷了。

“願你我兩族友誼長存!”

聽聞此言,莫護跋單膝下跪,恭聲說道。

能被董曜看重,是他的榮幸,也是他莫護一族的榮幸。

安撫完幽州計程車卒後,董曜準備再次離開。

接下來他就該回到洛陽,準備一下進攻兗州的事宜。

“夏王,能否將此劍一併帶回。”

張遼尋到董曜府邸,拿出一把精緻的佩劍。

在幽州駐兵許久,他不曾回去見一面自己的兒子。

正巧董曜回洛陽,他也好讓其捎帶手。

“放心,我會交給小虎。”

董曜接過佩劍,拍了拍張遼的肩膀。

這些個老部下的家眷,全都住在洛陽。

別說一年見一次面,就是兩三年也難以見到一次面。

“多謝夏王。”

張遼露出笑意,躬身施禮。

打完仗他就回洛陽親自看望兒子,到時候父子也能夠團聚。

“你跟我還需要客氣嗎?”

董曜一把抓起張遼的胳膊,將對方拽起。

如果他想跟這些將領們拉開距離,一句‘本王’便足夠了。

“走了,若是我破了兗州,相信你與奉先也能攻破冀州,到時候,青徐再會!”

上了戰馬,董曜又轉過身對張遼說道。

“青徐再會!”

張遼拳頭握緊,開春後一整年的時間,他一定破了冀州,絕對不會拖到第二年。

前往冀州的路上,董曜一行人便見到甄氏家族的車隊忙碌起來。

不用說,車內裝載是各地運送回來的錢財。

為了打明年的這一場仗,甄氏直接豁出去了。

傾家蕩產,也要全部拿出來給董曜的大軍。

他們家的甄宓,可是為董曜孕有一子,做個貴人綽綽有餘。

即便是貴人,那也在皇后之下。

“夏王,這甄氏真是富有。”

一路上,看著來來往往的甄氏家族車隊,眾人簡直是大開眼界。

他們不是沒有見過世面,而是甄氏家族實在太過龐大,富有。

一路從幽州到了河內,還能看到車隊前往魏郡。

這個家族究竟有多少財富,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現在的甄氏都如此富有,倘若夏王打下天下來,再回報甄氏一番,我都不敢想象那是何等的光景。”

“過個百餘年,只怕是又會出一個世家大族。”

“何止世家大族,依我看四世三公也不為過!”

眾人趕路十分煩悶,便開始了閒聊。

董曜默默聽著,臉色略微有些難看。

他不是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之人。

歷史上朝代的經歷,都彷彿歷歷在目一般。

就比如袁氏,若是沒有董卓,取代漢朝的說不定便是袁氏。

而這些幫他打天下的將領,因為自身而讓母族強盛的外戚。

他活著的話,這些將領,外戚斷然不必擔憂。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網遊:我擁有三大神級天賦!!!

一名新人作家

那些年遇到的那些男生

林溪林溪

白雲千載,黃鶴復返

覃柵

天賦守時人

妖怪別跑

末世危機,我靠屏障無敵

七夜的夜

重回12:靠直播擺地攤發家致富

小肘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