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來之後,李建一直思考,如何控制一家期貨公司。

收購?控股?左右為難,拿不定主意。

總之就是一定要保證自己的資金安全。

算了,集思廣益。

找陳思思和劉若菲、王晶晶等人一起思考。

就在這個時候,陳清揚找到李建。

“李總,下午的時候,我一直在思考,您為什麼一直要做多銅期貨。聽您上次在分析會上講過,您在三大市場上都在做多銅期貨?”

李建心想,這女孩子還真的好學。居然這麼有空來問這個問題。

“清揚,你比我大兩歲吧。以後別用‘您’字,用‘你’字。大家都是平等的,不用敬稱。”

陳清揚尷尬地笑了笑。

“還不習慣。”

李建看著她,就想到了曾經的自己。

自己初到社會的時候,也是一臉的青澀。

“慢慢來。對了,剛才你問我,為什麼要做多銅是吧?”

陳清揚點點頭。

“嗯。”

“上次,我們都分析得很明白了。主要是宏觀面上,國際大環境上來說,美國遭到911之後,經濟受到重創。為了刺激經濟,如果你是美國總統,你會怎麼做?”

陳清揚想了一下:“我會讓美聯儲開閘放水。大水漫灌。”

“誒,這就對了。現在美聯儲已經放了兩年多的水。從2001年末,到2004年初,兩年多的大水漫灌下來,到處都是美元。美元多了,自然物價要上漲了。那麼,什麼東西漲得最快?”

陳清揚想了一下,笑著回答:“原油等大宗商品。”

“清揚啊,要是你,你會選擇原油來投資還是選擇其他大宗商品?”

“自然是原油。”

李建繼續問道:“國內市場有沒有原油期貨?”

“沒有。國內沒有原油期貨。”

李建又問:“那麼大宗商品,除了原油是不是銅最合適?”

“嗯,銅號稱大宗商品之王。一定程度上和股指期貨一樣反映經濟發展的情況。”

李建很欣慰,自己招攬了一個不錯的交易員。不僅長得好看,聰明,還好學。

“嗯,清揚,你的回答很不錯。這樣,銅就成了我們的投資首選目標了。那麼,如果你有大量的資金,你會如何投資銅期貨?”

陳清揚想了一會,還是沒有頭緒。

“李總,你說的,分散投資?哦,就像您一樣,把資金分散到三個市場?”

李建笑道:“清揚啊,不要總用‘您’字。顯得生分。你在帝都生活久了,喜歡用您字。這可能是好的。但是我不喜歡。”

“好吧。我以後改。”

“不用改。就是在我面前不用就可以。在其他人面前,你想怎麼說,怎麼說。”

“好吧。”

李建繼續問:“清揚,你如果做多銅,將要考慮什麼問題?”

陳清揚當交易員已經幾個月了,學得還不錯。因此,飛速地思考起來。

“成本,倉位,交易手法。開倉平倉的點位。還有隨時出現的國際風險事件。”

李建欣慰地笑了,這女孩子,總是給人驚喜。

“嗯,不錯。這些都是需要考慮的。但是,還有一點,那就是人的因素。”

陳清揚不愧是高材生。

“你是說,交易員?”

李建點點頭。

“交易員是一部分,還有期貨公司的員工,比如期貨公司的風控員。他們是可以看到我們的持倉的。因此,我們的持倉在他們的視線之內,我們的任何舉動,在他們的眼中都是透明的。因此,存在持倉被洩露的風險。因此,就有很多逼倉事件。”

陳清揚笑著問:“您說的是國內還是國外?”

“國內有,國外也有。中國的交易員目前還無法跟國外的那些狡猾的老牌投行的交易員相抗衡。因為對手掌握國內交易員無法掌握的資訊。這就導致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的交易員經常被對手針對性壓制。設下各種陷阱,各種誘空、誘多,總是走不出來。”

陳清揚沒想到,李建的認識如此之深。

“難怪我們的國內的交易員出海這麼難。各種限制。原來有這樣的背景啊。”

李建笑了起來。

“清揚啊,你很聰明,人也漂亮,追你的男孩很多吧?”

陳清揚很驚訝,李建為什麼突然問這個問題。

“哦,有,但是我一個窮學生,沒時間戀愛。大部分的時間不是學習,就是找各種勤工儉學的機會和兼職。減輕家裡的負擔。”

李建對於這種生活深有體會。前世的自己也是這樣過來的。

“對了,李總您剛才說的,誘空誘多,這次又是哪個倒黴的交易員將要被華爾街那些狡猾的傢伙收割?”

李建總不能說是老劉吧,只能撒謊了。

“我也不知道。也不確定。但是每一波大行情之後,總能找到受傷的國內交易員。畢竟,我們的很多大企業出海,無論是套期保值,還是跟人家對賭,或者是套利交易,總之,搞不過外國的交易員。對手簡直就是拿著導彈和機關槍,我們拿的還是清朝的長矛大刀。”

陳清揚點了點頭。

“我也有所瞭解,上經濟史課的時候,許多這種案例有。”

李建繼續解釋:“想要打破這種局面,需要兩個措施。”

“什麼措施?”

“一是收購一家海外知名的交易所,二是提高國內交易者的交易水平。”

陳清揚覺得有點不可思議。

“提高國內交易者的水平,需要大量的時間來積累。畢竟交易員的成長要靠時間來堆積的。但是,收購海外交易所,這個可不是花錢就可以的。”

李建笑道:“清揚,和你聊天,總是很輕鬆。畢竟,你能指出問題所在的關鍵。”

“多謝李總。”

“我的一個猜想,接下來,我們肯定會收購倫敦金屬交易所。”

陳清揚吃驚地問:“您確定嗎?怎麼可能?那可是歐洲老牌的交易所,在世界上地位可比紐約交易所更著名。”

“格局,清揚,格局。沒有什麼不可能的。倫敦金屬交易所,其實有規定,他們的利潤控制在一定的範圍之內。所以,這個交易所的股東都沒有打算從該交易所賺錢。既然不賺錢的交易所,買過來,就比較容易了。”

李建的觀點還是顛覆了陳清揚的認知。

“李總,您說的,有點讓我接受不過來。我得去緩緩,消化一下。”

李建笑了起來。

“呵呵,清揚,世界上一個奇妙的地方。你以為對的,可能是錯的。你以為不會發生的,恰恰會發生。就像我說的,以後倫敦金屬交易所肯定會被我們購買過來。因為我們需要大量的金屬,需要定價權。不惜代價也要買。”

陳清揚終於明白了,特別是“不惜代價”四個字,讓她知道,交易這件事,不簡單。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頃刻心動

酒間花

天命未定

棲江

祈慕

時湎

第七次再見

滿洲

非凡世界之七界島

紫月國的陳小姐

劍中第一帝

情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