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謝父又放緩語氣,放柔聲音道。

“不過,你娘擔心的也不是沒有道理。”

“外頭人多,人心也複雜,萬一人家花心思地想要對付你,你雙拳也難敵四手。”

“總要你身邊有人照應,我們才能放心你出去。”

“就算為了叫咱們兩老安心,好歹也再安排個人跟著你,也能幫著你照看一下孩子。”

謝青清抿著唇,難以再拒絕。

這份沉甸甸的關心和愛護,令她動容的同時,也只能聽從。

她也不願意傷了他們的心。

可是到底由誰陪同她一起去呢?

一時謝青清並沒想到合適的人。

就在她在腦海裡思索的時候,大哥謝朝陽先開了口。

“我去!”

“我陪著妹妹去上大學!”

“妹妹你放心去讀書,我來帶福娃!”

然而,他一說完,一家人齊齊用一種古怪的眼神看他。

他掃了大家一圈,納悶不已。

“咋......咋了?”

“我說錯啥了?”

謝青清心裡暖融融的,但還是笑著婉拒。

“大哥,大嫂和小虎子可離不了你,而且咱家分了十畝田,爹一個人也忙不過來。”

“你要跟我去上學,家裡的活可咋辦,總不能累壞了爹吧?”

“而且,小虎子也到了要開蒙認字的時候,他又皮得很,也離不得人的。”

聽了這話,大哥面上也露出了猶豫之色。

確如謝青清所言,到底他已經成了家,有媳婦有孩子。

他媳婦翠娟要是知道他要跟著妹妹去上海,恐怕非撓花了他的臉不可。

他這一猶豫,二哥謝豔陽也忙出聲。

“對,妹妹說得對,家裡的活還需要大哥忙活呢,還是我去最合適!”

然而,卻還是迎來了謝青清的一個白眼。

“二哥,二嫂都快生了,能離得了你?”

“而且生完二嫂還要坐月子,孩子又小你也得在家好好幫把手。”

“要是二嫂知道,你撇下她跟我出去,不知道要多傷心呢!”

說完這話,二哥也為難了起來。

謝青清倒是乾脆把目光落在了三哥謝驕陽的身上。

“要說還是三哥最合適。”

“正好去了上海,給哥尋個好媳婦去!”

說完,謝青清還調皮地衝謝驕陽眨眨眼。

謝驕陽臉一下就紅了起來。

“妹妹你瞎說啥呢!”

就這一下,一屋子都忍不住笑了起來。

大家拿著這個話題逗趣開玩笑,氣氛一下就輕鬆了起來。

謝父乾脆也拍板道。

“那就這麼定了,老三陪你妹妹去讀書。”

“不過到了那邊,也不能閒著,總要再找點活兒幹。”

這倒是提醒了謝青清。

謝驕陽其實不笨,甚至他的記性很不錯,腦子也靈活,就是性子有點跳脫。

到了這個年齡,多少心思也浮躁了些。

如果在家也還好,地裡的活幹完了到處溜達玩也不會有人說什麼。

但是要是到了上海,他手裡沒事兒幹,難保會出去玩,反而容易迷了眼。

思索片刻後,謝青清對謝父道。

“爹,要不讓哥跟著我讀書吧!”

“就算沒考進去,到時候到了那邊,能認字能算術,也能找些輕鬆的活兒。”

“而且聽說學校也缺助教和打雜的,要是他能被聘用上,豈不又體面活又輕鬆?”

一聽讀書,謝驕陽立馬瞪大了眼睛。

“啊?”

“還要讀書?”

“不用了吧,我隨便在外頭找個什麼活就行了,咋還要讀書啊!”

然而,他的反抗是微弱的。

謝父和謝母一聽謝青清說的這個主意,兩人的眼睛一下就亮了。

就連大哥二哥,都忍不住點點頭。

“是該多讀點書!”

“這一次要不是清清把那上頭髮下來的檔案給我講清楚了,我這村裡的事兒也辦得稀裡糊塗的。”

“可見讀書是特別有用的!”

說到這,似乎是回憶起了什麼,他嘆了口氣,帶著幾分愧疚地看了看三個兒子。

“要是咱家條件好,也不至於沒機會讓你們讀書。”

“如今情況好些了,你們卻都老大不小了。”

“本來這兩年想著給老三說個媳婦,你們三兄弟這日子就慢慢自己過。”

“我們幫襯著一點,這輩子也就這麼著了。”

說到這,謝母的臉上也帶了幾分無奈。

三個哥哥卻搖搖頭,沒有一絲埋怨。

“爹說得啥話啊!”

“是我們三個沒能好好孝順您和娘呢,還累你們這麼操心。”

“家裡這大大小小的事兒,還都得您拿主意。”

“沒有您和娘,哪兒來的咱們的好日子?”

三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說得兩老心裡無比妥帖。

謝青清看在眼裡,也忍不住眼眶發燙。

為了不讓大傢伙都陷入到這種低迷的情緒中,她忙轉移話題。

“既然這麼定了,那三哥就準備跟我一塊讀書,回頭我去縣裡的小學弄點教材,我先教著。”

“能學多少先學多少,三哥可不許偷懶!”

這話一出,三哥立馬一臉的哭相。

“妹妹,不至於吧......我這都多大歲數了,還讀小學的書?”

謝青清捂著嘴,一雙美眸笑成了月牙兒。

這事兒確定後,謝驕陽的好日子算是沒了,一大早就被謝青清抓起來蹲馬步背書。

好不容易喘口氣,就要幫著去田裡幹活,等到日頭大了,又得回家跟著謝青清學習。

他的哀嚎聲,就沒有在謝家的院子裡停下過。

然而嚎歸嚎,在謝青清的緊迫盯人的情勢下,謝驕陽卻沒有真的逃避或鬆懈。

哪怕一開始的時候十分艱難,但還是硬著頭皮地學了下去。

謝青清可不是一般的老師,她所掌握到的知識,絕對這個時代的任何一位老師能夠比擬。

透過她風趣幽默,引經據典,深入淺出地講解,謝驕陽漸漸食髓知味,開始主動地學習起來。

而興趣通常是最好的老師,加之謝驕陽十八歲的年紀,卻正是記憶最好,成長最快的時候。

他就像一塊海綿,不停地汲取著能夠學到的所有知識。

加之謝青清的不斷調整和引導,短短兩個月,謝驕陽便完成了小學階段的所有課程。

甚至,在謝青清的提前鋪墊下,數學已經穩步跨入了初中的門檻。

謝青清也透過教授的方式,再次穩固了一下自己的學習。

等到七月十五高考的時候,提前一天來到縣城的謝家人,全家出動,一起送謝青清去縣中學的考場。

由於高考才恢復第二年,加之又是偏遠的縣城,所以參加考試的除了下鄉的幾個知青外,人並不多。

謝父因為“分田到戶”的事兒,也算在十里八鄉都有了名氣,所以不少人見到他,紛紛上前去打招呼。

縣中學的領導正好也在考場外站著,看到謝父也上前去握了握手。

在得知謝青清要高考的時候,還不忘大肆誇讚了一番。

但謝父哪有心情寒暄?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我在橫店當導演

華仔

這一定不是幻覺

貘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