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9章莫問世間有無神,古今多少飛昇人

太安城中,太和殿上,一個以“秉直”著稱的科道言官被拖了出去,他的慘叫聲不斷傳來。

而端坐於龍椅的趙惇,臉色越發的難看。

徐信這般殘暴不信的跋扈之舉,肯定是不得人心的,按理來說他應該高興才對。

只要他趙家能獲得最後的勝利,日後就算是把徐家滅門,都不會有人覺得過分。

但前提是,他趙家得能滅了徐家,他趙惇得能過了今日這一難。

“褚祿山“八叉”之名,朕亦是曾有聽聞,雖說武將諡文不合禮法,但念及其北逐莽奴之功,倒也可追贈“文貞”.”

龍椅上的趙惇雖然心情很糟糕,但還是裝成一副平靜的模樣,慢悠悠的表示能追贈褚祿山“文貞”諡號。

他的話語落下,雖然還有很多文官不滿這道旨意,但思及先前那個被打斷腿傢伙的下場,倒是沒有再有硬骨頭站出來死諫了。

“還真是讓人失望啊!”

徐信等了半響,忽然搖了搖頭,繼續說道:“滿朝文武,權貴朱紫,平日裡張口規矩,閉口禮法,到了死生之事前,原來也都是……貪生怕死,盡是一群衣冠禽獸.”

“西楚姜家亡國,尚有劍侍陪葬。

而現在這樣的一群人,哈哈哈……”

“包括……我元本溪這條命,甚至是……陛下遜位.”

“人家是兔死狗烹,鳥盡弓藏,你是鳥都沒獵盡就想著毀弓,心胸狹隘至極,還不如北莽的一個老婦人。

身為一國之君,卻說甘願為一個黃門郎的傀儡木偶,皇帝的臉都讓你丟盡了.”

“你還有什麼條件.”

“趙惇,你也配稱朕?”

“夠了!”

龍椅上的趙惇忽然暴怒站起,厲吼道:“徐龍象,朕真心誠意與伱和談,沒想到你竟如此無理跋扈.”

徐信這時卻突然變臉,冷笑道:“趙惇,你以為北涼稀罕你趙家的諡號嗎!”

“主謀便是你趙惇,元本溪出謀劃策,欽天監還有你皇家的一些供奉動手,以及你的皇后趙稚.”

這時一個聲音在太和殿正門處響起,一個蒼老的黃門郎走了進來,他看著徐信平靜的說道:“只要小王爺願意平息怒火,北涼願意退兵,什麼條件都可以談.”

“徐龍象,你給褚祿山要“文貞”,朕同意了.”

“遜位、廢后,趙稚所出,皆貶為庶人……”

徐信都懶得回頭,只是瞅著龍椅上的趙惇冷聲道:“真想北涼退兵,那就徹底清算當年的京城白衣案.”

“我要的,你半寸舌給不起.”

徐信一番話將滿朝文武全部罵了,許多人義憤填膺,想要跳出來卻被“同黨”死死拉住,先前那人株連十族,在場就已經有部分人要倒黴了,要是再來一個,豈不是得倒黴大半個朝堂。

當元本溪說出最後四個字的時候,太和殿內一片死寂,龍椅上的趙惇先是拳頭捏緊,而後彷彿一下錐ブ彌卸崬止πすΦ毓盡了力氣,長長的嘆息一聲。

徐信的話讓趙惇越發皺眉,但他更清楚現在不是發作的時候,便是想要繼續先前的對話。

“小王爺既然不稀罕諡號,那到底是想要什麼呢!”

“來人,來人……”

趙惇相當於被徐信指著鼻子罵,當下哪還有什麼冷靜,便是呼喚著要叫人,很快便有大批人馬欲要衝進太和殿,然而只見徐信輕飄飄的一歡ブ彌卸崬止πすΦ劁,趙惇準備好的伏兵盡數飛了。

徐信寒聲道:“你趙家還有什麼後手?欽天監練氣士?聯絡了北莽高手?叫他們全部都滾出來吧!”

“我北涼不曾叛中原,你這離陽皇帝卻當了賣國賊,還真是可笑至極,知道後世史書會怎麼記載你這昏君嗎!”

趙惇厲聲道:“只要殺了你,滅了你北涼徐家,朕依舊是一統天下的千古一帝.”

“王先生,為天下太平,還請您出手.”

“拓跋先生,按照我們兩國的約定,你們也該出手了.”

趙惇忽然抬頭向著太和殿旁的武英殿方向呼喚一聲,就聽到風聲驟勁,數道不同於皇室供奉的武夫身影出現,為首的一人看似偏矮,但卻雙手過膝,正是北莽軍神拓跋菩薩。

離陽皇帝竟然請了北莽高手來圍殺徐信等人,這是很多人都沒想到的,但也是在意料之中。

片刻後,又是一道身影出現在太和殿內,白髮必須白衣,眼神凌厲身形魁梧,鎮壓江湖數十年,天下第二王仙芝。

天下曾有傳言,王仙芝聯手拓跋菩薩,能夠殺盡武評榜前十的其餘所有人聯手。

這個傳言雖然只是傳言,但也從側面印證了這兩人的強大。

“王仙芝,趙衡請你出手?”

徐信沒有去看拓跋菩薩,後者的出現雖然讓很多離陽之人震驚,但並不出乎徐信的意料,趙家皇帝幹出什麼荒唐事他都不意外,只是區區聯絡敵國高手伏殺,不算什麼大事。

王仙芝說道:“你要報仇、殺人,這些都可以,王某沒理由阻止。

但改朝換代的影響太大,另外王某人還欠趙家一點人情,便只能阻上一阻.”

“徐龍象,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朕為天下之主,願意與你和談,那是給你顏面,既然你不接著顏面,那就莫怪朕心狠手辣,欽天監……”

龍椅上的趙惇只覺揚眉吐氣了,在他大喝一聲當中,無數御劍而來的練氣士出現在太和殿外。

“替天行道!”

“以鎮四夷!”

眾多練氣士共同施法,同時取出一幅幅與真人等高的莊嚴畫像。

伴隨著八個字說完,這些畫像變得靈動起來。

一陣陣煙氣升騰,彷彿是傳說中的仙氣,而這些畫像上的,則是龍虎山天師府歷代飛昇大真人。

莫問世間有無神,古今多少飛昇人。

這些畫像所繪真人,或騎龍,或乘鶴,或扶鸞,曾經都是陸地神仙,而今皆為天上仙人。

世人只知龍虎山天師與離陽趙室同姓,但是其中淵源之深,甚至可以追溯到離陽的開國皇帝,那位皇帝也是姓趙,天師府的趙。

一幅幅掛像無風而動,天地間如同響起一陣翻書聲,畫像外的三寸虛空,出現玄妙漣漪的“水花鏡面”,一位位身穿黃紫道袍的真人破鏡而出。

有仙人負古劍,有仙人手持紫金寶冊,有仙人手捧拂塵,最後出現的三位仙人中,一位騎著祥瑞白鹿,慷慨而歌。

一位面容清奇,頭頂蓮花冠,大袖鶴氅羽衣。

最後的一人,看著極為年輕,三十左右的容貌,眉宇間盡是殺伐氣,手中更是有著一柄符劍。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隨緣鏡

冬至的印花

餘生有迴音

苦味

人在驚悚鬼見鬼愛

彼岸花間

身為掛哥的我,走的竟是反派路線

塵嶕

重逢山上沒有雪

梁瑰詞

最長的電影:心事

耳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