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章 天諭裁決會長安,皇城門前,刺掌死鬥

冬去春來,春去夏來,當盛夏接近尾聲,一則訊息震動天下,西陵神殿忽然派出使團正式出訪長安。

這一次的使團規模,有些出乎世人的意料,竟是由天諭大神官親自帶隊,人數超過百人,包括天諭司、光明司三名司座,還有掌教的私人書記,在規模和級別上來說,算是百年來的最高。

天諭大神官乃是西陵神殿三大神座之一,在昊天神輝普照的世間,尤其是在除了大唐之外的別的國度,他的身份地位甚至比一國之君還要尊崇。

因為天諭神座能夠最近距離的聆聽昊天的聲音,所以他一般不會大張旗鼓的離開桃山,即便是下桃山離開西陵,往往都是悄然入世修行,很少會出現在世人面前,出訪他國更是罕見。

此次天諭大神官出訪的目的地,更是世間唯一敢與西陵平等對話的大唐帝國,而且現在的大唐長安,還有一位裁決神座在,兩大神座共聚長安,這事頓時在世間引發一片潮水般的震驚。

南晉、月輪、燕、宋、大河等諸國皇室,都緊張猜測著西陵神殿此舉的真實用意到底是什麼。

西陵神殿統領昊天道門,在世間擁有億萬信徒,在大唐百姓心目中,也是擁有著極崇高的地位,大唐朝廷自然很重視這次訪問,早早開始進行縝密而細緻的準備。

秋意漸濃的時刻,天諭大神官和他的使團終於抵達了長安城。

經歷了一番繁瑣而講究的程式過後,西陵使團完成了明面上的訪問任務,卻沒有離開的意思,天諭大神官住進了南門觀。

長安城百姓,對夏侯大將軍也不像對帝國其餘三位大將軍那般發自真心的愛戴。

因為數十年來,世間一直風傳夏侯殺俘,濫殺無辜冒充戰功,不知道違反了多少唐律,只是一直沒有證據。

這期間,徐信並沒有去和天諭大神官見面,天諭大神官也沒有去找他,而是一直遠遠的觀察著那位衛光明選擇的光明之女。

雖然夏侯濫殺的並不是唐人,但思維簡單直接的長安百姓,總覺得暴戾算不得是真本事。

清晨時分,在禮部官員熱情的引領下,在羽林軍敬愛目光的注視下,夏侯穿上了一身嶄新的盔甲,帶著數十名親兵,騎馬向長安城。

長安的街道上,徐信聽著長街上傳來的喝彩聲與掌聲,看著剛剛騎馬經過的夏侯背影,笑著說道:“夏侯老了,毫無心氣可言,他活著和死了,又有什麼區別。”

大概是因為這個原因,大唐朝臣並不喜歡以驕縱奢暴聞名的夏侯將軍。

裁決、天諭兩大神座長久的停留長安,除卻大唐之外的世間諸國越發的焦慮不安,事情似乎有些變得尷尬了。

但這個時候,又是一則轟動長安的訊息,剛剛在北疆打出大勝,那位以暴戾強大著稱的夏侯大將軍,即將回京,要解甲歸老。

不過夏侯終究替大唐駐守寒苦北疆數十年,他今日解甲歸老,依然受到了長安城的熱烈歡迎,街道兩側擁擠的人群,不時發出喝彩聲和掌聲。

當秋天回到長安城的時候,那位駐守大唐邊疆數十年,立下赫赫戰功的鎮軍大將軍夏侯,終於回到長安城。

長安城東門前的官道早已灑洗乾淨,莊嚴肅穆樂聲中,大唐親王李沛言帶著文武百官出城相候,更有無數長安名流翹首以待。

春去,夏歸,秋回。

……

徐信初見夏侯時,這廝命令屠殺燕軍戰俘,雖然被他徐某人打敗,但好歹還有股隱而不發的霸氣。

然而今日的夏侯,卻明顯變得蒼老了幾分,雖然穿著一身嶄新的盔甲,雖然他的眉眼依然冷凜而漠然,身軀依然挺拔如山,但他真的老了。

他在荒原沒能得到天書,又被魔宗不斷刺殺,內心疲憊暗傷頗多,自覺無望突破,心氣也是斷了。

“寧缺也去了皇宮,是準備今天發難嗎!”

“唐人的割掌決鬥,這樣的熱鬧,可不能錯過啊!”

長街上的徐信遙望書院,他感知到兩個氣息正在行向皇城,又是飲了一杯早茶,便是帶著自己人一起去看熱鬧。

蕭瑟秋風籠罩著皇城,硃紅色的宮牆在紛飛落葉中格外醒目。

皇城前,數十輛華貴的馬車,守候在宮前廣場外圍,護城河玉欄再往前數百丈便是宮門,那裡有很多人。

今天的大朝會,很多久不參加早朝的大人物們都來了。

大唐親王李沛言來了,軍方領袖鎮國大將軍許世來了,大學士們來了,尚書大人們也都來了,就算是因病休養的宰相,也是拖著病體上朝。

大唐朝廷和軍方所有的大人物們都出現在皇城之前,因為他們要為夏侯大將軍送行。

看著從皇城門洞裡緩緩走出的那個高大的身影,大人物們的臉上流露出很複雜的情緒,有安慰的笑容,有唏噓,有傷感。

這是天啟年間,大唐第一位解甲歸老的大將軍,往上溯百餘年,大概也是唯一沒有任何理由自解軍權的大將軍。

夏侯緩步向城門洞外走去,看著那些同朝數十年的大人和同僚,他沉肅的臉頰上的神情也很複雜。

不過步履頗為輕快,對於自己的情況他心裡清楚,得罪了書院,又在大唐和西陵間橫跳不休,能有現在這樣的結果,已經很好了,夏侯很滿意。

初晨的陽光灑在那些文武大臣身上,端得是一片朱紫,許多衣冠禽獸。

夏侯離開大殿的時候,衝動頂撞了皇帝,他不願屈辱的向書院道歉,並且放言,北疆十幾萬邊軍將士,也不會願意接受這種事情。

這樣的情況,自然是引得不少人討論,許多大人們都在心裡為夏侯鳴不平。勞苦功高的鎮北大將軍夏侯,只因書院大先生一句話,便要歸老於鄉野,這讓素來驕傲的大唐高官難以接受。

今日書院後山的大先生能讓夏侯大將軍歸老,那明日、後日,又該輪到哪位大人?

雖然說皇帝當堂為宣威將軍滅門一事翻案,但朝堂上絕大多數官員都覺得,這件事根本沒必要去深究,為其翻案更是毫無意義。

天啟元年的那樁慘案,在這些大人們的心中,真相如何,那壓根不重要,也根本就不是件事。

他們覺得,書院針對夏侯,肯定是因為夏侯得罪了他們,什麼宣威將軍林光遠一案,那不過是一個藉口和理由。

但這樣的藉口和理由,大唐的這些大人物們不能接受。哪怕皇帝親自下旨翻案,當年犯下了這樁子慘案的夏侯被迫歸老,他們也覺得這件事做的不好,書院不該干涉朝堂,應該得到限制。

硃紅色的沉重宮門被推開,唐國文武從門洞走出後,便看見了站在石橋橋頭的寧缺和桑桑。

當著滿朝“禽獸”的面,寧缺接過桑桑遞來的小刀,用刀鋒刺破自己的左手掌心,然後開始移動,鋒利的刀口在他掌心割出一道長長的口子,鮮血開始滲出,翻出的略白肉皮瞬間被染紅。

這是大唐最為正式的決鬥方式,刺掌死鬥,意為……不死不休。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現代修仙,逍遙三界

灰色的雪

修仙十萬次,我竟成為了仙帝

我是希江

好喜歡你秦霄賢

北邊的方向

鄉村愛情之帶領鄉村發家致富

使用者10111849

逝去的夢啊

她說與故夢

拯救反派勢在必行快穿

volunv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