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阿彌陀佛,貧僧法海

襄陽位於漢水之旁諸河交匯處,若順流而下,一天可到另一規模較小的城巿漢南,再兩天就抵竟陵,自古便為兵家必爭之地。

自江都之亂後,各地的形勢也發生了劇烈的變化。

本已霸地稱王稱帝的,趁勢擴張地盤,原為隋官又或正採觀望態度的,則紛紛揭竿而起割據一方,成為一股股地方性的勢力,保障自己的城鄉家園。

襄陽的錢獨關就是個典型的例子,雙刀錢獨關乃漢水派的龍頭老大,介乎正邪之間,在黑白兩道都很有面子。

當然,這些都是他明面上的身份,實際上他是陰癸派門徒,和常真、法難、遊秋雁一個級別的地級弟子。

楊廣死訊傳來,錢獨關在眾望所歸下,被當地富紳及幫會推舉為領袖,趕走了原先的襄陽太守,自組民兵團,把襄陽治權拿到手上。

錢獨關自知沒有爭霸天下的實力,但際此風起雲卷,天下紛亂的時刻,亦可守著襄陽自立獨行,不用看任何人的面色,左右逢源,大做生意,換取所需,儼如割地為王。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自東漢時,外來佛門紮根中原大地,數百年於中土發展壯大,大隋興起之後,佛門甚至掌執白道牛耳,儼然是影響天下大勢的強大勢力。

襄陽地處南北要害之地,昔年也是佛門香火鼎盛之地。

襄陽甘泉寺,東晉時僧慧遠建寺,後有甘泉洞,岩石嶙峋,泉水出石龍口中,甘冽異常。

馬車的窗簾被微微拉開,裡面的女眷卻是沒有探頭,只是一雙明眸看了看窗外,隨即向著這文士詢問。

當世佛門大行其道,官宦家眷信佛者不在少數。

未曾透過石板橋的一輛馬車外,一位青年文士人物走來躬身問候。

偏偏這樣的風雨天氣,有一大半車馬都透過了,剩下的現在回去,也不太現實。

錢獨關實際掌控襄陽之後拉攏各方勢力,對於本地佛門也頗為看重。

萬幸當時馬伕反應迅速,及時馭馬而過,並未造成人馬損失。

好在這些此次隨行的侍衛下人不少,眾人合力開始對這石板橋進行修復,另外也是有人前往甘泉寺,請求寺眾派人幫忙修橋。

不過因為青石板橋側翻掉一半,這車馬行路就有了難題。只剩下一塊青石板的石板橋,駕馬而過沒什麼問題,可是女眷隊伍之中馬車眾多,不易通行。

“清兒夫人!”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出門方是天晴,及至峴山腳下,已是細雨綿綿,山路難行,雨天路滑。

雖逢亂世,然襄陽之地和平一方,官宦家眷結交遊會依舊盛行。便如今日,襄陽城內眾多世家大族女眷郊遊踏青,共往甘泉寺祭香。

這個文士躬身道:“山雨路滑,這石橋也年久失修,這一次滑陷掉了半邊,我們帶來的人裡面並無工匠,一時半會怕是很難修好。”

峴山多溪流,山道多曲折,有著許多不足丈許青石板橋,不知是年久失修,還是山流滑坡,某位襄陽貴婦女眷車馬經過時,一塊長約丈許青石板驟然滑落。

“鄭先生,情況怎麼樣了!”

“鄭淑明那邊,沒什麼問題吧!”

馬車之中的清夫人沉默了片刻之後,壓低聲音詢問道。

青年文士轉頭看向前邊的另外一輛馬車,片刻後轉頭回道:“鄭大當家並沒有說什麼。只不過,今天原本是我們過來陪她郊遊踏青,舒緩情緒的,卻出現這種情況,想來她的心情不會好。”

“清夫人,這鄭夫人自江霸死後,一直糾集大江盟人馬追殺跋鋒寒,欲要為江霸報仇。此女心思堅定,只怕不是區區拉攏交好,就可以讓其歸心的。”

“這我知道,不過,精誠所至,水滴石穿……”

馬車之內的清夫人說著放下了窗簾,聲音也逐漸稀落。

青年文士的眼中閃過一絲莫名情緒,轉轉頭看向那鄭夫人的馬車之中,眼中有憐愛之色掠過。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

就在人馬停頓,侍衛僕人冒雨修橋的時候,這峴山林間忽然傳來陣陣歌聲,悠長明嘯讓人聞之心神隱動,不自覺看向了歌聲來處。

煙雨朦朧的山林之中,一個揹著竹簍的身影出現在諸人的視線之中。

這是一個和尚,一個舉著傘趕路的和尚,看上去很平凡,但又極不尋常的和尚。

山路溼滑,縱然是常常上山採藥的山客,在這種情況下都要小心行走,這和尚出現之時卻健步如飛,顯然是有著功夫在身。

等到這和尚走近了之後,又是引來陣陣驚呼,只因為,這和尚長的……模樣太好了。

這個出現的和尚,身穿一身平常毫無雜色的白袍,相貌極為俊美,氣質孤高脫塵。

這個和尚一出場就帶給人一種極為特殊的感覺,他的嘴角總是掛著乾淨的笑容,又帶著淡淡的威嚴,予人一種想要接近卻又拒人於千里之外的高深莫測之感。

“原來是風雨毀橋,阻攔了去路。”

這和尚來到現場見了情況,接著縱身一翻,雙足一踏斜坡,非常瀟灑的一個旋身之後,穩穩落於斷裂石橋的一側更低處。

“阿彌陀佛,我佛慈悲!”

這個和尚落地之後宣了一個佛號,雙手合十開口道:“諸位施主,這雨中行路頗不安全,諸位困於此地冒雨修橋,必是著急趕路,貧僧法海,願助諸位一臂之力。”

“大師,在下鄭石如。”

這個時候,之前那個面見清夫人的青年文士上前詢問道:“敢問大師,可是來自峴山之上甘泉寺。”

“貧僧不過一雲遊之僧,正是準備前往甘泉寺掛靠投宿。”

這賣相極好的和尚卻是搖搖頭,聽到鄭石如自報家門毫無異色,倒是讓這青年文士多看了幾眼。

“這雨天陰溼,淋雨之後更易生病,還是先讓貧僧早些援手,以免諸位身染風寒。”

這白衣和尚並沒有和鄭石如繼續說話的意思,而是更關心這塌陷橋板和修橋之人的情況。

“諸位請退開。”

這個和尚對著下方正在修橋的僕從開口,而後一個縱身躍下。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血手蘇敏敏

快樂喵星人

星思千縷

薺白

人間九罪:贖罪者

李的小二

孃親,我那尊貴的爹又來了

吾西墨

無限?嬌氣寶貝他又在憐愛玩家啦

西梅花淚

轉生成武器

quha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