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LA歷經了一點小波折,戰勝了南加大,取得了太平洋十校聯盟常規賽的開門紅。

不過縱覽全域性,這場比賽UCLA贏得還是很乾脆的,可以說,打出了太平洋十校聯盟一線強隊對中游球隊應有的表現。

但開局的那段波折,還是被某些媒體、某些專家抓到了把柄。

《西雅圖時報》是華盛頓大學所在地西雅圖市發行的最火熱的報刊,前兩年西雅圖超音速搬走之後,西雅圖當地的籃球圖騰就只剩下了一個華盛頓大學愛斯基摩犬隊。

因此,《西雅圖時報》對愛斯基摩犬隊的維護,已經是無所不用其極了。

就在太平洋沿岸一片吹捧UCLA的時候,《西雅圖時報》的做法是,非常危言聳聽的細數這場比賽UCLA所暴露出的問題和缺漏——

“雖然UCLA大學棕熊隊贏下了這場對南加利福尼亞大學特洛伊人隊的比賽,但顯然開場,特洛伊人隊已經抓到了一部分棕熊隊的問題,主要是以下兩點——”

“首先,棕熊隊的防守極度依賴韋弗·林,特洛伊人隊利用塔·吉布森把韋弗·林牽制到了禁區之內,他們差一點就能徹底擊碎棕熊隊的防線了,只可惜,他們的配置不夠。”

“其次,棕熊隊的進攻已經成為他們顯而易見的弱環,達倫·科裡森太過復古,朱·霍勒迪即戰力還不夠,喬什·希普嚴重角色化,以及韋弗·林,他真的只會防守。”

說白了就是,進攻端UCLA的硬實力不夠,而防守端,UCLA又太過依賴林大浪,一旦有對手能夠像南加大那樣,用其中一個球員牽制住林大浪,外圍再多幾個爆點,UCLA的防守還真有崩盤的風險。

某些方面來講,《西雅圖時報》提出的這兩個問題,是沒有問題的。

UCLA確實表現的過度依賴林大浪的防守了,且進攻端,他們表現的火力不足。

“但這也不是《西雅圖時報》能夠狗叫的理由啊?”

比賽後的訓練日,林大浪看著手中的這份《西雅圖時報》,歪了歪頭。

主要是,南加大有塔·吉布森,可以把林大浪牽制到禁區,華盛頓大學愛斯基摩犬隊又有誰?

林大浪翻了翻犬隊的大名單——單說內線,犬隊其實也就只有一個瓊·布洛克曼。

單從資料表現來看,已經是大四的瓊·布洛克曼比塔·吉布森還要強一點。

畢竟,塔·吉布森這個賽季也就場均14分近10個籃板以及2個多蓋帽的水平。

而瓊·布洛克曼,場均近15分,外加11個多的籃板,就只有蓋帽不如塔·吉布森,其他完爆塔·吉布森。

只是,很多東西,並不是資料能夠反饋的。

瓊·布洛克曼對比塔·吉布森,最顯著的一點差別就是,瓊·布洛克曼的身高只有2米01,對抗能力放在NCAA還夠用,但對上林大浪這種到了NBA對抗都是一線的球員,他那點對抗能力就很不夠看了。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是,塔·吉布森能打中鋒,瓊·布洛克曼不行。

也就是說,無論瓊·布洛克曼有多麼逆天,他都不可能把林大浪牽制到禁區之內。

而只要林大浪能夠站到四號位的位置,就沒有人阻止他去四處協防和補防、查漏補缺。

並且,就算林大浪衝出去協防和補防了,2米01的瓊·布洛克曼,UCLA剩下的人隨便去一個補防,短時間內瓊·布洛克曼都掀不起風浪。

總結一點就是,《西雅圖時報》並不是危言聳聽,但就算UCLA被擊敗,也不會是華盛頓大學愛斯基摩犬隊。

“不,還是嚴謹一點吧,就算UCLA被犬隊擊敗,也絕不是因為防守。”

《西雅圖時報》橫插一槓子,主要的原因還是,本季的太平洋十校聯盟,真正有冠軍相的,就是UCLA和華盛頓大學這兩支球隊,作為競爭者,輿論戰自然是要提早開戰的。

不過麼,UCLA這邊,他們的本地媒體《洛杉磯時報》自詡全美性的大報,並不願意給UCLA相同的待遇。

這,可能就是大都市的壞處了。

……

擊敗了南加大之後,UCLA的太平洋十校聯盟內的征戰還是很順利的,主要是沒碰什麼強敵。

次戰對沒有未來NBA球員的俄勒岡大學鴨隊,林大浪都沒怎麼發揮,UCLA就贏球了,贏得太過輕鬆,林大浪覺得沒什麼意思。

不過這場比賽,林大浪倒是在進攻端收穫頗豐,他不僅籃下補籃進了一個球,還三次出手三分命中了兩個,命中率如此之高的原因主要就是,對手給他的防守壓迫不夠。

這場比賽他砍下了8分,是他NCAA生涯的得分新高。

除此之外他還有9個籃板,其中1個進攻籃板,1個搶斷以及1個蓋帽,這資料,也是愈發的有模有樣了。

第三戰,對手是季前預測排名中游的亞利桑那大學野貓隊,對手陣中有喬丹·希爾和切斯·巴丁格,可以說這個對手,和南加大一樣,都有能把林大浪牽制到禁區之內的頂級中鋒。

說起來,喬丹·希爾身高2米08,是塔·吉布森、瓊·布洛克曼這三人裡個子最高的。

本季季前賽以來場均18分11個籃板個蓋帽,資料也是最華麗的。

但沒什麼卵用,一方面,切斯·巴丁格外圍的火力比起德羅贊差遠了。

另一方面,類似的問題出現過一次,UCLA又怎麼可能不吸取教訓?

事實就是,打完南加大之後的那段時間,UCLA的訓練重點就變成了,林大浪去禁區主打中鋒,剩下的隊友構成外圍的聯防防線的演練。

有了準備,這場比賽UCLA自然是沒有犯相同的錯誤。

林大浪對位幹爆了喬丹·希爾,要論對抗,或者說硬度,塔·吉布森還是要大於喬丹·希爾的,雖然喬丹·希爾的資料更華麗,但他給到林大浪的壓力,還不如塔·吉布森。

這場比賽,林大浪砍了一個5分15個籃板2個搶斷3個蓋帽的羅德曼式資料,其中,5分有2分來自籃下的補籃,3分是三分線外兩次出手命中的那一次得到的。

15個籃板裡,也有2個進攻籃板,2次搶斷都來自喬丹·希爾,他和塔·吉布森不同,他很喜歡接球以及持球單打。

或許,這就是同樣大三,但喬丹·希爾能夠騙的尼克斯用8號籤選擇他,而塔·吉布森只能等到首輪末被公牛撿走的原因了。

還有3個蓋帽,和揭幕戰一樣,都是改打中鋒之後的收穫。

NCAA的對抗還是弱了一點,對手又喜歡衝框,林大浪只要守在禁區之內,這蓋帽,自然是隨便刷的。

這場比賽,加上對南加大的那場比賽,讓林大浪第一次有了徹底改打中鋒的想法。

主要是他現在的屬性欄,確實改打中鋒更容易刷資料。

而資料這東西,對於林大浪的選秀行情來說,還是很重要的——NCAA各大聯盟的常規賽開打一週,《體育畫報》和ESPN迫不及待的推出了NCAA進入新階段之後的第一期選秀預測榜。

最新一期的選秀預測榜,《體育畫報》如揭幕戰邁克·布林和亞歷克斯·霍恩對林大浪的吹捧,他們第一次把林大浪排進了首輪前五順位。

“狀元還是布雷克·格里芬,這傢伙太穩定了,完全沒有波動。”

“榜眼還是泰瑞克·埃文斯,一個大一新生能夠砍下華麗的資料,他排第二也沒什麼問題。”

“探花換成了雜湊姆·塔位元???”

林大浪看到第三名的位置上赫然寫著塔位元的名字,而《體育畫報》給出的理由是:大夢二代的球風越來越成熟的,頂級的靜態天賦加成之下,他無限的可能。

emmm,林大浪很確定,這肯定又是塔位元身後那個炒作團隊的手筆。

看到這一幕,林大浪就愈發的急迫的要簽下一個選秀團隊了。

事實上這段時間,林大浪也和很多NBA的經紀人團隊會過面,季長海發動了他在北美這邊的關係,找了幾個NBA的老牌經紀人過來。

其中最知名的,應該就是傑夫·施瓦茨了。

傑夫·施瓦茨可以說是NBA經紀人界的大亨了,手底下的NBA球員數量是經紀人圈子裡的頭名,每年能夠賺到的佣金也是NBA經紀人第一。

但林大浪搖頭否決了,原因是,傑夫·施瓦茨屬於是那種業務很雜但雜而不精的經紀人,炒作的事情,他並不擅長。

見了幾個經紀人,林大浪現在最認可的,就是阿聯的經紀人丹·費根了。

要論炒作,丹·費根也算是NBA經紀人群體裡的頭子了。

當年阿聯參加NBA選秀,實話實說他是沒什麼成績的,並且可以說,丹·費根也很清楚,阿聯的實力水平很一般,至少也是對不起他那首輪第6順位的選秀順位的。

而為了避免阿聯露餡,丹·費根天才一般的開創了椅子試訓法,即,他們拒絕了凱爾特人對抗性試訓的提議,而是用一張椅子去模擬防守人來和阿聯對抗。

最後這事也遭到了美國媒體的嘲弄,阿聯因此得到一個椅子男的諢號。

丹·費根的團隊倒是無所吊謂,因為他們成功了,成功的把阿聯推銷到了首輪第六順位,雖然雄鹿也不是他們想要去的球隊。

但至少,從選秀順位來看,他們的炒作還是成功了。

雖然丹·費根的炒作能力很強大,林大浪卻沒有立刻做出決定,原因就是,他對再後來聲名狼藉的丹·費根存有疑慮。

簡而言之就是,這傢伙是個眼睛裡只有美刀的吸血鬼,對他的僱主完全沒有職業規劃可言。

這一點,就是林大浪疑慮很深的一點了。

“還是再找找吧,炒作高手,可不止一個丹·費根。”

林大浪搖了搖頭,把目光重新投向了眼前的這份《體育畫報》之上,探花是雜湊姆·塔位元,佔據第四順位的就是詹姆斯·哈登了。

和林大浪同在太平洋十校聯盟的詹姆斯·哈登,新賽季以來的戰績是2勝1負,他們輸了一場華盛頓大學愛斯基摩犬隊,對同州的死敵亞利桑那大學野貓隊以及對斯坦福大學深紅隊,都取得了比賽的勝利。

個人資料方面,詹姆斯·哈登也很華麗,可以說堪比泰瑞克·埃文斯。

他比泰瑞克·埃文斯還差一點的就是,對強隊他還沒有證明過他自己。

換句話說就是,詹姆斯·哈登下一次證明自己的機會,或者說他迎來選秀預測順位再次暴漲的機會,就是下一次對UCLA的比賽了,或者,他就得等到太平洋十校聯盟常規賽的下一個迴圈再戰華盛頓大學愛斯基摩犬隊了。

林大浪倒是不在意詹姆斯·哈登,哈基石排在他前面,林大浪沒有太多的意見,畢竟哈基石還是有點實力的,這和雜湊姆·塔位元那個炒作狗不同。

哈基石之後,就是林大浪了,首輪第五順位,也就意味著林大浪正式進入到了狀元寶座的爭奪戰中了。

雖然,現在還沒人會把林大浪排到狀元的席位之上,但進入前五,也就意味著林大浪未來有了爭奪狀元寶座的可能了。

而《體育畫報》給出的理由便是——

“韋弗·林的防守影響力越來越大了,可以說他以一己之力把本賽季的UCLA撐回到了爭奪NCAA錦標的熱門行列,並且他還在進步,他新近開發出了籃板能力,外加進步幅度雖然不大但的確一直在進步的三分,以及別忘了,他甚至未滿18週歲,是下一次NBA選秀可能的參加者裡年齡最小的一個,沒有之一!”

年紀小,防守能力加持之下下限高,再加上最近啊這段時間的進步證明了林大浪還有很可觀的上限,這便幫助他進入到了選秀預測前五的行列之內。

而林大浪擠掉的,就是裡基·盧比奧了。

不過《體育畫報》給出的盧比奧掉出前五的理由是很抽象的——他對NBA並不熱衷,選到他需要承擔他未來可能不會加入NBA的風險。

emmm,如果盧比奧明確表示他會加入NBA,那是不是林大浪還要把他的前五寶座讓出來,讓給盧比奧???

最後再瞄一眼ESPN的選秀預測榜——“首輪第8?好吧,那就沒什麼可看的了,pass!”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網遊:天譴之道

給個機會刑部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