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尼克斯,榜眼快船,探花雷霆……

林大浪看著這份選秀順位的排名表,他覺得他看到了一點暗箱操作的影子。

NBA會在選秀抽籤環節做一些手腳,這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也沒什麼爭議。

舉例來說,比較典型的又近在眼前的就是2008年的選秀大會,那年選秀大會之前,曾經的六冠豪門公牛自1998年以後,就已經沉淪了十載,不復昔日的輝煌。

非常巧合的是,那一年,號稱芝加哥之子的德里克·羅斯參加了選秀,聯盟便暗箱操作,把狀元籤給了公牛。

那年公牛得到的狀元籤之所以離譜,是因為公牛前一個賽季的常規賽戰績即便是在樂透區都是排名前列的,他們最終抽中狀元籤,靠的是創造歷史的%的機率。

可以說,德里克·羅斯能夠從芝加哥公牛開啟他的NBA生涯,靠的是聯盟的操作,而不是公牛自身的努力。

另一個實錘是暗箱操作的選秀抽籤,是未來2012年的選秀大會,那屆選秀大會前,新奧爾良的球隊還叫黃蜂,黃蜂的前老闆沒能把球隊賣出去,聯盟被迫接管。

為了能夠吸引到買家,聯盟便允諾了黃蜂的下一任老闆,只要對方買下球隊,下一年的狀元籤就歸黃蜂所有。

於是,2012年的選秀大會,改名鵜鶘的新奧爾良的球隊,得到了狀元籤,以此選中了安東尼·戴維斯。

今年的這屆選秀抽籤,林大浪之所以覺得是暗箱操作,主要是排名前二的球隊實在是太扎眼了。

尼克斯是來自紐約的球隊,快船來自洛杉磯,NBA的兩座大城市都被囊括在內了。

而且,最巧合的是,這兩支球隊目前都處在低谷期。

“裡奇,你覺得,大衛·斯特恩希望我去哪?”

這樣的選秀順位排名,林大浪已經能夠大概猜出大衛·斯特恩這個始作俑者的想法了。

富保羅也一樣,他不假思索的回答:“當然是快船了。”

為什麼是快船?其實理由很簡單,因為林大浪在洛杉磯有著很優質的球迷基礎,大衛·斯特恩要扶植快船,就是希望快船能夠站出來和湖人打擂臺,爭搶洛杉磯的球迷市場。

所以,林大浪和布雷克·格里芬之間做選擇,自然是林大浪更適合去快船。

“但,快船是榜眼,尼克斯才是狀元,這說明了什麼?”

“這說明了,聯盟不覺得你能贏過布雷克·格里芬。”

“他們甚至認為,無論是快船還是尼克斯,他們得到狀元籤之後的第一選擇都是布雷克·格里芬。”

簡單來說,如果聯盟真的希望林大浪去快船的話,那完全可以把快船安排成狀元。

但現在的局面就是,尼克斯才是狀元,快船是榜眼,這就說明了,聯盟甚至都不覺得快船的第一選擇是林大浪。

富保羅聳了聳肩:“其實,這也沒什麼可奇怪的,雖然你的NCAA成績更好,但畢竟,NBA選秀選的不是NCAA成績最好的球員,如果是,去年的狀元郎就該是馬里奧·查莫斯(2008年NCAA錦標賽最終四強MOP)了。”

“NBA選秀的選擇標準,一直都是進攻大於防守。”

說白了就是,即便NCAA錦標賽最終四強的兩場比賽,林大浪都砍了20+的得分,但在很多人看來,他還是一個藍領。

主要是林大浪的得分,是在NCAA的防守強度之下拿到的,而且高分的場次不多,進攻端的得分手段也很單一,含金量並不高。

反觀布雷克·格里芬,中投、近投、面框進攻、背身單打,自己持球突破,亦或是組織進攻,進攻端的布雷克·格里芬各項技術都已經成熟了。

而在NCAA的資料表現來看,得分20+只是他的下限,他的上限,是某場大十二聯盟錦標賽砍下的42分。

所謂邁克爾·比斯利之後NCAA最好的大前鋒得分手這個評價和定語,一定程度上確實是抬高了人們對格里芬的評價。

可以說,只要進入NBA之後格里芬能夠適應NBA的對抗和節奏,他直接就是一個頂級的得分手。

得分手才是全明星,藍領就只是藍領,林大浪此刻的落後,全都是因為人們對他的刻板印象是,他是個藍領。

當然,不提刻板印象,必須承認的是,至少是眼下,林大浪確實只是一個藍領。

“沒事,我有辦法反轉這一切。”

選秀抽籤之後,就是新秀球員的試訓環節了。

萊昂·羅斯還特地飛了一趟洛杉磯,和林大浪碰了面,目的就是要討論一下林大浪試訓的行程。

“我覺得試訓兩家就夠了,尼克斯和快船。”

萊昂·羅斯一來就提出了他的見解,但這是最平庸的建議,因為誰都知道,林大浪的選秀順位即便要掉,也掉不出前二。

富保羅搖了搖頭:“我覺得乾脆一點,只試訓尼克斯。”

富保羅的這個建議就很激進,但這個建議,倒是對了林大浪的口味。

他本來就不是很想去大城市,所以無論是尼克斯還是快船,都不是他心儀的NBA始發地。

但誰讓他想要成為狀元郎呢?這尼克斯,他說什麼都要去試試。

至於說快船,榜眼對他可沒什麼吸引力,有本事快船就別選他,他可以去雷霆,甚至再往下、國王、山貓、森林狼,都是不錯的選擇。

萊昂·羅斯瞄了一眼富保羅,他覺得多日不見,這個曾經的助手變得不太一樣了,這種激進的想法,要麼是天才,要麼是瘋子。

他覺得是瘋子,因為萊昂·羅斯還想說,湖人也給了試訓邀請,尼克斯和快船以外,他覺得還得再加上一個湖人。

新秀試訓,不僅要為了自己的前程搏上一搏,有時候也要摻雜一點人情世故。

在萊昂·羅斯看來,富保羅那種做法,顯得太過狂妄了。

但他沒想到的是,林大浪居然也認可了富保羅的試訓策略——

“就按照裡奇的策略來,不過除了紐約以外,今年的芝加哥聯合試訓,我也要去。”

這一下子,萊昂·羅斯就有點急了,按林大浪的意思來,人情世故什麼的都不顧也就算了,芝加哥聯合試訓也要去?要知道,熱門新秀一般是不去芝加哥聯合試訓的,因為那地方,是存在一些競爭的。

熱門新秀是不願競爭的,畢竟是個人都有狀態好壞的時候,萬一跑去參與競爭的時候狀態不佳,那一切就都毀完了。

萊昂·羅斯並不知道,林大浪之所以一定要參加聯合試訓,是因為他決定利用聯合試訓的舞臺,上演一場屬於他的大秀。

林大浪確定的行程,就已經不可更改了,即便是萊昂·羅斯也沒什麼辦法。

所以最終,萊昂·羅斯是一氣之下直接跑了,把林大浪徹底的丟給了富保羅。

林大浪的試訓行程,便就此確定了,他會在六月初的時候前往芝加哥,參加在芝加哥舉辦的NBA聯合試訓。

之後從芝加哥轉到紐約,參加尼克斯的單獨試訓。

尼克斯的單獨試訓過後,林大浪這“一連串”的選秀試訓,就宣告結束了。

……

就在選秀抽籤剛結束的兩天後,林大浪就在富保羅的陪同下,踏上了芝加哥的大地。

去年選秀,公牛得到了德里克·羅斯,本就處在季後賽邊緣的他們,一舉殺進了季後賽,但首輪戰罷他們即被淘汰,主場球館聯合中心就此空置,正好可以提供給聯盟舉辦這場聯合試訓。

今年的芝加哥聯合試訓,熱門新秀裡,布雷克·格里芬、雜湊姆·塔位元、泰瑞克·埃文斯、詹姆斯·哈登、斯蒂芬·庫裡都沒有參加。

一般來說,熱門新秀拒絕參加聯合試訓,除了有懼怕競爭的原因,另一方面是因為,絕大多數的熱門新秀都有清晰的目標球隊,他們只需要參加對應的單獨試訓。

比如,布雷克·格里芬就只計劃參加尼克斯和快船的試訓,林大浪到芝加哥的時候,格里芬已經在紐約,接受尼克斯的單獨試訓了。

他和林大浪一樣,認為自己不會掉出前二,所以只需要試訓尼克斯和快船。

再比如,詹姆斯·哈登接受了雷霆的試訓,後續他還會去紐約、洛杉磯參加尼克斯和快船的試訓,最後再加上一個國王。

簡單來說就是,哈登不覺得他的選秀順位會掉出前四。

而這,就是大部分熱門新秀的底氣。

剩下沒什麼底氣的熱門新秀,比如斯蒂芬·庫裡,他被認為身體孱弱,很有可能適應不了NBA級別的對抗。

但在NCAA,他的資料表現又堪比布雷克·格里芬。

綜合兩點,庫裡的選秀前景很是撲朔迷離。

但越是撲朔迷離,他就越是要抓緊時間去參加那些更有意義的單獨試訓,而不是聯合試訓。

所以這種情況下,林大浪參加了芝加哥的聯合試訓,就顯得很不正常了。

萊昂·羅斯雖然憤憤而去,卻也沒有完全不管林大浪,林大浪和富保羅剛到芝加哥,就被CAA公司安排的專車接上了。

下榻的酒店也是CAA公司提前訂好的,林大浪休息一晚,第二天出行,也還是CAA公司的專車。

專車接送,直接就把他和富保羅送到了聯合中心的大門口。

而作為今年唯一參加聯合試訓的熱門新秀,林大浪理所當然的在出現的那一刻,就成為了全場的焦點。

芝加哥聯合中心的門口,鎂光燈閃爍,穿著一身休閒套裝的林大浪朝著兩邊揮了揮手。

當即就有記者問:“韋弗,能說說為什麼你會在絕大多數的熱門新秀拒絕聯合試訓的情況下獨自前來參加這場聯合試訓?”

林大浪原本是不想回答這些問題的,但轉過頭他突然覺得,既然要狂妄了,那就狂妄到底。

於是,他轉頭:“因為我不想參加那些浪費時間的單獨試訓,而聯合試訓,就是一個很好的契機,所有想要考察我的球隊,都可以到這裡來,近距離的觀察我,更深入的瞭解我。”

他給的理由很有說服力,但問題是,幾乎所有人都知道,接下來林大浪還會去參加尼克斯的單獨試訓,這就和林大浪現在給出的理由互相沖突了。

記者們隨即就開始了追問:“那你為什麼還要參加尼克斯的單獨試訓?”

殊不知,這個問題,才是林大浪真正想要聽到的問題。

“因為那是我給尼克斯的一個尊重,他們畢竟手握狀元籤,我希望用那場單獨試訓征服尼克斯的管理層,讓他們做出最正確的決定。”

簡而言之就是,聯合試訓前,就站在芝加哥聯合中心的大門口,林大浪發起了對狀元寶座的衝擊。

……

真正的重頭戲,肯定還是在聯合中心內部。

林大浪告別了門外的那群記者,旋即進入到了聯合中心的更衣室,就在更衣室裡,他見到了達倫·科裡森和朱·霍勒迪。

算起來,這兩位可以說是他的老隊友了,畢竟打完瘋三決賽之後就分別了,至此已經有快兩個月的時間了。

故去的,已經故去的,說是老隊友,絕對沒毛病。

老隊友相見,自然是一番寒暄。

朱·霍勒迪很聰明,所有人都對林大浪參加聯合試訓的決定感到迷茫,但他很清楚,林大浪之所以要參加這場聯合試訓,就是要搞一個大新聞了。

不過他還不是很確定,因此他小聲的問了一嘴:“你特麼該不會是想在聯合試訓的時候,秀一把你那能摸到籃板上沿的彈跳吧?”

林大浪笑著點了點頭,沒有否認。

事實上,朱·霍勒迪猜了個八九不離十,他的確是想在聯合試訓的舞臺上,把他超人一般的體測資料,公之於眾。

而這,也是他一直有信心以藍領之身,掀翻“進攻萬花筒”布雷克·格里芬的原因所在。

選秀,或者說NBA,如很多人所言,的確是進攻天賦大於防守天賦。

但還有一件東西,是大於攻防天賦的,那就是身體天賦了。

現階段,幾乎所有人都知道林大浪的身體天賦很出眾,但只有UCLA知道,林大浪的身體天賦已經不是出眾了,而是變態。

變態的身體天賦,就是林大浪有信心絕殺布雷克·格里芬的底牌。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用冰咆哮,席捲靈氣復甦時代

輝耀幽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