嬤嬤語氣平靜,彷彿一個沒有嗅覺的木頭人:“回娘娘,您的湯盅碗蓋上有牡丹圖樣,碗沒拿錯,那隻能是下料的時候搞錯了。”

皇后走出來時嘴都白了:“查出來,給本宮杖斃!”

這麼點小事都辦不好,還讓她丟了這麼大的臉!

“不,不止是她一人,將她全家都給本宮……”

她卻不知,當晚那負責下藥的宮女家暴斃的十八口人中,有兩人只是牢中死囚。

是夜,皇帝久違地來到皇后宮裡,只是不等皇后高興,他便冷著臉道:“安寧忙著讀書和經營鋪子,時間不多,日後再開宴,便不用打擾她了。”

“另外,朕聽說你最近胃口不好?看來是廚下辦差不利,正好最近御廚那裡新教出來幾個徒弟,手藝還不錯,回頭讓德子把人給你送來。”

說完這話的皇帝就點著燈,在書房批了一夜的摺子。

皇后敢怒不敢言,因為她聽出來了——皇帝是在警告她。

果然,次日上朝之前,皇帝又道。

“這些天氣候晝暖還寒容易受涼,皇后既然身子不適,就好好在宮裡將養著,不必操心外頭的事情。”

皇后面色蒼白——陛下是要她禁足!

他定是知道自己做的事了!

只是不知,這般懲罰,是因為她要害蕭苒的女兒,還是因為那碗加了料的湯,原本是要給他的心肝寶貝姬貴妃!

所以那碗湯,是陛下的人動了手腳?

好啊,好得很!!

經此一事,雅居和瀟瀟的名聲同時大噪。

雅居本就是京城貴女們心中最推崇的去處,如今有了皇帝題詞,更是叫她們心生嚮往——好像去了一趟雅居,就能和皇帝陛下扯上關係似的。

本就客似雲來的雅居如今更是一座難求,就連預定的檔期都排到了來年,沈夫人笑得合不攏嘴:“這下好了,看今後,誰還敢強逼咱們芙蓉上門做菜。”

芙蓉也有點做夢似的感覺:“今兒我在門口遇到了許家小姐,當初見了我,恨不得把鼻孔抬到腦門上去,今兒個居然同我打招呼,還叫我‘芙蓉妹妹’。”

她用沒受傷的手搓了搓胳膊:“教我好一陣肉麻。”

沈夫人戳她腦門:“這不是好事兒麼,你如今也是有靠山的人了。”

靠山本人在一旁寫寫畫畫:“這事是我考慮得不夠周全,本以為沈家的分量已經夠重,沒想到夫人已經把雅居做到這般,連皇后都成了潛在客戶,不愧是你。”

沈夫人翻白眼,她可是差點就能接管李家的天才商人,這點小事,哼,就算臭丫頭誇她她也不會高興的!

咧著嘴的沈夫人問:“你畫什麼呢?”

瀟瀟百忙之中抬起頭:“養顏食譜。”

哎她要說這沈夫人就不困了,看著瀟瀟列出來的一干燕窩甜品:“真能養顏?”

瀟瀟撇撇嘴:“什麼啊,燕窩就是燕子的口水,營養還不如雞蛋。”

沈夫人震驚:“這麼說它根本沒用?”

瀟瀟仔細想了想:“也不是完全沒用,效果見仁見智吧,再說你們喝燕窩為的是有營養嗎?”

不等沈夫人回答,瀟瀟自顧道:“富婆的消費都是為了快樂,吃喝梳妝都只圖你開心就好,其他的,不重要。”

她說的好有道理,沈夫人很難不贊同。

瀟瀟又說:“再說燕窩掙的都是有錢人的錢,咱不必虧心。”

沈夫人忽然感覺自己彷彿當了許多年的冤大頭。

第二日開始,雅居推出了包括燕窩在內的一系列養顏滋補套餐,該套餐一經推出頓時大受歡迎,不但京城的貴婦人們爭相預定,就連外地也不斷有人慕名而來。

瀟瀟趁熱打鐵,拉著容衍張羅起連鎖客棧,忙得不亦樂乎。

等皇帝知道這事的時候,他不是很仔細地歸攏了一下瀟瀟這些時日涉獵的範圍,然後驚奇地發現蕭家好像突然脫貧致富了!

他與有榮焉地上門蹭飯,被蕭苒一邊吐槽嫌棄一邊招待得胖了一圈。

眨眼又是一年,邊關的西瓜豐收,產量終於可以滿足關內正常供應,已經頗有口碑的長城貨運往來於關內關外,早把沿路踩透。

但凡不是剛下海的愣頭青,哪家強盜土匪也不敢上門找晦氣——那群煞星可不是好惹的,叫他們生起氣來,直接將匪窩端了也不是不可能。

無論是將關內的糧食送到邊城,還是將關外的西瓜葡萄哈密瓜送往關內,就沒有長城貨運完成不了的使命。

於是關外的百姓再沒有餓過肚子,關內的百姓也活得越發多姿多彩。

沈縣令帶著新稻種幾乎走遍了小半個大夏,在將近兩年的時光中,他不但將皇差辦得漂漂亮亮,還發掘出了一批真正能幹實事的基層官員,在這些人的幫助下,新稻種遍地開花,即將灑滿大夏所有的土地。

皇帝龍顏大悅,順手就給沈縣令又安排了個差事——建造天下糧倉。

羅州堤壩在陳庸的督促下成為一道防治水患的強力天塹,包括水車在內的新農具普及也很大程度上成為百姓豐衣足食的可靠後盾。

一切看來都很安穩,但在不久前的殿試中,皇帝看到了一份讓他滿意至極的答卷。

這份答卷的標題叫——居安思危。

考生細緻分析了大夏各處民生利弊,和那些紙上談兵的表面文章不同,皇帝發現這考生的策論雖然不及其他人辭藻華麗,卻十分具體務實,有不少見解,當真很有可實行性。

看完答卷的皇帝甚至迫不及待就想推行幾條文章中提出的新法,建造糧倉便是其中之一。

殿試那日,皇帝十分好奇地詢問:“居安思危是誰寫的?”

人群中一名氣宇軒昂不卑不亢的少年應:“學生寧安生,是夕江縣考生。”

姓寧?

皇帝看著少年意氣風發的面容,心道不會這麼巧吧。

“寧安生是吧,朕問你,你在答卷上寫的這些地方風土從何得知?”

寧安生道:“回陛下,學生曾隨老師行走遊學,文中所寫雖不一定完全正確,但都是學生親眼所見,親身所感。”

單這一點,就已經是許多考生望塵莫及。

皇帝又問他:“大考在即,你還外出遊歷,不怕耽誤看書的時間嗎?”

寧安生露出個溫暖的笑:“學生的妹……學生的家人曾說過一句話。”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名師指路不如自己去悟。”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薄總,捉鬼後夫人又來蹭鳳凰業火

花花耶

輕歌遠

肥喵有魚

初有萌妃長成記

空聽的階

閃婚後,總裁地位不保

月在哭泣

西施的江湖之旅

福元通達

當仙尊追隨者眾多

芋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