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連日傳來戰報。

大戰第一日,夏國戰損三千五百餘人,餘國戰損三千六百餘人。

大戰第二日,夏國戰損四千餘人,餘國戰損四千三百餘人。

大戰第三日,夏國戰損六千八百餘人,餘國戰損七千餘人。

大戰第四日,休整。

……

乍聽之下,雖然短短三日已經拼掉萬餘士兵,但夏國每次都比餘國死計程車兵少,似乎一直在戰勝的狀態。

餘國此時朝廷內部早已動盪不安,夏皇此舉不過是給餘朝施加壓力,只要皇太子能夠重新掌權,大兵很快就可以撤退了。

或許還能拿走餘國的兩座城池做謝禮。

夏帝心中想得很美。

直到半月後,他收到邊境傳來的急報——承國大軍集結,已經到了夏國的邊關。趁火打劫,這還真是承國能夠幹出來的事。

原本守衛邊境的大軍大部分被派到餘國,如今的邊境守軍僅僅只有兩萬。而對面,承國這次派遣的大軍卻足足有十幾萬。

雙方數量懸殊之大,承軍趁著夏國還沒有反應過來,一路攻城略地勢如破竹,僅僅用了幾日重新到了嘉林關。

夏皇連忙著急各地軍隊支援,派大將前去鎮守。

細數夏國實力,其中總共有1000萬人口,土地遼闊,在承、餘、夏三國中排列第一;兵力總共四十萬,在三國中排列第二。

承國則和夏國相反,土地面積在三國中排第二,卻有兵力五十餘萬。

因此承國短時間內聚集十幾萬兵馬,比夏國快很多。

上次被宋瑞山堅守的天險嘉林關,這次夏帝派去的大將才上任幾日,就被承國用人海戰術堆積,靠著夏國從未見過的投擲器,硬生生拿下了嘉林關。

而夏國和承國之間,總共有兩道險關。

第一就是天險嘉林關。

第二是富江運河。

兩處皆是易守難攻的地方,若是兩處都失守,承國的軍隊幾乎可以在夏國的腹地長驅直入。

“守住,給朕守住!”

此時夏朝上下皆有危機感。各個屬地的兵馬全都調來。

“朕的軍馬驍騎呢?傳朕的旨意,讓軍馬驍騎率兵回國,同兵馬大元帥魏奇前後夾擊,滅了這承國的十二萬大軍。”

夏皇想起了宋瑞山和宋意兩人聯手裡應外合,將承軍打敗的事蹟,想要故技重施。

但是餘國這時候變守為攻,集結著大軍圍攻而來。

兩次都如此。

不論因為什麼原因開戰,最後都會變成兩國圍攻夏國。就好像冥冥之中,有一隻手在操縱一般。

宋書書作為編外人員,在京城之中算是最後知道訊息的人了。

不得不說,傅玄的效率可真高,真是有兩把刷子。

此時已經進展到承國和餘國聯合,總共三十萬大軍壓來,還有源源不斷的增兵在路上。而夏國這才堪堪湊夠二十萬大軍,全部身家不敵承國一國。

危機。

就算是普通百姓都感覺到了危機。

這一次兩國連手,完全就是要滅了夏國的節奏。

舉國開始徵兵,糧草全都蒐集起來運送到前線,全都是為了作戰做準備。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暗黑死靈:帶著小弟砸場子

皮皮蝦蹦噠

嬌軟王妃城樓一躍,攝政王后悔了

川上霧

世子妃你乖一點

盛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