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囡一行人行程緊湊,從越州到杭州,再要趕往明州時,嘉興的牙行遞到平江城的信兒轉到了李小囡手裡,嘉興的織坊往牙行託轉了一批織工要脫手。

李小囡立刻掉頭趕往緊挨著嘉興縣的秀州華亭縣。

晚晴很納悶,嘉興的牙行裡有織工,怎麼去了華亭縣?

李小囡笑眯眯讓晚晴猜,晚晴乾脆利落的拒絕了,她心眼少,猜不著。

“俗話說,商場如戰場。”李小囡給自己倒了杯茶。

“從來沒聽說過這個俗話,這不是俗話說,這是阿囡說!”晚晴不客氣的打斷了李小囡的話。

“你家世子爺覺得這話很有道理。”李小囡笑眯眯堵了句。

“就算商場是戰場,你要買的織工在嘉興,卻往華亭跑,這是什麼計?圍魏救趙?”晚晴撇嘴問道。

她家世子爺會打仗,又不會做生意,世子爺覺得有道理,不一定真有道理。

“差不多吧。第一,你家世子爺的信你看過,織坊停工是因為他們要跟你家世子爺較勁兒,既然這樣,他們停工是出招,賣織工,說不定也是出招。”

“對對對!”晚晴聽的不停點頭。

“那咱們出面接織工之前,是不是先要打聽打聽?”

“那當然,知己知彼麼!”

“咱們去過嘉興,我跟二堂叔還去過牙行,嘉興的牙行知道是咱們要買織工,那嘉興的織坊肯定也知道了買家是什麼樣的人。

“牙行一手託兩家,咱們跟織坊,要是非得偏向一家,牙行肯定偏向織坊,對吧?”

“咱們沒去過華亭!所以!咱們就去華亭知己知彼!”晚晴興奮的一拍巴掌。

“對,還有,華亭的土話跟我們李家集差不多,嘉興的土話就差得太多了,好些話聽不懂。”李小囡笑道。

“嗯?不都是吳語嗎?華亭跟嘉還不一樣?”晚晴驚訝了,她統統聽不懂,更聽不出分別。

“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這句俗話你聽說過吧?”李小囡問道。

“那是說閩南。”

“江南也這樣。”

“你想得真周到。”晚晴一聲讚歎,“怪不得你不怕見史大娘子,你這心眼一點兒也不比她少。”

李小囡斜瞥向晚晴。

“我是誇你,我小時候聽不懂話,跟我阿孃說:某某心眼太多了,我阿孃就說我:聽聽你這話,難不成人傻沒心眼還成了長處了?

“心眼多是長處,心眼壞的人不是東西。”晚晴一臉嚴肅道。

“我是會做生意,不是心眼多!”李小囡糾正了句。

“心眼多還不讓人家說你心眼多,心眼真多。”晚晴撇著嘴。

隔天,太陽開始西斜時,一行人進了華亭縣,找家客棧安頓下來,李文儒和幾個長隨往各處打聽,李小囡從箱子裡找出身自己的衣裳,讓晚晴換上。

晚晴比她略高一些,骨架也略大一些,好在梅姐給她做衣裳時,一向要多裁出兩寸多,防著縮水啦,防著她胖了,防著天冷裡面多穿一件,總之一定得大一寸肥一寸,晚晴穿上她的衣裳,倒比她穿著合適多了。

見兩人出來,正在院子裡給她那匹寶貝馬梳毛的阿武急忙放下梳子,跟上來。

“不用你,我們就旁邊幾條街上隨便逛逛,一會兒就回來了。”李小囡急忙攔回阿武。

走出兩步,晚晴湊近李小囡,低低問道:“我們世子爺交待過,讓阿武隨時跟著你,把他帶上吧。”

“她不會講當地話,帶上她不方便。”李小囡壓著聲音答了句。

“我也不會!”

“你裝啞巴。”李小囡拍了拍晚晴。

“那……”晚晴小心的往客棧裡指了指,不等她說完,李小囡一臉無語的斜著她,“你啞巴,她也是啞巴,怎麼那麼多啞巴?”

“那倒也是。”晚晴恍然悟了,“咱們去哪兒?”

“我去問問,從現在起,你就開始當啞巴了,不管人家跟你說什麼,你就笑,別說話。”李小囡交待道。

晚晴一個好字衝到唇上,急忙一巴掌拍回去,兩眼興奮的看著李小囡,不停的點頭。

她要裝啞巴了!

李小囡拉著晚晴,走出二三十步,看到箇中年婦人,坐在店鋪門口,繡著鞋面看著鋪子,拉著晚晴過去,用當地話笑道:“阿姐。”

婦人頓時笑出來,“你這小妮子,我這個年紀,是阿嬸,可不是阿姐。”

“你看起來跟我大阿姐差不多,你別怪罪。”李小囡忙笑著陪禮。

“你大阿姐多大了?”婦人問了句。

“二十六了。”李小囡笑答。

“我比你大阿姐大十多歲呢!”婦人笑的眼睛都眯起來了,“喊阿姐有什麼事啊?”

“我想問問阿姐,你知不知道哪兒能買到便宜的小塊綢子,或者是不怎麼好的綢子,要便宜。”

李小囡壓低聲音咬著要便宜三個字。

婦人噢了一聲,也壓低聲音笑道:“你往前走,看到那家茶葉鋪子的招牌沒有,過了招牌往東,走上一刻鐘吧,看到家雜貨鋪子,往北拐,到第二條巷子進去。

“那條巷子裡住的都是瑞福織坊的織工,你找他們買!”

婦人一臉笑。

“嗯!我知道了。謝謝阿姐,你跟我大阿姐一樣好!”李小囡喜笑顏開,謝了婦人,拉著晚晴往前走。

“你跟她說什麼了?真好聽,像黃鶯兒叫。”晚晴聽一頭霧水。

“不是讓你裝啞巴麼。”李小囡斜橫著晚晴。

晚晴噎了口氣,咬牙點頭。

李小囡拉著晚晴,右轉再左轉,進了第二條巷子。

長長一條巷子裡,一個大雜院連著一個大雜院。

瑞福老號在華亭縣的織坊規模之大,超過號稱江南絲綢第一家的祥雲織坊,有一千三四百織工。

大雜院院門敞開,人來人往,巷子裡彌滿了飯菜的香味兒。

這會兒正在做晚飯的時候。

李小囡拉著晚晴,走過兩三個大雜院,挑了一個,拉著晚晴進了大雜院。

這個大雜院一圈兒住了十來戶人家,廚房都搭在外面,做飯的有老人,也有男人,主婦們有的洗衣裳,有的做著針線活,孩子們跑來跑去的玩。

看到李小囡拉著晚晴進來,小孩子們先圍觀上來。

“你們找誰啊?”院子裡一箇中年婦人揚聲問道。

“我和姐姐想買些碎料綢子。”李小囡走近幾步,衝婦人微微欠身,壓低聲音笑道。

“做什麼用啊?”婦人打量著李小囡和晚晴。

“我姐姐明年要出嫁,她想要幾身綢子衣裳。”李小囡往前挨近婦人,聲音低低,“我姐姐是個啞子,命苦得很,我們大阿姐二阿姐就湊了些銅鈿,我們家窮,銅鈿太少了。”

李小囡的聲音越說越低。

“你姐姐生得這樣好,竟然是個啞子,她能聽得到嗎?”婦人看向晚晴的目光裡充滿了憐憫。

“能聽到,大約也能聽懂,聽懂一點點吧。”李小囡看向一臉傻笑的晚晴。

“啞子都聾,唉,這孩子生得這樣好,可憐。

“我家裡沒有能做衣裳的,我幫你問問。”婦人站起來,揚聲問道:“誰家有衣料?要嬌嫩喜慶的顏色。”

“我家有塊杏黃裙料。”旁邊一個婦人接話道。

“我家有塊素料子,做小衣最好。”再一個婦人接話笑道。

“要杏黃裙料。”李小囡笑應了句,落低聲音接著道:“小衣裳就算了。”

婦人拍了拍李小囡,“你在這兒等著,我到那邊院裡給你問問。”

婦人出去,賣杏黃裙料的婦人進屋拿了料子出來,遞給李小囡,指著料子道:“你既然到我們這兒來買,肯定知道我們這裡的規矩,這料子跟綢緞莊的料子可不能比。這兩塊都是試織的料子,前面一尺左右不勻,把這些不勻的地方做在裙腰上就看不出來了。”

“謝謝阿嫂,這料子要多少銅鈿?”李小囡小心的捧著料子。

“你給半兩銀子吧。這是行價。”

李小囡忙點頭,將綢子遞給晚晴捧著,從裙子裡抽出荷包,摸出銀角子,點給婦人。

“阿嫂,你們織坊收學徒嗎?怎麼樣才能到你們織坊幹活啊?”李小囡羨慕的問道。

“織坊哪有學徒,都是從人牙子手裡買的奴兒。”婦人臉色晦暗下來。

“奴兒也好啊,你們住在城裡,吃得也好,一進巷子就聞到肉香味兒,多好!”李小囡渾身都是羨慕。

“唉,真是傻話。你看看那些妮子伢兒,過兩天就要被賣到不知道哪兒去了。”婦人指著旁邊幾個和李小囡年紀差不多的小姑娘。

“啊?為什麼要賣?那她們家人怎麼辦?”李小囡驚的兩眼圓瞪。

“那誰知道。”婦人看起來心情煩躁極了,握著銀角子進了屋。

李小囡緊挨著晚晴,站在院子裡,一家家仔細打量,看了一半,出門替她們找綢子的婦人進來,給了李小囡兩塊綢料,李小囡數出銀角子給了婦人,包好幾塊綢料子,拉著晚晴出了大雜院。

拐過雜貨鋪子,再拐過那家茶葉鋪,晚晴左右看著,低低問道:“我能說話了吧?”

“不行,回到客棧再說話。”

晚晴緊緊抿著嘴,腳步加快,一路小跑直奔客棧。

又聾又啞的滋味太難受了!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堂姐重生後,總想看我過得不好

星雲逐月

夫人一身反骨,霸總乖乖臣服

範瑾瑜

荊棘與月光

穆卿寒

重生七零我嫁給了最猛糙漢

秋知行

炮灰要逆襲,這瘋批男主我來當!

蘇桐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