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師大會,自立為帝,絕不可取!

朱棣聽了蘇陽這番話後,直接將這個不成熟的想法扼殺在了搖籃裡面。

其實這個建議,是出自張玉、朱能、陳亨、顧成這些將軍之口。

他們之所以這麼建議,原因也很簡單,以正君臣之名,分享勝利果實。

文官縉紳到還好說,現在朱棣麾下也沒有幾個文官,連同道衍、金忠和張昺在內,也不過那麼五六個人。

但是武將卻不一樣了,大寧派系,北平派系,再加上降將,一連二三十人!

現如今李景隆主力大軍被擊潰,倉皇南逃退守德州真定,燕軍大獲全勝完全可以順勢出兵攻佔整個北疆之地,以此擴大戰果!

只要燕軍佔據了整個北疆,那退可守進可攻,完全佔據了主動性。

換句話說,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燕王朱棣這是氣候大成了啊!

所以,不管是否自立為帝,該給出的態度還是要有,該降下的賞賜必須要有!

不然那些將軍為什麼要冒著生命危險,跟著你朱棣造反靖難?

即是蘇陽所說,分享勝利果實!

但蘇陽也說了,現在還不是時候!

“賢婿啊,那些個將軍,只怕不會同意!”

“現在燕軍內部,分為了好幾個派系,都在等著三日後的誓師大會呢!”

朱棣直接道出了心中的隱憂,滿臉希冀地看著蘇陽。

蘇陽聽後有些哭笑不得。

這算是什麼事兒?

隊伍大了,不好帶了啊?

以前這燕軍,只有北平燕軍一系,後來隨著燕軍連戰連捷,多出了一些降將,這就是第二個派系了。

等到前不久燕王朱棣親赴大寧,成功降服了二十萬大寧戰兵,直接導致燕軍出現了一個強大派系,甚至實力還遠遠超過了北平派系,大有一副喧賓奪主的架勢!

他們要朱棣自立為帝,說白了就是想獲得一個名正言順的職位,不再久居人下,被北平派系壓制!

畢竟真要說起來,張玉朱能這些北平派系大將,才是燕王朱棣的絕對心腹!

“這事兒吧,好辦也不好辦,就看燕王殿下怎麼想了!”

蘇陽笑呵呵地開了口。

朱棣見狀立馬追問道:“賢婿啊,計將安出?”

“首先確定一個問題,那自立為帝絕不可取,這不是兒戲過家家,佔了點地盤就敢自立為帝,那不是找死嘛!”

“不管是誰開口提議,燕王殿下都絕不能動心,更不能做這樣的蠢事,相比於區區一個北疆,燕王殿下的胃口應該不只這麼小,畢竟是頂天立地的真豪傑大丈夫,他朱棣應該要整座天下!”

一席話說得朱棣熱血沸騰,眉開眼笑。

“哎哎,賢婿過譽了,過譽了哈。”

原來賢婿這麼崇拜本王!

你怎麼不早說啊!

蘇陽滿臉茫然地看著朱棣。

我這不是在誇燕王朱棣嘛,你丫擱這兒高興個什麼鬼?

這古代家將部曲都這麼忠心耿耿的嘛,講究主辱臣死、主榮臣喜那一套?

“其次,那就是解決燕軍內部派系矛盾的問題了,眼下三大派系,其實說起來只有兩大派系。”

“實力最弱小的降將一派,諸如陳亨、顧成、張信等人,完全可以納入北平派系,也就是燕王殿下的心腹嫡系。”

“為什麼?”朱棣收斂起了笑容,下意識地追問道。

蘇陽攤了攤手,“這些降將雖然是為了活命被迫投降,但人家來了燕軍之後,該乾的事情可一樣沒少幹,而且他們既然選擇了投降燕軍,就絕不會再次叛變,因為傻子都知道朱允炆絕對容不下他們!”

朱棣聞言一怔,隨即反應了過來。

對啊,他倒是忽略了這一點!

說實話,朱棣先前對陳亨、顧成這些降將還略有防備。

因為他害怕這些降將會在關鍵時刻反戈一擊,給燕軍帶來重創災難!

可事實證明,人家對他朱棣可謂是忠心耿耿,又或者說這些降將已經沒有其他退路了。

陳亨為什麼要投降燕軍?

還不是因為那朱允炆懷疑他與燕軍有勾結,所以直接將人從北平都指揮使調去了大寧都司,淪為卜萬的副將。

陳亨一怒之下,這才選擇了歸順燕軍,並暗中幫助燕軍奪下了松亭關!

“岳父大人,你要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真正效忠朱允炆的將領,其實真沒有幾個,尤其是邊疆將士!”

蘇陽抿了一口茶水,淡淡道:“朱允炆註定會失敗,因為他沒想明白,自己要對付的人是誰!”

“難道就只是那區區幾座王府嗎?難道就只是那區區幾個太祖親子嗎?難道就只有那區區兩三萬的王府三護衛?”

“不是,又或者說不全是!”

“他朱允炆一紙詔書就想削廢的,是追隨太祖高皇帝鼎定天下,又隨中山王追亡逐北與韃子浴血搏殺的三軍將士!”

“真正對朱允炆產生威脅之人,無非長城防線上的八大塞王,而這八大塞王又全都手握重兵,大部分全都是昔年征戰天下的虎賁銳士,結果天下安定才沒有幾年,新帝甫一即位就想要削藩,想要放一群秀才腐儒騎到他們頭上,換做是你你會答應嗎?”

“這些將士在草原裡,在大漠上,在冰天雪地中,奮不顧身地衝鋒陷陣時,當他們在為大明浴血殺敵、為大明開疆拓土時,那位新帝和那些秀才腐儒在幹什麼?他們在風花雪月,他們在飲酒賦詩,他們在歌舞昇平!”

“現在仗打完了,新帝即位了,讓一個秀才腐儒,帶著他這位新帝的旨意,到邊疆對一眾將士發號施令,對一眾將士吆五喝六,對一眾將士打罵凌辱,視三軍將士如草芥臭蟲,換做是你你能忍受嗎?”

朱棣聽得雙拳緊握,拳頭攥得咔咔直響。

換做是他,他肯定會宰了那些秀才腐儒!

“其實,這說到底,還是一個文武之爭的問題。”

“大明自開國以來,就是重武輕文,直到洪武末年太祖清洗朝堂,勳貴武臣遭遇滅頂之災,這才給了文臣縉紳崛起的機會,再加上朱允炆這個書生皇帝,所以直接就形成了金陵帝都現在那個秀才朝廷!”

“秀才腐儒,書生意氣,指點江山,卻一個個只會紙上談兵,他們懂前線將士征戰沙場之苦嗎?他們懂前線將士戍守邊疆之苦嗎?”

“他們什麼都不懂,但他們卻手握大權,可以對這些將士生殺予奪,換做是你你會答應嗎?”

“既然如此,那為什麼不拼一把,擁護驍勇善戰的燕王殿下上位,換一個對將士好的皇帝?”

話聽到這兒,朱棣終於明白了。

原來,並不是他朱棣威望夠高,而是因為將士們需要他!

將士們需要他朱棣,帶著他們一起征戰,去反抗這建文朝廷的不公!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61161的新書

是寫書不過愛好

靈劍風雲錄

木春城

殺手他私心用甚

霧綿綿

既然大家都永生了,那我當人屠吧

秦嶺下雪了

燕臺春

爆炒粘豆包

說聲珍重的新書

說聲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