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

蘇陽正帶著小媳婦兒下山。

好久沒有陪著小婉出遊了,蘇陽準備帶她下山去踏青。

然而夫妻二人剛剛走到山腳,就撞見了朱棣父子三人。

朱棣見狀略顯尷尬,神情有些不太自然。

好在小婉從中調節氣氛,這才總算是沒有那麼尷尬。

最後變成了一家五人,優哉遊哉地出來踏青。

“說吧,這次又遇到了什麼麻煩?”

蘇陽面無表情地開口道。

他看到朱棣第一眼,就知道這位便宜岳丈又是來找自己辦事的。

否則也不會帶上大舅哥和二舅哥了,兩個便宜舅子都不是什麼好東西!

朱棣訕訕一笑,低聲解釋了一遍來龍去脈。

“昨兒個開了一場軍事會議,燕王殿下本來是想研究一下出兵大寧,結果不成想一眾戰將都被朝廷那五十萬大軍給嚇住了!”

“然而燕王殿下就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這要是訊息一經公佈出去,只怕燕軍軍心瞬間就會潰散!”

“畢竟軍中大將尚且未戰先怯,就更別提那些底層士兵了,甚至還有可能會引起譁變炸營!”

聽到這話,蘇陽頓時沉默了。

朱棣的憂慮,並非沒有可能。

畢竟燕軍如今大部分都是降軍將士!

一旦他們聽說五十萬大軍殺來,那很難免會生出不該有的心思!

畢竟在死亡的威脅面前,沒人會是一把硬骨頭,願意跟著燕王朱棣去赴死,更何況他們本身還就是降軍,以前可是朝廷的兵馬!

基於這個隱患,士氣低落軍心渙散,並非沒有可能!

甚至要是有人從中作梗挑唆慫恿,譁變炸營都有可能發生!

這般想著,蘇陽有些納悶了。

“所以岳父大人此次前來,是想讓我尋個法子,解決士氣問題?”

朱棣連連點頭,滿臉希冀地看著蘇陽。

蘇陽頓時就樂了,反問道:“道衍大師和金忠長史呢?以他們二位的智慧,這個問題應該不難吧?”

聽到“不難”二字,朱棣頓時眼睛一亮。

“咳咳,金忠長史去大寧了,他有更重要的事情。”

“至於道衍和尚……這和尚不知道最近抽什麼瘋,正在一門心思地研究兵書!”

朱棣有些不太好意思地解釋道,心中忍不住對道衍和尚破口大罵。

自從蘇陽來了之後,這和尚就愈發古怪了起來,成天地不務正業,以致於他朱棣都不得不來求助蘇陽了。

畢竟蘇陽是自己的女婿啊!

他現在還不知道自己的身份,所以朱棣才好意思腆著臉過來求助。

這他娘地以後要是蘇陽知道了自己的身份,那得有多尷尬啊!

蘇陽聞言一愣,有些摸不著頭腦。

道衍和尚研究兵書?

咋滴你當真要博覽群書,學貫諸子百家啊?

蘇陽無奈苦笑著搖了搖頭。

“其實解決辦法也很簡單。”

“岳父大人應該還記得,歷史上那些造反之人,都做過什麼事情吧?”

聽到這話,朱棣就不樂意了。

這孩子,瞎說什麼大實話呢?

本王可不是反賊啊,本王這是“奉天靖難”!

不過歷史上那些造反之人,都幹了什麼事情?

還能幹什麼事情?

聚眾作亂,殺官造反唄!

可這些破事兒跟本王有什麼關係?

蘇陽見朱棣滿臉茫然,忍不住嘆了口氣。

“大舅哥,你學識淵博,可記得陳勝吳廣起義,反抗秦朝暴政?”

朱高熾聽到召喚,立馬就屁顛屁顛地趕了過來。

你們探討什麼兵法戰術我聽不懂,但是探討學識歷史那可是我強項啊!

“那是當然,陳勝吳廣是兩個被徵發去服苦役的民夫,因為途中下雨所以耽擱了時間,可秦律異常嚴苛,這是要殺頭的大罪,二人進退兩難,索性把心一橫決定造反……”

大胖胖的學識毋庸置疑,立刻就把陳勝吳廣造反一事娓娓道來。

蘇陽聽得有些不耐煩,直接出言打斷了他。

“其他的廢話不用多講,你只需要講兩個故事。”

“一個‘魚腹藏書’,一個‘篝火狐鳴’。”

朱高熾點了點頭,也不過多詢問。

“要說陳勝吳廣這兩個小子也聰明,為了讓大夥兒更相信他們,就找了一塊白綢條,用硃砂在上面寫上‘陳勝王’三個大字,把它塞進條在市面上出售的魚的肚子裡,兵士們買了魚回去,剖開魚肚子,發現了這塊綢子上面的字,十分驚奇,這就是‘魚腹藏書’!”

“緊接著到了半夜,吳廣又偷偷地跑到營房附近的破廟裡,點起篝火,先裝作狐狸叫,接著又大喊道:“大楚興,陳勝王”,全營的兵士聽了,更是又驚又怕,紛紛認為陳勝當稱王,所以對其又驚又怕,陳勝就這麼建立起了威望……”

聽完朱高熾這一通解釋,朱棣雖然依舊感到茫然,卻隱隱覺得抓住了什麼。

“蘇陽,你的意思是……”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蘇陽淡淡開口道:“雖然這都是些上不了檯面的小把戲,但是你不得不承認它們確實好用!”

“燕王朱棣現在要做的,就是為自己的舉動正名,雖然有著太祖高皇帝留下的那條靖難遺訓,但是具體真相如何,大家都是心知肚明,想要憑此就降服天下將士,還遠遠不夠!”

“靖難遺訓確實是真的,可是太祖爺朱元璋還留下了一條太祖成法,給這靖難遺訓加上了一條限制!”

“將士百姓不知道,可高層讀書人卻是知道,所以朱棣這個“奉天靖難”的理由,壓根就站不住腳!”

“除非……這個時候北平天降祥瑞,徹底坐實燕王朱棣就是天命之子!”

蘇陽嘆了口氣。

這個時代的百姓,都是愚昧的。

或者說不只是百姓,這個時代的大多人,都是愚昧的。

所以才會有“祥瑞”這個詞出現,甚至成為地方官員報功的政績之一!

比如某地出現了白兔、白鹿,又比如某地出現彩雲,再誇張一點的還有“地出甘泉”、“日月合璧”等等。

說白了,祥瑞文化,發展至今,已經被認為是上天任命某人為天子的象徵!

而當權者也很喜歡儒家這套“天人感應”、“君權神授”理論,符合他們“君權神授”的思想,有利於維護他們的統治,所以何樂而不為呢?

其實什麼“天人感應”、“君權神授”,不過都是歷代帝王愚弄百姓的手段罷了,以穩固自己的統治。

朱棣聽後茅塞頓開,有些駭然地看了蘇陽一眼。

他明白接下來該怎麼做了。

只是朱棣有些心驚。

如果蘇陽真是謫仙人,那“君權神授”也是真的嗎?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也不想修煉這麼快的

七喵醬

鬥羅:我,毀滅裁決,神技滅世

六一八三

城光染染

愛吃胡蘿蔔的土豆

被親爸媽拋棄,她歸來後創翻全家

一杯又一杯啊

綜穿影視之玉美人重來

韋悅靈

踏不公

天譴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