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宮。

金忠剛剛回府,就立馬被朱棣召見。

朱棣看著神情疲憊的金忠長史,雖然心中很是愧疚,但是他別無它法。

畢竟寧王朱權是否願意起兵靖難,這事關接下來的戰局走向,更關乎到十數萬燕軍的生死存亡!

看著滿臉希冀的燕王朱棣,金忠苦澀地笑了笑。

“王爺,寧王殿下願意起兵靖難!”

此話一出,朱棣頓時大喜過望,興奮不已地揮了揮拳頭。

然而還沒等他高興到三秒鐘,金忠接下來這句話,卻是直接讓他臉上的笑容當場僵住了。

“但是,那位寧王爺提出了一個條件!”

“他要做義軍首領,並不願意成為王爺的副手!”

聽到這話,朱棣臉色瞬間就沉了下來,眼底深處閃過了一抹殺意!

嘿,這位十七弟,還真是好大的野心啊!

難怪先前一直拒絕隨自己起兵靖難,原來是懷揣著這樣的小心思!

什麼狗屁“義軍首領”,不過都是遮羞布罷了。

寧王朱權的意思很明顯,要做他朱棣的老大,要坐上那張龍椅!

雖然現在就開始探討皇位的歸屬,看似有些為時尚早了。

但是正所謂“名正言順”,唯名與器不可假人!

靖難大軍現在只有燕王朱棣這個太祖血胤,無疑他是三軍將士效忠的堆物件。

但要是寧王朱權率軍加入了,那還真可就不好說了啊!

畢竟寧王朱權同樣是太祖血胤,太祖高皇帝的十七子,同樣具備坐上那張龍椅的資格!

而且大寧有二十萬精銳戰兵,其中有一半都是寧王朱權的嫡系兵馬,論及實力寧王朱權並不遜色燕王朱棣分毫!

如此一來,倘若兩軍合為一處,那這誰主誰次的問題,可真就好好說一說了!

朱棣臉色陰沉,難看到了極點。

他沒有想到,當年那個智勇雙全的十七弟,現在竟然也滋生出了野心!

呵呵,真不愧是太祖血胤啊,沒一個簡單的貨色!

萬般無奈之下,朱棣只能喚來了道衍與袁珙,一同商議此事。

得知寧王朱權的條件之後,道衍與袁珙臉色也很是難看。

這寧王朱權分明就是想趁火打劫,利用大勢逼迫燕王朱棣向他低頭啊!

金陵朝廷已經派遣了五十萬精銳大軍向燕地殺來,燕軍想要抵抗那五十萬朝廷大軍,就不得不向大寧求援,向寧王朱權求援,藉助大寧都司那二十萬精銳戰兵!

那麼,燕王朱棣就必須要向寧王朱權低頭!

如此一來,靖難之首可就成了寧王朱權,而不是燕王朱棣了啊!

“呵,這位寧王殿下,還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盤!”

道衍和尚嘆了口氣,語氣中充斥著不滿。

畢竟遇到這種事情,誰心裡面都難以接受。

你不幫忙也就算了,竟然還想趁火打劫,落井下石!

這就是皇室無親情,天家無情義嗎?

袁珙嗤笑了一聲,陰測測地開口道:“天命在燕,不在大寧!”

“不管寧王朱權動用什麼鬼蜮伎倆,他都爭不過王爺您!”

袁珙這話說了等於沒說,只能給予朱棣一些心理安慰。

他現在想要知道,該怎麼解決大寧問題。

畢竟李景隆已經率五十萬大軍殺來,估摸著再有個一兩個月,五十萬朝廷大軍就會兵臨城下了!

“三位,計將安出啊?”

“本王那個十七弟,可不是什麼簡單貨色!”

燕王朱棣問計,三人頓時陷入了冥思苦想。

良久之後,道衍和尚眼中閃過了一抹精光。

“王爺,寧王朱權如今不過是在待價而沽,其實他早就有了反心,否則也不會公然違抗朱允炆的皇命,滯留於大寧不去金陵了!”

“換句話說,朱權是想利用眼下局勢,逼迫王爺向他低頭,從而坐上靖難之首的位置。”

“那這樣一來,問題就簡單多了。”

“哦?和尚此話何意啊?”朱棣臉色一喜,急忙追問道。

這道衍和尚萎靡不振了這麼久,出工不出力了這麼久,今兒個總算是恢復正常了。

道衍和尚微微一笑,捋著鬍鬚開口道:“王爺當親赴大寧一趟,與寧王朱權當面會談。”

“什麼?!”朱棣聞言一驚,“要我親赴大寧?那萬一朝廷大軍殺來當如何是好?”

雖然李景隆的五十萬大軍還在路上,但是耿炳文的大軍可還在真定啊!

這個時候他朱棣離開北平前往大寧,萬一朝廷大軍得知了訊息直搗黃龍,一舉攻克了北平,那他們的基本盤可就沒了!

道衍和尚點了點頭,神情無比凝重。

“沒錯!”

“想要說動寧王朱權起兵,那就必須要王爺親自走一趟!”

“這是你們二位太祖血胤之間的較量,我等這些臣子地位分量不夠,寧王朱權也不會相信!”

“以燕軍目前的兵力而言,想要抵禦住朝廷此次攻勢,基本上沒有什麼勝算,必須藉助大寧都司之力,所以王爺必須親自去一趟大寧!”

“關鍵問題在於,既然朱權早有反心,那王爺此次前去大寧的唯一目標,就是直接幫助他寧王朱權造反!”

“如此一來,寧王朱權除了與我燕軍合作,就再無其他選擇,除非他甘願獨自作戰,但大寧之地不比北平,根本就不是肇基之地,到時候仰人鼻息之人,可就成了他寧王朱權了!”

聽見這話,朱棣眼睛頓時一亮。

道衍和尚這計策,端得是個陰損毒辣。

核心思想就一句話:強迫裹挾寧王朱權起兵造反!

只要這一步走成了,那朱權自然就不可能再置身事外作壁上觀了,除了與燕軍合作或者說直接歸降燕軍,他再無其他選擇!

“大師高見,此計甚妙!”

“可唯一隱患在於,南軍不得不防啊!”

金忠和袁珙也給出了自己的意見。

主要問題還是燕王朱棣這一走,那燕軍上下可就沒了主心骨,一旦朝廷大軍突然殺來,那他們可就麻煩了!

畢竟燕王朱棣此去大寧,誰都不知道要耗時多久。

接下來這北平是否會遭遇風險,或者說面對朝廷大軍壓境能否守得住,那確實真不好說!

朱棣同樣也明白這個道理,所以顯得很是為難。

他既想要大寧都司那二十萬精銳戰兵,又不想讓北平老巢陷入險境。

但是朱棣也明白道衍和尚並非是在無的放矢,只有他親自前去大寧,同那位十七弟見面,才有可能讓裹挾計劃成功!

所以,大寧之行,朱棣是非去不可!

不過該帶上哪些人,又該留下哪些人防守北平,這也是一個難題。

“明日召集文武議事!”

“本王要儘快前往大寧,但北平絕不可丟!”

“還請三位先生擬出一個名單,此次燕軍分兵章程!”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時光再慢些

晉景

這個質子妃不是傻白甜

查姆辛

綜漫:別哭呀,我只是留在了過去

細節到胃

小師妹能有什麼壞心思

亦狐九九

凹凸:守望親情與誓言

竹檀

藍星守約

筆墨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