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手札中,不光有他們研習學問的總結,也有一些對於時事的看法。

前世的冷懷逸,曾經從一本筆記中的一個稱呼,推理出了某位號稱“孤直”的名士跟某個世家之間不為人知的關係,從而找到了對自己有利的證據。

這些東西,確實有用。

陸先生願意把這些講給冷懷逸聽,也就是願意為他的前程助一臂之力。

冷懷逸恭謹地點了點頭:“學生明白。”

陸先生笑著起身:“明白就好,我先回去了。再晚,你師孃估計又要不高興了。”

陸先生與夫人感情甚篤,前世的冷懷逸,若說沒有過羨慕,也不太現實。

只不過前世的他,並沒能找到與自己交心之人。

想到這裡,他的目光不自覺地飄向於小暖。

這一世,會是她嗎?

冷懷逸的唇線繃了起來。

蘇先生的小院裡,除了那間書房之外,還有堂屋和兩間廂房,總共三間臥室。

送陸先生回了書院,冷懷逸一進院門,莫名有些尷尬起來。

老三和小妹各佔了一個廂房,於小暖也回堂屋裡收拾東西了。

“大哥,你怎麼……?”聽見聲音從屋裡出來的老三,剛想問冷懷逸為什麼站在這裡不進屋,可被大哥冷冷地一瞥,後半句頓時嚥了下去。

情商超高的他,半天愣是沒憋出句別的話,只好生硬地哦了一聲,轉身回去了。

冷懷逸長吸了一口氣,推開了堂屋的門。

於小暖正在分門別類地整理著包袱裡的東西。

見他進來,於小暖手上沒停,歪著頭看了他一眼:“送陸先生回書院了?”

語氣裡的熟悉勁,倒像是老夫老妻。

冷懷逸自然地接了句“嗯”,隨後又沒了聲音。

於小暖知道他的脾氣,自顧自地說起來:“你的被褥我已經放到那邊了,你自己整理一下。”

冷懷逸早就看見了一床新被子,整整齊齊地疊在大床的一角。本以為那是於小暖的,沒想到居然是給自己準備的,也不知道這女人到底什麼時候去置辦的。

看著於小暖忙碌得像只小蜜蜂一樣,冷懷逸有點不忍心打斷她的工作。

於小暖卻突然鬼鬼祟祟地躥了過來。

“哎,你說,這些能賣多少銀子?”

不等她把手裡的布包開啟個角,冷懷逸就已經看出裡面裝的是什麼了。

那是之前挖出來的兩棵人參。

一棵蘿蔔大小的,被切了參須給他燉了雞湯。

另一棵是前幾天掃墓剛挖到的,參須完好無損,只是年份稍微小了些。

冷懷逸沉吟片刻:“那棵沒有參須的交給我,我送小妹去醫館的時候,順便賣掉。”

“那另外一棵呢?”

“另一棵等到了府城再賣。”

冷懷逸已經想好了,那棵完好無損的,到了府城應當能比在鎮上多賣至少一半的價錢。手上這棵沒有參須的,輕輕鬆鬆就能賣個三百兩往上。銀錢到手,他就可以把置辦馬車的錢付了。

之前他跟於小暖說的馬車,已經找了鎮上的車馬行去做。

因為前世的他是從馬車上回來的,對於馬車的要求,就不得不再高一些。

於小暖對他的話深信不疑,直接把布包連同小蘿蔔遞給了他:“喏,交給你啦。”

說完,她又四處看了看,重新找了個東西,把全須全尾的那棵參收了起來。

這女人,倒是放心,也不怕他賣了參之後銀錢不給她?

冷懷逸輕輕搖了搖頭,把人參放到了一旁。

好不容易收拾完,於小暖覺得自己累成了狗,只想吐著舌頭癱在床上。

聽著她瞬間沉下去的呼吸,冷懷逸的腦海裡的複雜思緒漸漸隱沒。

困了。

鎮上養雞的人家不多,於小暖終於睡了一次自然醒。

伸個懶腰從床上爬起來,窗外早已日上三竿。

“糟了!”

想著老三和小妹是不是沒有飯吃,於小暖急匆匆地穿上鞋子,跑了出來。

“嫂子,早!”院子裡的老三笑眯眯的,“早飯還在灶上熱著,嫂子現在就吃嗎?”

於小暖有點意外:“你做的?”

老三不好意思地點頭:“重新煮了米飯,再把昨天剩下的菜熱了熱。我去給嫂子端來吧。”

“小妹他們……”於小暖沒看見其他人的身影。

“大哥領著小妹去醫館了,”老三的聲音從廚房裡傳出來,顯得含含糊糊的,“他們都吃過了才走的。”

於小暖鬆了口氣:“那就好。”

老三端著托盤走了過來,把東西一樣一樣擺好。

於小暖正吃著,門口突然傳來叫門聲。

是牙子找的工匠,來幫於小暖弄烤爐了。

上次弄的烤爐不錯,但還有點小瑕疵可以微調。於小暖趕緊放下飯碗,把上次的圖紙找了出來,一邊跟工匠比劃著說明,一邊在上面修改起來。

牙子找來的工匠,理解能力還算不錯。於小暖只用了一刻鐘不到,就把想要的東西跟他解釋得明明白白。

他那邊幹著活,於小暖才得了空,繼續吃起飯來。

烤爐需要陰乾,幾天之後才能起用。這幾天不用擺攤的於小暖,算是把鎮上逛了個明明白白。

東邊的那家肉鋪,比西邊的那家新鮮便宜。

南邊張嬸家的蔬菜是最水靈的。

騾馬市她也去了一次,重新跟人訂了些新鮮牛乳,讓人每天送到小院來。

小妹和老三的口味,已經越來越像她了。每天早上的牛乳和雞蛋,吃得那叫一個開心。

冷大首輔雖然嘴上沒有明說,從行動上看倒是也不討厭。

本來於小暖想著要不要開闢新戰場。

可在鎮上轉悠了幾天,於小暖發現,那些製作簡單的品類,已經有人在賣了。

若是讓她去搞個小車賣餛飩這種需要現場製作的,她又不太願意。

時間成本太高,整個人都要耗在上面,實在不太划算。

不如還是等著烤爐好了,繼續做棗糕吧。

奔府城而去的蘇先生一行人,在那兩包棗糕馬上就要吃完的時候,終於到了玉馬山。

玉馬山,因為山體形似俯臥的駿馬,山間林木青翠似碧玉,故而被當地人稱為玉馬山。

遠遠看著那座山,老二的精神立刻緊繃了起來。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茅山隨筆

正一山浩

我和我的寶貝

小林匿名許願

書為無名

木一鳥人

起源:寰宇

我將踏碎寰宇

嬌嬌的故事【短篇】

一片空白的自己

大豐皇帝要只小貓當太子

二十四夜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