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議政王大臣會議

見皇太極感興趣,范文程也多了幾分自信——他此番謀劃既是為大清,也是為自己,不可謂不用心。

“陛下,這世上事就沒有不能折中的,關鍵看如何折中。

以我大清皇儲之事為例,讓若有二三人選讓陛下難以選擇,不如都不選,從這二三人之外再擇一適中之人。”

“從他們之外再擇一適中之人?”皇太極聽得迷糊,“他們之外的人更不適合坐這皇位,如何能選?”

范文程道:“陛下是當局者迷啊,有議政王大臣會議在,只要儲君沒有太大的缺點,何愁其不能掌控大清?”

皇太極聞言不禁深深地看向范文程,揣測他引為肱骨的這位漢人大臣,此番建議除藏有私心外,是否有為他人謀取利益的可能。

說起來,議政王大臣制度雖是他在崇德二年正式建立,可實際卻是源自於努爾哈赤時期的五大臣、八大貝勒議政制度。

再往前追溯,該制度實際源自於女真部落時期,可謂根源久遠。

不論是建立後金的太祖(努爾哈赤),還是開創大清的他,其實都不希望將權力分給什麼貝勒或議政大臣,這兩者的存在,都出自於政治上的妥協。

能議政的人多了,分量自然就減輕了。而大清皇帝永遠只有一個,話語權相較於這一群“議政王大臣”只會越來越重。

此外,如博洛、泥堪等貝子,也可以與預國政。

等到崇德年間,每旗都有五人可以議政,即旗主貝勒(或王爺)、固山額真以及額外設立的三位議政大臣。

努爾哈赤起初所建立的後金,相當於一個部落軍事聯盟。努爾哈赤是盟主,擁有最大的話語權和軍事權,但其他部落首領同樣擁有一定話語權和軍事權。

起初,各旗一把手,也即是固山額真,還是早先加盟這個軍事聯盟的各部落首領;後來就漸漸成了努爾哈赤所信賴的將領;最後乾脆只讓愛新覺羅宗室當旗主。

其實就相當於後世的股份制公司——一個大股東帶領一群小股東創業,最開始大股東雖然股份最大,但實際沒有其他小股東加起來多。

於是,在努爾哈赤時期,就成了議政五大臣、理事十大臣以及八旗旗主貝勒協理國政。

大股東為了確保自己在公司擁有絕對的話語權,乃至掌控權,於是將小股東的股份分得越來越散,乃至收購到自己手中,最終做到對該公司的絕對掌控。

為了收攏各部落的權利,努爾哈赤先是建立黑旗軍,隨後是四旗軍,再就是八旗軍。

以前整個八旗才五位議政大臣,能參議國政的也只有八位旗主大貝勒。

所以,待皇太極上位,先是在天聰年間讓八旗長官(固山額真)兼充議政大臣。

如此一來,早先那些部落首領的權利是被大大削減了,可權利並沒有一下子轉移到努爾哈赤這位後金大汗手中,而是讓宗室分割了部分。

待到崇德元年,皇太極正式稱帝,改國號為“清”,又讓每旗另設議政大臣三員。

皇帝想要對這眾多的議政王大臣進行分化,也變得很容易。

所以說,皇太極即位後弄出了“議政王大臣會議”,表面是進一步完善了眾議制度。實際卻是為了從宗室(大貝勒)及原各部落首領(八旗貴族)手中收權。

如果他身體沒事,再活個一二十年,應該就能自然而然的將宗室、八旗貴族權利都收為已有,成為真正至高無上的大清皇帝。

雖然他如今命不久矣,不可能完成此事,可聽范文程提出以“議政王大臣會議”來折中皇儲的選擇,還是心裡有些不爽。

不過這次他倒是沒有再發怒,而是認真地思考了一番,旋即道,“朕還是有點不明白,範先生可否仔細說說?”

范文程道:“有諸旗旗主、議政大臣所組成的‘議政王大臣會議’可以協理國事,陛下再將那二三難以選擇之皇儲備選人設立為輔政王,便不怕新帝犯錯。

若新帝有能力,日後自可一步步將權力再收回來,足以讓大清‘進可攻,退可守’。”

設立輔政王?

皇太極一時沉吟不語。

但他腦海中卻迅速閃過幾個合適的人選,多爾袞、豪格、濟爾哈朗、代善。

至於多鐸,年輕缺乏智慧不說,還不識大體,仇視漢人,並不適合作為大清的掌舵者。

只是,若如此的話,儲君便只能從他剩餘的幾個皇子中選擇了。

豪格以下的諸皇子中,論身份尊貴,以他的大妃(按漢制也稱懿貴妃)阿巴垓所生的小兒子博穆博果爾為最。

因為阿巴垓(與多爾袞生母阿巴亥並非同一人)本是林丹汗大福晉(正妻),後來為他所奪,封為大妃——背後實際是漠南蒙古諸部。

不過博穆博果爾太年幼了,才一歲多,且與漠南蒙古牽扯太大,若即位,恐怕會讓漠南蒙古諸部藉機壯大,甚至是壓倒建州女真。

再往後,便是十三四歲的碩塞與才六歲的福臨了。

這二者母妃都是他的側妃,一個出自葉赫那拉氏,另一個則出自科爾沁蒙古。

雖說葉赫乃女真大部落之一,但與建州部仇怨頗深,論起來反倒沒有科爾沁蒙古可信。

但是福臨畢竟才六歲,雖已表現出聰慧之貌,卻太小了。

漢人有“主少國疑”一說,女真人的首領更需要能服眾才行···

一時間,皇太極又陷入了選擇困難症之中。

想了一會兒,他只覺得腦子變得無比昏沉,便擺手道:“範先生且先下去吧——對了,今日先生所言,朕不希望有半點風聲傳出!”

說到最後,皇太極語氣變得森冷。

雖然他氣息弱,可還是讓范文程心中凜然,忙應道:“奴才今日什麼都沒說。”

聽此,皇太極才滿意點頭。

又過數日,皇太極感覺身體越發虛弱,便相繼召見了代善、濟爾哈朗、豪格、多爾袞等人。

中間也曾召見碩塞、福臨等皇子。

一時間,滿清貴族、眾文武大臣,都感覺皇太極怕是要交代後事了。

果不其然,沒多久皇太極便讓人宣佈了冊立大清儲君的聖旨···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快穿黃泉客棧

橘貓減肥

穿越炮灰女配,帶飛重生病嬌反派

可愛的小萌物

欲修仙,先學習

秋毛筠竹

當狗血故事的配角覺醒會怎麼樣

我還能苟T

為你踐約

九夏微微涼

晶晶辰的新書

晶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