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廣州易幟!

廣州,乃南方海濱大城,有南海、番禺(非後世番禺)兩縣附郭。

自秦朝將嶺南納入統治開始,廣州便一直是嶺南的政治中心、軍事中心。

等到唐朝時,海上絲綢之路貫通,廣州便成了世界著名的東方大港,並首設全國第一個管理外貿事務的結構,市舶司。

再到宋元明三朝,廣州因海運、外貿經濟日益繁榮,廣州城的人口也越來越多。

可查的歷史記錄中,元大德八年(1304年)時,廣州城只有17萬多人口(城郭人口也算)。經歷元末戰亂,到了明初,廣州城人口也只有18萬。

時至今日,廣州城則有四五十萬人口!

大明的廣東巡撫衙門及兩廣總督衙門最初都設在肇慶,因為那裡屬於軍事重地,且能更好的兼顧到廣西。

但自從崋軍南下,攻入韶州府,沈猶龍為了更好的佈置防線以及督辦糧草,便將總督行轅遷至廣州城。

因為這裡原本並沒有巡撫衙門、總督衙門,所以沈猶龍的行轅其實就是個普通大宅——這裡曾是犯官在廣州城置辦的地產,後被官府沒收,一直沒有處理出去。

眼見九月二十八將近,沈猶龍心情卻有些抑鬱。

雖然理智告訴他,帶領廣東降崋是對他以及廣東百姓都好的選擇。

然年近六十的他當了二十六年的大明臣子,若說對大明沒有一點感情絕對是假的。

所以,即便拋去忠節名聲不講,在個人感情方面,他也不希望變明為崋。

但他又很清楚,大明難以支撐下去了,也難以挽救,甚至很有可能今年就亡國。

根據此前從海路傳回的訊息,八月份建立偽順的李自成率數十萬大軍從陝西攻入山西,一路勢如破竹。同時,山東、河南(河北地區)的順軍也大舉攻向京師。

其時,京師大明朝廷所能掌控之地僅剩北直隸,還不完全。

自崇禎皇帝繼位,建奴數次入寇,皆肆虐於北直隸,不知擄走了多少人口、牲口,搶走了多少金銀財寶。

再加上天災連年、兵禍連結,北直隸之殘破並不下於河南、陝西多少。

到了八月份時,京師大明朝廷可以說既無錢糧可用,也無可靠兵馬能調動。

而根據此前訊風衛特意透露的情報,而今李自成所領的順軍主力很可能已經佔領山西絕大部分地區,攻入了北直隸。

想到這裡,沈猶龍不禁嘆了口氣。

陳子龍也在院內。

他知道沈猶龍最近心情不好,聽見其嘆氣,便開解道:“沈公何必悶悶不樂?須知,若沈公不願易幟降崋,介時不知會有多少百姓受兵禍殃及。

況且如今廣東各地時不時有百姓不堪重稅,舉事禍亂地方,沈公此前鎮壓民亂已有顧此失彼之勢。

若崋軍來了後,或能一改大明時的種種弊端,令百姓安居樂業。”

聽陳子龍談到這個話題,沈猶龍卻搖了搖頭,“廣東各地百姓時有舉事,可不止是因為官府收取重稅。

還因為土地兼併嚴重、宗族盤根錯節,官府力量根本難以觸及鄉野。

另外,隨著人丁滋長,漢民、山民(代指少數民族)之矛盾,主客矛盾亦日益嚴重,難以調和。

即便是由大崋來治理廣東,恐怕也難以解決這些問題。”

陳子龍道:“昔日我也不認為大崋與大明有什麼不同,甚至認為崋軍與李闖等流寇差不多。

可當成為俘虜,在崋軍督管下做了一個多月的苦役,我便明白,當今大崋天子治軍、治民之理念確有不同尋常之處。

沈公可能想象,晚輩和許多大明官兵在成為俘虜後,雖為苦役,卻並沒有被虐待,甚至還有崋軍中的軍政員來給俘虜們講故事,教他們識字學算?

沈公又能否想象,崋軍在當地修橋鋪路、修整溝渠河流,徵發徭役甚少,即便是有,不僅管飯,還會補貼一些錢糧?”

沈猶龍聽了稍稍沉默。

隨即道:“你說的這些,也算是我願意帶領廣東易幟降崋的一部分原因。但有些事你還不懂——大崋如今治理地方之法太過慷慨,只怕難以持久;他日若再變用大明舊法,百姓定更加難以接受,也許到時又是遍地狼煙。”

陳子龍有點激動的道:“或許大崋天子治理之法有些疏漏,但善待百姓之心無疑是好的。況且,正因如此,沈公不正應該入大崋輔佐天子,令天下真正長治久安嗎?”

沈猶龍還想再說什麼。

家僕卻來稟報,說夏允彝、楚淮來了。

他於是讓兩人進來。

夏允彝是沈猶龍松江同鄉。

至於楚淮,卻是大崋訊風衛營軍政員,亦是訊風衛參與勸降沈猶龍的明麵人物。

“沈公。”

兩人進來後向沈猶龍拱手行禮。

沈猶龍微微點頭,先前的憂鬱之色卻是隱去了——他曾受陳子龍父親恩惠,與陳家算是世交,視陳子龍為子侄輩,才會在其面前流露內心情感。

在夏允彝、楚淮面前,他則下意識保持“公事公辦”的樣子。

“兩位有何事?”

只有二十幾歲的楚淮微笑著道:“在下是特地來通知沈公,永興侯(李定國)已經從清遠領兵南下,明日便可抵達廣州城下,接手城防。

另外,還請沈公書信一封,協助我大崋勸降蕭奕輔。”

沈猶龍微微皺眉。

李定國領兵來接手廣州城是約定好的事,他並不意外。但大崋讓他書信勸降蕭奕輔,他卻有些不樂意。

他道:“我和蕭奕輔並無交情,甚至都不曾見過面,如何勸降他?”

楚淮依舊一臉的微笑,“沈公無需用交情勸降,只需曉以大義即可。沈公與其同為一省巡撫,想必能將易幟降崋的意義說得更明白。”

其實,就像勸降沈猶龍一樣,大崋在勸降蕭奕輔之事上是從多方面著力。

讓沈猶龍這位大明的兩廣總督兼廣東巡撫寫勸降信是一方面,此外,訊風衛還會找到蕭奕輔在東莞的親友幫忙寫信勸降。

多管齊下,蕭奕輔必能有所觸動。

再加上楊和慶率領第一師等數萬大軍將發兵福建,進行軍事威壓,相信蕭奕輔也會如沈猶龍一般,做出正確的選擇。

沈猶龍微皺著眉頭盯了楚淮好一會兒,見楚淮既無躲閃之意,又無逼迫之勢,而是一副坦然無比的樣子,他不禁嘆了口氣,道:“也罷,一封書信而已,我寫便是,只期望真能起幾分作用。”

···

一天多的是時間很快過去。

李定國率領第三師來到了廣州城外。

因為沈猶龍早就透過督標掌握了廣州城防,因此常備軍第三師很順利地接掌了廣州城。

乾元元年九月二十八,廣州城正式易幟,歸大崋治下。

沈猶龍之前擔心有人作亂,一直隱瞞著此事,所以,直到瞧見大隊崋軍入城,接手城防,很多人這才知道沈猶龍降了崋!

一時之間,似乎整個廣州城都有些騷動。

第一更。

<BR />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戀與說唱

雪Athena

消失的真兇

飛 翼

寂靜之名

求理

又是一個秋季

想做懶大王

懶得起名字可能是末日

往後餘生上上籤

年代遊記

匿名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