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歡呼雀躍,感恩戴德

當劉升在文華殿會議中定下今秋鄉試諸事後,錢謙益、王鐸便帶領禮部官員忙碌起來。

新朝開啟鄉試,正該廣而告知,沒有隱秘進行的道理,故而南京及周邊計程車子最先知道此事。

聽聞大崋承認大明生員功名,並準備在今秋開啟鄉試,眾生員果然如錢謙益所說的那般,歡呼雀躍,對劉升讚頌不已。

按照崇禎時期三年一次的鄉試規律,今秋本就該有鄉試。

倘若劉升不開啟鄉試,就意味著眾生員至少要再等一年。

而若劉升乾脆不承認大明生員功名,則意味著很多有功名的讀書人數十年寒窗苦讀所得皆化為烏有,想要獲取富貴,便要從頭開始。

而劉升作為新朝開國皇帝,什麼時候開啟鄉試,是否開啟鄉試,又是否承認大明功名,其實都可一言而決,沒有人能逼迫他。

此類事是有史為證的。

如大元這樣非漢族開創的王朝,一開始便並未行科舉取士制度,而是以原蒙古帝國的選才制度為主——其實就是以舉薦制度和論家族背景為主。

此後元朝在選才制度上爭論了幾十年,一直到至元二十一年,科舉制度才算確定,又等到元仁宗皇慶二年才開始。

也即是說,在忽必烈建立大元后,二十幾年都不曾開科舉!

此後大元科舉時停時開,在其統治中原的九十幾年中,一共只開了十六次而已。

那麼漢人皇帝就一定會正常開科舉嗎?

這點看朱元璋就知道了。

朱元璋起家之初,一直到建國後的前三年,也都用的是舉薦制度——這裡必須說明是,舉薦制度雖然容易任人唯親,也不夠公平公正,但確實是用人的應急之法。

如明初號稱“浙東四賢”的青田劉基、龍泉章溢、麗水葉琛、金華宋濂,以及明初比較有名的謀士、文臣範祖幹、葉儀、許元、胡翰等人,都是透過舉薦制度出現的。

不過朱元璋知道舉薦制度的弊端,因此建立大明之後,便開始籌備恢復科舉制度,因各種原因,到了洪武三年才得以進行大明首次科舉。

結果透過這次科舉選拔出的人才表現卻令朱元璋大失所望。

其中北方人因先後受遼、西夏、金、蒙元異族統治,文教凋敝,一些有才能的人根本難以透過科舉制度展示出自身能力。

南方雖文教稍微興盛,可那些所謂的才子,大多隻擅長做文章、詩詞乃至戲曲,並不具備為官治理地方乃至國家的能力。

一句話,洪武初年,因為一些客觀原因,並不具備施行科舉選才的環境。

而且一些舉薦制度的既得利益群體,也在暗中阻撓科舉制度的恢復。

見此,朱元璋只能先在全國各地大力興建學堂,讓平民百姓也能讀書識字,透過十幾年的時間擴大了科舉人群的基礎,這才在洪武十五年宣佈恢復科舉,並在洪武十七年開啟了大明第二次科舉。

但明初朱元璋停止科舉十幾年的原因,在明末這個年代,大多數士子都不知曉。

自然也就不知道,大崋建國後所面臨的社會基礎與科舉環境都與明初大不相同,是不可能突然停止科舉的。

如此自然也就有所擔心。

而今聽到劉升準備開啟今秋鄉試的訊息,生員們自是歡呼雀躍,感恩戴德。

當然,生員們感恩的程度因人而異,大多很有限,或許當將來覺得自身利益受到大崋朝廷政策損害時,他們又會痛恨劉升也說不定。

不過此時,絕大多數生員乃至童生等底層讀書人,都在讚頌劉升聖明。

秦淮河。

卞家姐妹的畫舫上。

侯方域便與幾位好友聚在一起,議論此事。

侯方域兩次隨父親侯恂“出生入死”,在大崋鴻廬寺得了個司賓署署丞的官職。

雖然只是正九品的末流小官,但到底也算是有了官身,父親又是鴻廬寺卿,為中樞一部門之主官,他自然是前途有望,無需再依賴科舉。

但此番與他聚會的幾個朋友,卻都還只是秀才。

其中兩位是復社四公子之二的陳貞慧、冒襄,以及與他們交好的池州府貴池名士吳應萁。

此人亦是復社骨幹,今年已四十八歲,孫子都有了。

其二十歲即為生員,結果八次參與南直隸鄉試皆不中!

在復社,他的資格要比侯方域等四公子老多了——年齡是一方面原因,還因為他在崇禎十一年曾執筆撰寫了著名的《留都防亂公揭》,攻擊當時圖謀起伏的閹黨黨羽阮大鉞。

此事在當時造成了極轟動的影響,甚至有士子因此身死、下獄,作為主持者之一的吳應萁,自然在事後也獲得了相當大的名聲。

畫舫在秦淮河上微晃,吳應萁已喝了一壺小酒,聽著卞玉樓彈奏的琴聲,人微醺。

他捋了把鬍鬚,笑道:“想當初,崋軍初進南直隸,我還想配合朝宗你,對當今聖上行‘美人計’,又或者趁崋軍攻打南京之際,在貴池起兵,擾亂崋軍後方。

不曾想,如今竟受當今聖上的恩德,有機會中舉,正式踏入仕途。人生變換,真是無償啊。”

侯方域雖然也喝了不少酒,但還沒醉,聽了吳應萁這話不禁臉色驟變,忙道:“吳兄慎言,咱們當初哪有謀劃什麼‘美人計’?”

“哈哈,朝宗你怕了。”吳應萁用手指點著侯方域道,“放心,我觀當今聖上並非心胸狹隘之輩,即便知道此事,多半也會一笑了之,絕不會跟你計較。”

吳應萁如今對劉升當真是有不少好感。

因為劉升不僅要重開鄉試,而且將池州府劃入了淮南省。

他雖還不知淮南省此番鄉試中能有多少舉人名額,但想來競爭總比昔日的南直隸鄉試小不少,以他的才能,此番定能中舉!

旁邊的陳貞慧、冒襄同樣對劉升產生不少好感,理由相同。

陳貞慧乃常州府宜興人,南直隸劃出了淮南省,重開鄉試,競爭必然也會減小不少。

冒襄則是揚州府如皋人,如今屬淮南省,鄉試競爭同樣會減小。

他們自負是有才華的,便認為此番定能中舉,由此成為真正計程車紳,自然對劉升感恩戴德。

侯方域雖不忍掃了幾位朋友的興,但還是道:“三位也別高興太早,我聽說此番鄉試對比昔日大明鄉試,做了不少更改。

雖不知是何改動,但若這改動不利於三位,恐怕三位也未必能順利中舉。”

聽到這話,三人都不高興了

冒襄嚷嚷道:“侯朝宗,伱自己當了官,父親又是鴻廬寺卿,便見不得我們好是吧?

你看看你,如今哪還有當初我等並稱四公子時的瀟灑倜儻模樣?怪不得李香君不願再見你。”

說著,冒襄還故意一把攬住身旁董小宛的纖腰,向侯方域炫耀。

董小宛見冒襄一句話就把侯方域得罪了,趕緊圓場道:“闢疆醉了,說的都是糊塗話,侯公子別往心裡去。”

侯方域擺手,道:“我與闢疆多年好友,怎會將幾句鬥嘴的話往心裡去?

不過我必須要說明,並非香君不願見我,而是我如今身份不同往日,父親不允許我納香君為妾,又嚴禁我與香君見面。”

董小宛禮貌一笑,沒就此事多說。

其時她想的是,若侯方域都不能納李香君為妾,再與其糾纏不清,豈不是空耗人家的青春?

所以,也許是李香雲故意不見侯方域也說不定。

畢竟作為清官人,最有價值的年紀也就那幾年。侯方域不能納,李香君多半要找下家。

這時,一旁的陳貞慧道:“朝宗,此番我們找你出來,主要是打聽鄉試的事,怎麼又說起了別的?

你說你不知鄉試有何改動,但你父親應該能打聽到吧?若是知道了,可一定要提前告訴我等。”

“明白。”

侯方域表面點頭,心裡想的卻是:鄉試改革內容若朝廷讓說,他才能說;若讓保密,他是決計不能告訴這幾位好朋友的。

不然就是害己害人。

再看吳應萁等人對將來中舉後踏入仕途嚮往的樣子,侯方域又忍不住暗暗搖頭。

因為在大崋為官這幾個月,他已經感覺出來了,這大崋的官可比大明時難做多了,絕不會像昔日大明官員那麼容易混日子···

第一更。

感謝【小橋流水河邊】的100起點幣打賞!

感謝【saynol】的100起點幣打賞!<BR />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天才龍寶:神醫孃親鳳逆九天

週週乂

可惡,完成任務後總要加班怎麼辦

幻慕辭落

我乃凡間一屠夫

刁民清

確上心頭

魔鏡魔鏡告訴我有病

黎明何時歸來

浪刀靦腆桑

天外奇寶:我欲成道

溪邊的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