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傳檄(二)

受限於兵力,外加要編練匯聚於南京的十數萬明軍俘虜,在茅山大捷之後,劉升並沒有著急向其他地方進軍,而是穩了一手。

準備等錢謙益將檄文寫出來,傳出去,看看南直隸乃至浙江、江西等地方的反應。

最好是等新收降的十餘萬俘虜初步整訓完,再開展下一步軍事行動。

目前,原大明南直隸崋部已佔據整個江北,以及江南地區的池州、太平、應天、鎮江、常州四府,徽州、寧國、廣德州、蘇州、松江尚未出兵佔領。

江西方面,黃敢、時金輝所部雖然人少(兩個獨立旅加兩個民勇團),卻作戰勇猛,進入江西一個多月,已攻佔九江、南康、南昌、饒州、瑞州五府。

根據黃敢傳來的最新文函,過去一個月他們已編練出十個江西本地民勇團,從湖廣帶來的三個民勇團則都被轉為警備軍。

三月下旬便可集中優勢兵力,攻取贛中諸府。

不過,大明南贛巡撫潘曾紘已率領撫標進駐臨江府,派兵駐守贛中要道。

根據訊風衛以及黃敢所部傳來的情報,南贛巡撫麾下明軍十分精銳。

因為南贛這邊崇禎初年便一直在剿當地農民軍(實際是礦工、農民、少數民族的聚合體),在贛、湘、閩、粵四省邊界戰鬥多年,歷練出了一兩萬精銳明軍。

南贛明軍不僅山區作戰經驗豐富,而且火器裝備率也相當高。

如南贛巡撫撫標,便裝備有兩千多杆鳥銃(火繩槍)——這些鳥銃能用於實戰,多半不是那種用幾次就炸膛的水貨。

其他火器以及虎蹲炮也裝備了不少。

崋軍因為去年迅猛擴軍,常備軍一個團也才一千多杆火繩槍,一個旅約莫有五千多杆。所以,若只比拼火氣裝備率以及作戰經驗兩項,崋軍對上南贛明軍還真沒太大優勢。

不過,戰爭比拼的可不止這兩項,還包括人心、士氣、指揮官能力等等。

其他不說,據訊風衛探知,南贛巡撫潘曾紘雖然知兵,且在南贛巡撫任上兩三年政績、戰績頗佳,卻已經六十好幾,年老體衰。

再加上南贛那邊原本的義軍並未被完全剿滅,南贛明軍精銳不可能盡數來贛中,所以黃敢對攻取贛中還是有相當把握的···

湖廣方面,赫連嶽第三師、李定國第五師也陸續傳來不少捷報。

去年年底,赫連嶽、李定國攻取了辰州、靖州、寶慶府全境,以及永州府的部分地區。

隨後,赫連嶽奉劉升命令,在湘西南留下一個旅及數個警備團,轉攻為守,帶著剩下兩個旅駐防荊州。

一是提防四川明軍順江而下,二是為將來崋軍攻取四川所準備,三則順帶剿滅周邊府縣的亂兵、匪寇、平靖地方。

李定國奉命攻略湘東南,今年正月已攻取永州府、衡州府以及郴州。

其時,除湘西少數土司依舊奉明為主不肯屈服於崋軍,整個湖南都為崋軍所有。

二月份,李定國由郴州攻入廣東韶州府,連克樂昌、曲江(韶州府治)、英德,幾乎全佔韶州府。

結果因為戰線拉的太長,再加上當地部分士紳、地主背刺,竟在皋石山、洸口一帶遭到南贛巡撫麾下明軍及廣東明軍夾擊,險些大敗。

李定國雖然在危急時刻扭轉戰局,脫離危機,卻也因此丟失英德,不得不退至曲江。

劉升當時得知此訊息後,便令第五師也轉攻為守。穩一穩之後,再向東攻打贛南。等解決了江西明軍,沒了後顧之憂,再攻打廣東。

算算時間,如今李定國第五師已舔舐傷口近一月,後方應該穩固了不少,編練出當地民勇可用兵力也應該更多了。

再加上潘曾紘率領南贛撫標去了贛中,或許不久李定國就會出兵贛南···

南直隸方面的兵力佈置,劉升也做了調整。

彭有義已奉命率領第二師餘部撤回江北,駐守徐州、淮安二府,提防闖軍南下之餘,還有一個附加任務,那便是接觸歸德府及山東明軍殘部,看能否招降。

並且劉升專門派出了一個營的勝捷衛,又令山東訊風衛配合,竭盡全力爭取一個人。

大明漕運總督張國維!

因為此人乃是明末治水能臣,且內政也是一把好手,劉升早有關注。

張國維是浙江金華府東陽人,天啟二年進士。

初授番禺知縣,崇禎七年做到了江南巡撫,任期內主持修建了繁昌、太湖兩城,又疏浚了松江、常州兩府河道溝渠,修整了很多橋樑道路。

可以稱之為明末基建狂人。

關鍵人家內政還好,工程做了,老百姓也沒被逼到造反,當代及後代人皆因此受惠。

之後更是根據這次大規模修整江南水利的經驗,編著了《吳中水利全書》,留給後世參考。

但這人軍事才能卻很差,在任期間恰好遇到張獻忠等流寇第一次肆虐江北,前往鎮壓,屢次失利。

崇禎十年,大明朝廷乾脆將他調離巡撫之位,遷工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使,總理河道。

也即是專門負責治理南直隸以及山東的運河等河流水利工程。

誰知去年李青山起義,崇禎無人可用之下,竟然又把張國維調去打仗,還很不幸地遇到闖軍橫插一手,結果自然是大敗虧輸。

歷史上,沒有闖軍插手,張國維倒是順利鎮壓了李青山起義。

恰好當時崇禎殺了陳新甲,便將張國維當做救命稻草抓住,召其入京為兵部尚書。

雖然張國維肯定比那些自私自利之輩要強些,但畢竟軍略差,結果當年冬季便遭遇清虜入寇。

在崇禎十五年、十六年的環境下,別說張國維軍略分值不及格,即便是有個八九十分,也未必能擋住清虜。

等清虜搶掠一大波撤回關外,崇禎大怒之下差點把張國維也給殺了。

幸虧朝中不少人求情,崇禎又念及張國維是難得的水利能臣、內政人才,這才饒其一命,讓他到江南去治河、練兵、督辦糧餉。

反倒是讓張國維逃過甲申之難。

後來張國維先是協助魯王監國抗清,失利,在家鄉東陽投水而死。

這一時空,因為李自成打山東打了一半,忽然腦抽要拔掉開封這顆釘子,張國維及山東明軍獲得了喘息之機。

目前,張國維仍率領麾下劉澤清、楊御蕃等明軍,據守沂水一線。

如兗州最東南的沂州、郯城、嶧縣,淮安府的海州、贛榆,青州大部、登萊二府、濟南小部,仍在明軍手中。

崋軍、闖軍、明軍三者在後世蘇魯豫交界隱約形成一種微妙的平衡。

但誰也說不準,李自成拿下開封后,會不會趁著崋軍在江北兵力空虛南下。

所以調彭有義第二師回江北很有必要。

至於張國維,劉升給勝捷衛和訊風衛的命令是:若不能勸降,綁也要綁過來!

···

一封好的檄文,可抵數萬大軍。

因此劉升給了錢謙益三天時間來擬寫這封重要檄文。

錢謙益很聰明,擔心寫的檄文不符合劉升要求,便先花費一天時間弄了個草稿,來請劉升指教。

劉升本人的古文水平也就後世高中生水準,最多因為看了不少歷史類網路小說,理解能力略高些許。

錢謙益這篇檄文草稿駢散並用,讀起來很有氣勢——自古檄文大多都是駢文,主要就是因為駢文有氣勢。

但劉升卻看得直皺眉。

錢謙益一直偷偷注意著劉升神情,見劉升皺眉,心瞬間提到了嗓子眼兒。

很快,劉升看完,道:“此文乍看尚可,卻有三處孤甚不滿意。

其一,生僻詞和典故太多,雖駢散得宜,卻不夠通俗易懂。

牧齋先生須知,這篇檄文不僅要給那些官紳士人看,還會讓人年給平民百姓聽,所以必須要通俗易懂。

其二,孤看你這文中將大明江山之敗壞、民不聊生大多歸咎於朱明宗室以及那些無能且貪贓枉法的官吏,是否太片面了?

大明腐朽敗壞至此,首先是制度出了問題,這一點不論是明太祖朱元璋還是歷代明帝、輔臣,皆有一定責任。

另外,敗壞大明制度、蛀蝕大明根基的不止是朱明宗室、貪官汙吏,還包括廣大士紳地主!”

聽到這話,錢謙益悚然一驚,撲通一聲貴在了地上。

劉升見了無語,問:“跪什麼?我崋部禮儀牧齋先生莫非還不清楚?”

錢謙益想到劉升剛才的話,不得不硬著頭皮道:“大王,若在檄文中抨擊廣大士紳地主,恐怕此文不僅不能令各地傳檄而定,反而會激起反抗,還請大王三思!”

劉升微微默然。

他倒不怕士紳地主階級反抗,關鍵這篇檄文就是要減少反抗的,如果發出去反而激起反抗,還不如不發。

他倒也聽勸,想了想道:“士紳地主之害可以少寫,但不能不提——此涉及我崋部立國之根本,牧齋先生可明白了?”

錢謙益進諫一次已經用完了勇氣,見劉升退了一步,自然不敢多說,應道:“臣明白。”

劉升又道:“其實大明敗壞如此之快,崇禎之昏庸無能、反覆無擔當、多疑好殺也佔相當部分原因,這點也要寫明。

最後一點不滿,就是你這篇檄文氣勢還不夠足。

牧齋先生當明白,我崋部革鼎,乃順天應民、大利天下之舉,當理直氣壯,如滔滔巨浪、滾滾車輪、巍峨山嶽,令人覺得勢不可擋!可記住了?”

錢謙益聽了心中一凜,忙作揖道,“臣謹記。”

第一更。

我人都傻了——查個崇禎十五年南贛巡撫人名,查了一個多小時,也只查到一個不確定是否正確的人。大概是明末戰亂,相關記錄存世太少吧。

<BR />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各種民間故事

使用者名稱3212537

藍星上的蘇西

刺手

如見春天

霧盡沉山

瑾佑淮意

南湘初

柯蘭:復仇後,我開始報復社會

橙子海洋星

一本普通的末世文

八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