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入主南京(六)

“先生明日既要勸降何應瑞,就順便找馬士英談一談。至於張慎言,若不願降,不必強求。”

“是。”

“夜已深了,先生要是沒別的事,就早些歇息吧。”

“微臣告退。”

待章曠離開奉天殿,劉升親自將桌案上的文函整理了一番,便帶著侍衛團去巡視皇城。

確認皇城防務沒什麼疏漏的地方,這才在奉天殿歇下···

此時已經九點多,劉升睡得早,可南京城中卻還有不少人睡不著。

內城上元街一座雅緻小院中。

侯家父子正在夜談。

“爹,為何您就是不願承認呢?那劉升讓您去勸降左良玉分明是故意刁難,何曾有半點信重之意?”

侯方域緊皺著眉頭,急躁之餘又有些無奈。

他已經勸一晚上了,可侯恂就是聽不進去。

侯恂嘆了口氣,道:“為父何嘗不知這差事是故意刁難?但這同樣是機會。大王大約也認為為父辦不成此事,可若是為父辦成了,大王必定會高看一眼,委以重任。”

侯方域急道:“左良玉是什麼人父親不清楚?劉升既不許他官爵,還要剝奪他的兵權,他怎麼可能會降崋?”

“他若陷入絕境,為求活命,也是有可能答應歸降的。”

“父親!”侯方域忍不住了,顧不得冒犯,質問道:“大明尚有北方以及浙江、福建、兩廣、雲南、川貴,父親作為大明督師,且不說這般早早降崋會擔負多大罵名,又如何確定那劉升就一定坐得了天下?!”

後世老子被兒子指責面子都掛不住,更別提三綱五常盛行的明末了。

侯恂臉瞬間黑下來,呵斥道:“逆子!你有多少見識,又懂些什麼?

大明享國近三百載,積弊難反,即便沒有劉崋,也必然滅國!

而當今逐鹿天下之人,唯有那劉升最具王者氣象,必能改朝換代。

我投崋叫‘良臣擇主而事’,或背一時罵名,卻也能流芳青史,更可保我侯家數代富貴!”

說起來,侯恂雖是官宦之家出身,可在天啟、崇禎這倆兄弟在位時,他卻兩次入獄。

他是萬曆四十四年進士,先後歷行人、御使,為東林黨大佬鄒元標看重,迅速升官,成為東林黨在朝骨幹官員。

可到了天啟後期,也因此受魏忠賢打擊,與父親太常寺卿侯執蒲、弟翰林編修侯恪先後被罷官。

等到崇禎元年才起復,為廣西監察御史。崇禎五年就升到了戶部尚書的高位,崇禎九年將要入閣,結果被溫體仁、薛國觀聯手攻擊,鋃鐺入獄。

歷史上直到崇禎十五年,崇禎才放他出獄,想利用他跟左良玉的關係,督左良玉部剿賊。

這一時空則是去年冬季被放出獄,實際還是坐了六七年牢。

歷史上他督師左良玉部無果,怕被崇禎再逮回去斬首或坐牢,直接逃了。

結果還是在揚州被逮捕,送去北京下獄。

恰好碰到李自成攻破北京,這這才被放出獄。

這件事後多半是被打擊得太狠,既不降順,也不仕清,在家鄉養老,十幾年後去世。

如今他尚未遭到最後一次打擊,仍有意仕途,又覺得崋部能成事,自然想搭上崋部的船,成開國之臣,既留美名,又保家族富貴。

侯方域眼見侯恂發怒,便放棄了勸說,卻心中一動道:“父親畢竟年紀大了,若要去勸說左良玉,兒子懇請隨行。”

侯恂見侯方域屈服,心情好了些,點頭道:“也行,你腦子靈活,到時也能幫些忙。”

“兒子告退,父親還請早些歇息。”

“你也早些睡,說不定明日就要啟程。”

“是。”

出了侯恂房屋,侯方域先是嘆氣,隨即不禁搖了搖頭。

他真不理解侯恂為何這麼快降崋,最主要的是,他覺得大明挺好的——往日他在江南遊學交友、與名妓談情說愛,日子過得很是逍遙自在。

若非闖賊、崋賊等逆賊亂了天下,他今春參加河南鄉試,說不定能中舉,然後中進士,步入仕途,春風得意。

而那劉升,對他父親不重視就罷了,還故意刁難。

如此情況,他父親還要堅持降崋,定是老糊塗了。

‘為人子,絕不能讓父親犯糊塗走上錯路!’

堅定了心中的想法,侯方域這才回房歇息。

···

錢宅。

錢謙益想起白日的經歷,再想到崋軍入城後剿殺亂兵、亂民,宣告安民的情景,也是一時難眠。

柳如是白日精神緊繃,又累了半天,倒是很快睡著。

待睡醒了,見錢謙益在書房坐著,便披著外套過來。

“老爺為何不睡?”

“睡不著啊。”錢謙益嘆了口氣,抓住了柳如是白嫩的素手,撫摸著道:“儒士,伱說我要不要明日就找興崋王自薦?”

“萬萬不可!”柳如是連忙道,“老爺之前雖被削籍罷官,可畢竟曾是大明探花郎,又官至禮部侍郎,若早早主動降崋,怕是會揹負一身罵名。”

聽見這話錢謙益眼睛一亮,“儒士不反對我投崋了?”

柳如是想起白日崋軍入城後的作為,露出笑容道:“崋軍仁義而有實力,如今已佔據湖廣、江西、南直隸以及半個河南,確有問鼎天下之勢。

朱明若亡,新朝多半就是劉崋了。老爺若能在新朝任事,也算是有益於天下。”

錢謙益笑道,“儒士能理解,我就放心了——那我何時投崋合適?”

柳如是想了想,道:“劉崋初定江南,必缺少官員,想必過段時間會出榜招賢。

待那時,老爺可尋一二已經仕崋的官員引見,便可得興崋王任用,也不會太過顯眼,為士人指責。”

錢謙益聽了心中大定,高興道:“儒士,你可真是我的賢內助。”

“事情既定,老爺便早些歇息吧。”

“好,好吧。”錢謙益被柳如是拉著手走,神色又變得有些不自然。

他白天受了驚嚇,這老胳膊老腿的,今晚怕是不行···

次日。

崋軍又用了大半天功夫,終於肅清南京城內的亂兵、亂民。

同時訊風衛也陸續傳來左良玉及其麾下諸將殘部的訊息。

“劉良佐、牟文綬反向太平府石臼湖突圍,逃到了寧國府、廣德州邊界一帶,有可能會遁入浙江。”

“左良玉率領三千多家丁與左夢庚在淳化鎮匯合後,逃去了茅山。並在半路匯合了盧光祖、徐恩盛,以及從句容縣逃離的陳學貫、高茂明等人。”

“另外,原駐守鎮江府的吳學禮、張應祥兩部數萬明軍,再被第一師、第二師擊潰後,殘部也逃進了茅山。”

“駐守丹陽的張應元則率部投降,目前正在當地接受整編。”

“至於從江上逃往鎮江府的常登、徐育賢水師殘部,今日上午也向我軍投降,目前在丹徒港口接受整編。”

皇城,親衛軍營地內。

隨著劉升用鐳射筆指著地圖,將目前明軍各殘部蹤跡一一說明,南直隸戰場形勢也愈發明朗。

前來開會的劉長河道:“大王,如此說來左良玉麾下各殘部基本都逃進了茅山?”

“不錯。”劉升點頭,“對他們來說,逃入茅山是擺脫我軍追擊的最好選擇。

茅山山脈北及句容,南至溧水、溧陽——咱們在溧水、溧陽兵力有些薄弱,若是他們動作夠快,很有可能會透過茅山南麓,逃到溧陽東南的廣袤山區。

過了這片山區是廣德州,再往東南去便是浙江。若他們逃入浙江,我軍想要在短時間內殲滅他們就不太可能了。

所以,能否殲滅左軍諸殘部,關鍵就看我軍能否將他們困在茅山之中!”

說完,劉升做出一項項軍事安排。

主要是讓隨行之南京的一團驍騎衛先行出發,前往溧陽縣北部佈防。

那裡是一小片平原,頗為適合騎兵作戰,若左良玉部從茅山突圍出來,驍騎衛便可見進行攔截。

之後又將勝捷衛剩下的兩個團也派往茅山。

勝捷衛擅長山地和城市作戰,若左軍殘部在山中頑抗,勝捷衛便可成為破敵利刃。

至於勝捷衛第一團,已經和歸降的金聲桓部前往溧水、東廬山、上興埠一帶佈防,配合第一師、第二師的記錄兵馬對茅山形成合圍。

會議開完,諸將散去,驍騎衛、勝捷衛出兵,皇城軍營一時馬鳴聲陣陣。

馬士英跟著章曠進入軍營,恰好瞧見這一幕,發現這些兵馬比昨日率先入城的長江水師將士更加精銳。

不禁感嘆道:“不愧是大王親軍,怕是當世唯有建奴精銳可比。”

章曠笑道:“即便是建奴精銳,也要打過了才知道誰厲害。”

說話間,帶著馬士英進入了王帳。

瞧見一高大威武的青年正坐在書案後處理文書,馬士英當即跟著章曠一起行禮,“(馬士英)參見大王!”

“哈哈哈,”劉升朗聲一笑,過來扶了下馬士英,道:“馬先生能起名投崋,孤心中甚慰。不用客氣,與章先生一起坐下說話吧。”

“謝大王!”

馬士英見章曠在一張凳子上坐下,便也跟著坐下,卻只敢坐一半。

馬士英這般容易被章曠勸降,劉升倒也不算意外,因為據他了解,此人本就有點官迷。

但也很有原則。

後世歷史上,王鐸、錢謙益、阮大鉞等人獻城降清,他卻是逃出去,散盡家財募兵抗清,被清軍俘虜後不屈而死。

如今這麼快降崋,主要原因大約是崋部屬漢人勢力,次要原因可能是因為他沒像歷史上那樣坐上南明首輔,降崋沒太大心理負擔。

馬士英今年五十二歲,鬚髮略有些花白,皺紋倒不很多。

劉升打量了一番,便開門見山地說道起來。

“我知馬先生履歷,萬曆年間進士,在大明曆任行人、知縣、戶部主事、郎中、知府、按察副使、巡撫、總督。

可謂起於州縣,一步一個腳印,治理地方經驗豐富。今我崋部初下南直隸,正缺官員任事,馬先生可願擔任南直隸巡撫一職?”

第一更。

<BR />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萬法千門

萬零凸四

名偵:晴天下雨

霧究

莫名其妙就證了道

隨意奔跑的褲衩子

緩緩入侵

荼阿靡

遺古之城

掠過潔藍馳楓林

謝邀,地府金牌社畜,忙著幹活

浪裡個浪裡個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