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土人為用,預備分田

因為是從未有過的事,即便翻譯儘量解釋清楚了,但扎熊等酋長依舊心懷疑慮。

這時候,劉升讓人將隨船帶來的布匹(粗棉布)、鹹魚都拿了出來。

幾十匹布,幾百斤鹹魚幹堆在原來的決鬥圈中,頗為搶眼。

一個土人戰士過來,先撫摸了下棉布,然後又拿起鹹魚幹咬了口。

頓時兩眼放光!

“鹹的!這些魚乾是鹹的,而且好鹹!”

這名土人戰士用土語大聲叫喊著,引起了所有土人的注意。

立馬有不少土人戰士要過來拿魚乾品嚐。

崋部戰士怕這些土人直接把魚乾哄搶得一乾二淨,在劉升示意下,一名親衛便朝天空打了一槍,頓時讓土人們都驚慌地退了回去,再次跪伏在地。

他們以為神兵發怒了。

劉升看得直搖頭,隨即示意親衛拿出一些魚乾,去分給這些土人品嚐。

這樣,土人們才重新站起來,氣氛也慢慢變得和諧。

當酋長們過來品嚐了魚乾,又摸了棉布,也紛紛大喜,滿臉笑容。

作為新洛河更上游的部落,他們比上洛部所屬的河洛聯盟更加缺鹽!

甚至連部落的女人們,都需要靠時不時地飲鮮血來保持體內鹽分。

而飲鮮血的行為,往往會導致很多疾病,讓土人們的壽命普遍不高。

因此,對新洛河上游的土人部落來講,鹽不僅是生活所需,更是維繫性命所需!

這一下,幾個酋長都不再猶豫,紛紛表示,部落有很多戰士願意應募,給崋部打工。

可惜劉升並不想頭一次就招募太多土人戰士——土人和崋部畢竟語言、習俗差距太大,一次性招募太多,不好管理。

何況,劉升如今也不缺兵源——在外面招募大明百姓中的青壯為兵,要比土人容易訓練得多。

所以,這次他只准備招募幾十個類似勒熊這樣天生強壯悍勇的土人,充實到虎賁衛中當重步兵。

劉升將這想法一透露,扎熊等七個阿勒泰聯盟的酋長,頓時紛紛推銷起各自部落的勇士。

因為各部落都還是財產公有制,劉升從哪一部落招募的勇士多,其獲得布匹、鹹魚就多。

結果扎熊等酋長怎麼都談不攏——鹹魚太誘人了,沒哪個酋長願意讓步,幾乎爭得當場打起來。

最後決定,藉著這次七個部落大半戰士都在的機會,舉行一次聯盟大比武,選出幾十個勇士來。

劉升了解後,當即表示支援。

“告訴他們,崋部願意拿出三十斤鹹魚,當做這次比武前十名的獎品。”

劉升沒拿太多物質做獎勵並非小氣,而是怕獎品太多太誘人,這些土人勇士比武時不要命。

他可是將土人勇士都看做囊中之物,並不想土人勇士為爭奪名次死傷太多。

可即便只是三十斤鹹魚,依舊讓土人戰士們激動起來,一個個摩拳擦掌,都想參加比武···

趁著阿泰勒聯盟這邊搞大比武時,殺三狼找上了劉升。

“劉升,我們上洛部也有勇士,河洛聯盟的勇士更是不必阿泰勒少,我們的勇士也願做交易!”

殺三狼這幾句土漢夾生話,劉升只能聽個半懂,聽人翻譯了,他才明白殺三狼的想法。

他笑著點頭,“當然沒問題——但不論是阿勒泰聯盟,還是河洛聯盟,我們這次都只招收30名勇士,並且必須是足夠優秀的勇士。”

“我明白。”殺三狼點頭,“我們上洛部勒虎就是這樣的勇士,他甚至不比勒熊差多少,一定符合你的要求。

不過,我不要布匹、鹹魚幹,我想交易你們種植的方法,讓上洛部也能像你們一樣種出許多糧食。”

劉升從翻譯口中聽到這些,不禁有些驚訝地看著殺三狼。

他沒想到,這個他遇到的首位土人酋長,竟已經意識到種植的重要性,萌發了用種植替代漁獵的想法。

劉升並不怕上洛部因此成長起來。

因為等上洛部真正成長起來,崋部必然已經很強大,多半把周圍土人部落都同化了。

也即是說,上洛部根本不可能像昔日東北女真反噬大明一樣,在成長後反噬崋部。

即便真有這種事,也只會發生在幾百年後,發生在崋部北美勢力邊緣的其他土人大部落身上。

問題是,今後崋部必將因提前開啟幾次工業革命,迅速發展,將這些漁獵部落遠遠甩在身後,令他們再也追趕不上。

等到機關槍一出,所有的遊牧、漁獵族群,都將變得能歌善舞。

因此,劉升回過神來便哈哈一笑,拍了拍殺三狼的肩膀道:“沒問題!只要伱們的人應募來給我們崋部做戰士,我就派人去教你們種出更多糧食!”

招募土人勇士做重步兵只是第一步。

並且,今後劉升也只招募土人戰士中的勇士,不要普通青壯。

在各部落與崋部的交流加深後,土人受到崋部語言、風俗、習慣等方面的更多影響後,便可以招募土人做其他事了。

比如挖礦、伐木,到中南部的隔壁草原以及高山草甸上去獵殺野牛以及放牧,等等。

時間一長,周邊的土人都將成為崋部的打工人,再也離不開崋部。

到那時候,各土人部落是否歸順崋部,就由不得那些部落酋長了。

將由劉升一言而決。

阿勒泰聯盟透過大比武選出30名勇士後,劉升便與扎熊等七位長老約定好,七個部落都得在60個日升日落前,離開後世的薩克拉門託一帶。

新洛河的上游森林更加茂密,獵物也更多。

土人卻因為生產力、狩獵範圍上限、壽命等因素,限制了部落的壯大,所以並沒有繁衍出太多人口,去更上游的地方漁獵。

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便是更上游的地方更難獲取鹽。

所以,阿勒泰聯盟得知今後可以用獸皮等物資跟崋部交易鹹魚等貨物後,便都高興地拍著胸脯,保證會盡快遷徙離開。

崋部目前對佔據更多地盤倒也不怎麼著急,劉升便也沒催逼得太狠。

登船離開時,劉升看著新洛河兩岸的風景,問旁邊的李定國,“鴻遠(李定國字)覺得我此番對土人之事處置得如何?”

“甚好。”李定國先言簡意賅地回答了句,“既懾服了土人,又不失仁義,還能招土人勇士為崋部所用——末將反正是想不到更好的處置了。”

劉升笑起來,“真沒想到鴻遠還挺會奉承人啊。”

“末將說的都是真心話。”

“哈哈哈···”

···

解決了阿勒泰聯盟,劉升接下來先是用三日時間,先後巡視了華初、華左、華西、煤場、河邊、河西六大營地的各項生產工作,以及匠作營和幾大俘虜營的情況。

去年秋季崋部收穫了紅薯和以大豆為主的各種豆類後,田地裡種植的主要是冬小麥和土豆。

冬小麥要到夏季才能收穫。

土豆卻恰好到了收穫的季節。

劉升用後世良種種植的二百畝土豆獲得了類似去年紅薯一樣的大豐收,畝產一千餘斤!

另有一千畝種植土人土豆種的,平均畝產也達到了五百多斤!

土豆的高產,讓百姓們幹起農活兒來都分外有勁兒——因為生活有了更好的盼頭。

這一千多畝土豆收貨後,會種下豌豆。

因為豌豆四季都可種植,既可以當雜糧,又可以當蔬菜,還可以大牲口的草料,最重要的是固氮效果比大豆更強。

具體的農事,已經不用劉升多操心,他巡察時注意的主要是各營地百姓的狀態。

雖然整體而言,各大營地百姓的生活、生產狀態都很好,比外面大明統治下達百姓生活狀態更是強多了。

不過,劉升還是敏銳地發現,那些遷徙過來比較早的百姓,生產積極性比最初來的幾個月明顯差了點。

這種情況在華初、河邊兩大營地最為明顯。

於是劉升決定,先在華初、河邊兩大營地試驗“分田”、“設鄉鎮”兩大政策。

在行政事務上,劉升並沒有直接釋出命令。

他心中雖然已經有了大方向的決斷,但為了穩妥起見,還是將華初、河邊兩大營地的總管及大管事都叫來開了個會。

各大營地目前真正屬於管理者的,從上到下也就三級:總管、大管事、管事。

至於其他什麼生產隊長、大隊長,只是協助管理,日常仍舊以生產勞動為主。

劉升想要落實一項政策,至少要讓管理層大多數人理解並支援該政策,才能更好的落實。

若管理層不真心去做,便會誤導基層的大小生產隊長以及普通百姓,讓政策在落實過程中直接變了樣。

所以,這個會議的召開是很有必要的。

好在崋部各大營地的管理層依舊比較淳樸,劉升權威又極高。

他們之前也積極向劉升反映了一些老移民要求儘快分田地的訴求,如今得知劉升準備先在華初、河邊兩大營地落實該政策,都紛紛表示支援。

然後就是討論一些具體問題,提一些具體實施的建議···

散會後,柳大川回到了家中。

妻子陶春蘭正在奶孩子,但還是先將孩子放到搖籃裡,弄了盆熱水讓柳大川洗臉、洗手。

“會開完了?”

“開完了。”柳大川洗完,又用毛巾擦乾了手,才去抱兒子。

跟隨劉升這麼久,他很明白日常衛生的重要性,家裡又有孩子,他就更注重了。

陶春蘭看柳大川逗弄兒子,在一旁露出幸福的笑容——她容貌較好,因在哺乳期,身材有些豐腴,看著雖比不上大戶家的夫人、小姐,可在農婦中絕對是第一等的容貌。

最重要的是人很賢惠,不然去年柳大川也不會看上她並娶進門來。

過會兒,陶春蘭將孩子接過來,問:“大帥可是真的要分田了?俺們家能分多少?”

第二更。

晚安~<BR />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論蘿莉隊友如何養成

東尋千

你是我的歲歲平安

死了都要上岸

最優解

廖氏儒牲

功德征程

蘑菇狀的雲

鳳與卿

若田

司齊1的新書

司齊1